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弱政府不足以支撑一个强市场,而一个强政府只有自身强而有力,才能做到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为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尽快建立"依法行政""政府转型"与经济转型的互促机制,在当前我国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正确认识依法行政、政府转型与经济转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依法行政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才有条件进一步从消费模式、城镇化、低碳发展、收入分配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入探寻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模式,从需求升级、产业升级、贸易转型、区域经济以及民营资本等方面设计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当前新常态下实现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应着重探寻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找到依法行政与政府职能转变语境下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崔巍 《东岳论丛》2002,23(3):35-38
市场机制是商品形态下资源配置中作用最为广泛和最为有效的机制。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不是万能的 ,本身存在着明显缺陷。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运作 ,离不开政府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承认政府宏观管控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市场机制自身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具有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管控的内容包括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 :一是对国有资产管理 ;二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三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经济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同时要认识到政府经济管控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要客观认识政府经济管控的内容和绩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面对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 ,处于东西经济发展夹击中的中部地区 ,该如何发展是一个需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一、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因素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涉及外部和内部等各方面的复杂因素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职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类型形态,即建国初期的政治主导型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前的经济主导型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的社会服务型政府。三种类型的政府分别在不同时期发挥了各自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一、政府经济职能的错位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运用和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还不多,政府错位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政府职能发挥不当主要表现在:1.政府干预企业生产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健全,国有大中型企业由政府多家部门分头管理国有资产、经营和干部任免等状况很难有根本改观。国家往往运用权力照顾国有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外贸经营权、兼并破产等方面相当突出,甚至国家对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6.
一、政府参与县域经济增长的现状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部分县级政府对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过于膨胀,政府几乎直接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从而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窒息了企业活力,最终导致资源的低效率配置。但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不能否认政府应从宏观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应该看到,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需要地方政府介入经济活动。象过去传…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解读转轨国家政府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对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分析俄罗斯转轨过程的基础上,认为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经济恶化的原因在于经济转轨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完成政府转型,没有在经济改革前预先构建完善的法制基础。对转轨国家而言,在强势政府护航下进行经济转轨才能避免因体制真空所造成的暂时失败,之后的政府转型方能确保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在强势政府主导下,实现了转轨初始阶段的经济高速增长,然而要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则需要进行政府转型——明晰政府职能,实现由全能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确立经济法治.正处于转型之中的中国市场经济,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治思维的束缚,从而影响了其应有的活力与效率.因而,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间的关系,对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亟须重新考量并有效厘清政府与市场、权力与权利、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权力予以控制,对权利予以保障和救济,以进一步摆脱“人治”思维;同时,依靠依法治国理念处理和协调好党、政府、市场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综合利用公法和私法,构建和营造能够确保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法治框架和秩序环境.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探讨和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及其作用指明了方向。认识和把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存在的原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一般属性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根本上都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  相似文献   

10.
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充当什么角色,一直是长期争论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经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公开。政府要集中精力犒好宏观经济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1.
经济转型后期的中国经济改革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模式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以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宗旨的经济转型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国情和历史阶段的要求。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的后期,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经济转型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仍然是一种处在工业化、市场化过程中的初级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又要注重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把市场机制的长处和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第三,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革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杜曙光 《齐鲁学刊》2004,(2):102-105
现代市场经济虽然有不同的模式,但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在经济运行中都起着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政府履行一定的经济职能已是经济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又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特征。我国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中所提供的经验与教训,以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与创新,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保证经济良好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叶出现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绩效取决于转轨国家对转轨政策与发展战略的选择。开放经济下 ,为了避免过大的外部风险 ,转轨国家政府还应承担一些新的职能 ,如协调制度转轨与发展战略的关系、掌握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等  相似文献   

14.
市场与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市场、政府的激励和协调的机制的讨论由来已久。市场和政府都不是万能的,各有优势和缺陷,在向市场经济的具体转型过程中,要注意转型的条件和选择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可以融合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中国经济改革已经指明了方向.就是要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不是以按资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要“完善(包括国家计划、财政和货币手段在内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系。以上这些内容和精神,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件和历届领导的讲话中得到了体现,也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所认可和接受。但最近,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来临.按历史惯例将有可能研究讨论进一步经济改革问题,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对我们的改革目标进行了歪曲。如果对此种错误观点不进行警惕和批判,就可能对我国下一步的改革走向产生不利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内卷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有机统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中自身建设的不断加强和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不仅推动着我国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内卷化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模式,而且还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改革最终完全走出内卷化的束缚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张建 《南方论刊》2011,(12):41-42
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转型于我国仍然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我国经济转型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以及特点。进而在分析经济法的一般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其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的不容小觑、不同于其一般功能的作用,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顺利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根据我国现实国情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佳选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是强国  相似文献   

19.
乔洪武 《江汉论坛》2014,(3):100-105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中,经济伦理变迁的路径依赖会对经济转型本身以及与经济体制相吻合的经济伦理的变革产生重要的影响。原有的计划经济的经济伦理特质会使转型中的经济伦理陷入以下困境:首先,由于路径依赖,原体制经济伦理的"道德性标准"成为导致当今我国社会商业中的伦理严重非道德化的根本原因。其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谓的"德治"传统遗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的漠视,而且成为建设法治型国家的极大障碍。第三,原体制经济伦理的"官本位特权"意识成为阻碍确立现代市场经济科学、理性的伦理精神以及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的最顽固的障碍。而打破这一困境的关键则在政府。政府一是要加快改革步伐,不断完善经济伦理所植根的社会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利用优良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引领和推进经济伦理的发展与进步;二是要顺应市场经济转型的要求,自觉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执政伦理观念变革的步伐,以良好的政治伦理推进经济伦理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几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使我们形成了经济运行的产品经济模式,还构建起一个无所不包的经济管理体系。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都面临着艰巨的改革重任。企业需要转换经营机制,尽快与市场经济运行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