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4.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国土资源部2004年出台《工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于2008年进行修订。控制指标是对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指标下发实施几年来,在合理供应建设用地,切实提高工业项目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体制尚未完全脱离计划体制的影响,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讲来:一是规划编制理念存在偏差,计划配置资源的观念未能彻底改变,市场机制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导致规划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二是规划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对经济、社会、环境之间以及城乡、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三是规划功能定位不清,各级规划雷同,重点不够突出,与同级相关规划交叉重叠甚至矛盾;四足规划编制程序不够规范,衔接协调不够,规划决策机制有待完善,规划的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不够强;五是重编制、轻实施、缺评估,实施责任主体不明确,静态的规划观根深蒂固,缺乏动态的规划评估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6.
7.
在严把土地关口的形势下,基层政府普遍存在着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工作是破解用地瓶颈的良策.建设用地置换足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依法取得的零星分散等不宜利用的建设用地,通过调整合并为适宜利用的建设用地或者与规划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进行调整的行为.建设用地置换工作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但建设用地置换工作起步迟,操作起来有许多地方要完善. 相似文献
8.
9.
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助推节约集约用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出台背景 (一)我目土地利用的严峻现状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仅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96;优质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垦殖率和复种指数已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补充耕地和提高耕地利用程度的潜力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正一、青白江区基本概况青白江区是一个以化工、冶金、建材、机械为主导的老工业基地。2009年10月,全区启动编制《成都市青白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编制过程中,认真落实成都市下达全区的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充分做到与城市分区规划、产业规划相衔接,征求区发改、规划、交通、水务、林业、农业等区级相关部门的意见,保证了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等相关规划在用地规模和布局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致性。目前,规划成果已编制完成,区、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 相似文献
11.
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的目标。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正式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相似文献
14.
15.
16.
当前我国正在步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建设用地呈现供需紧张和闲置浪费并存的局面.200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明确要求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全国对挂钩政策和挂钩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看其是否能上升为土地管理的一项制度,写入《土地管理法》修订案中。笔者通过学习和思考,认为挂钩政策适应农村土地管理形势变化,且其本身也具备现行土地管理的三大制度基础,应提升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8.
19.
2010年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以来,苍溪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大胆探索,在农业上,大力实施金土地工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耕地占补平衡项目三大举措,新增耕地1.27万亩;在工业上,积极推进工业上山,新增建设用地2.4平方公里;在城市里盘活存量,新增建设用地5000亩,闯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破解发展难题的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