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略论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图案装饰艺术是构成古代灿烂的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共具有四个艺术特征:一、服饰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二、服饰图案造型具有“写意”性;三、服饰图案纹样具有“标识”性;四、服饰图案构成具有“寓意”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独具特色的服饰图案不但具有一定的叙述性、记录性,而且其浓郁的装饰性、文化性和民族性也深受人们喜爱,并不断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重现与发展。通过对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归纳与梳理,从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造型、构图及表现形式出发,结合现代针织男装设计做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为我国针织男装设计的发展注入新元素,以寻求新的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中的传统元素加以提炼,通过对其造型、图案、色彩、面料等元素进行改良创新及运用,反映了现代服装设计中明代服饰元素的款式造型异化性、图案装饰时尚性、色彩对比和谐性、面料运用综合性的特点,以期加深对明代服饰的多元性、民族性及艺术性的理解,获得现代服装设计与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之间存在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4.
花腰傣服饰中装饰艺术的符号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腰傣因其独特的服饰文化而区别于其他傣族支系。其服饰中的装饰元素如装饰色彩、装饰图案、装饰造型等具有丰富的符号学意蕴,体现出花腰傣的民族崇拜、民俗传统等文化内涵,具有传承花腰傣民族文化的符号功能。  相似文献   

5.
民族服饰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裕固族传统服饰的艺术价值是裕固族人民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是裕固族人民审美智慧的体现。裕固族女子服饰,无论款式、材质、色彩,还是装饰图案都充分展现出游牧文化的特征,装饰中透着实用的光芒,它的形成离不开与周边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6.
抽象图案在图案的发展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对现代服饰图案影响很深。历代装饰艺术的抽象艺术和传统印花产品中的抽象艺术的纹样特征具有变化性,现代设计语言以及数码辅助设计技术使得抽象艺术在数码印花图案中具备新的抽象纹样特征,现代抽象艺术设计色彩丰富,过渡自然,图案更趋多元化。现代抽象艺术设计方法在数码印花图案设计中具有普遍美学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客家妇女的传统服饰为大襟衫、大裆裤、草鞋及围裙、帽子、银饰。客家妇女服饰的款式造型、面料、色彩、构图等外在特征,体现了客家妇女纯朴保守、勤劳节俭、坚忍刻苦、外柔内刚、心灵手巧等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赣南地区客家传统服饰原材料苎麻、葛、棉、蚕桑、蓝靛的生产、销售等历史情况,发现客家传统服饰的制作原材料以苎麻、葛、棉为主料,以丝绸为辅料,染料则以蓝靛为主。明清时期,苎麻、葛、蓝靛在赣南种植规模大,而棉、丝绸仅少量生产,大多是从外地买入。夏布和蓝靛交易非常活跃,对赣南客家传统服饰乃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9.
客家传统服饰纹样的视觉特征及其文化心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传统服饰纹样是识别其服饰特色的关键,也是解读客家人文化心理的密码。客家传统服饰纹样在造型、构成与色彩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鲜明的视觉特征,并围绕生存这一母题派生出生命观、生殖观和福禄观,表现出强烈的祈吉心理。这主要源于中原传统文化、客家人从北至南颠沛流离的生命体验和他们对客地生活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要介绍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并阐述了东西方文化对服饰的色彩、外形、图案、结构、装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羌族传统服饰,分析了茂县地区羌族传统服饰的总体特征,并进一步对茂县羌族传统服装中的长衫、羊皮褂子、背心、下装,以及配饰中的头部装饰、腰部装饰、腿部装饰、鞋饰、首饰、其它装饰进行了分类造型研究。旨在全面解析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羌族传统服饰造型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服饰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最明显标志。在服饰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节奏性变化不仅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而且也印证了人民群众审美水平的提高。现代服装装饰美感就是研究如何美化人的重要课题,它通过服装的造型装饰美、分割线装饰美、图案装饰美、色彩装饰美以及配饰装饰美来表现。因此,现代服装装饰美感的研究,对于美化人民生活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认识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的装饰设计,以梅县、蕉岭和大埔作为田野点,采用田野考察法,对棣华居等11栋客家传统民居的整体装饰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认为以围龙屋为主的该地客家传统民居装饰主要集中于屋顶、墙体、梁枋以及门饰等部位。其中,屋顶以脊饰为主,装饰素朴;墙体装饰形式、内容丰富,尤其是山墙、墀头、门壁以及墙裙部位;梁枋的装饰重点集中于柁墩、雀替、瓜柱、狮座以及“穿”等构件上,体现了“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门饰尤重外门和槅扇装饰,并形成了定式化的装饰格局。文章进一步认为:围龙屋的平面图式是客家人崇文重教观念的地域性体现,仿生象物的造型方式是客家民居装饰的一大创意特点,质朴简洁而又典雅壮丽是在潮汕工艺影响下形成的地域性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14.
客家服饰与色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客家男女的服饰及其常用面料,通过对客家服饰色彩的纵向对比分析,总结出客家服饰色彩的原色特征,即客家人只有节日、礼仪中承袭尚红的习俗,平目的服饰色彩却不热烈喧闹,而是以黑、灰、蓝、白为主,呈现单纯朴素的色调。  相似文献   

15.
服装设计中的龙纹装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龙纹作为龙的图腾形象在中国服装设计中的装饰性有三种表现:古代服饰中的皇权象征,民族服饰中的吉祥意义,现代服饰中的图案装饰.  相似文献   

16.
徼州传统装饰图案根植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其虚实相生与空白美、以形写神与形神兼备、图形符号的理想化与程式化及色彩的单纯朴素化等特征反映了徽州传统装饰图案与中国传统绘画在艺术特征上所具有的共性,并显示出徽州传统装饰图案所具有的"绘画特性".  相似文献   

17.
论黎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黎族服饰是黎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其绚丽多姿的服饰纹路中,从天上到人间、从花草到动物的图案几乎囊括在内。这些图案、花纹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宗教意蕴,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信息都可以在其服饰中去找寻。本文试图从黎族五支系的服饰图案特征入手,探讨黎族服饰图案中的宗教情怀和深藏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服饰图案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主要阐述了原始社会服饰图案的起源,封建社会服饰图案的阶级化、等级化,现代社会服饰图案的多样化,并分析了各个时期的艺术表现形式,指出服饰图案反映了当时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9.
闽西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久负盛名,工艺最早来源于广东潮州。客家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丰富多彩,从大木构架、小木门窗装修到门楼的建造等都很精致。传统木雕工艺是闽西客家府第式民居最主要的装饰手法之一,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情趣。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留存有大量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多用于梁、柱、斗棋、飞檐、栏杆、门楣、画版、匾额、门窗、桶扇等处;工艺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雕刻题材有人物、动物、花草、吉祥图案等,装饰纹样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粗放富有寓意,细致而厚实,刀法流畅。构图饱满,充分达到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哈尼族服饰中的神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着服饰是哈尼族文化研究中最令人倾心注目的课题之一。哈尼人装束发展的历史,整体上看极为缓慢。清代以后,随着各地区哈尼人之间交往的疏密,社会、经济发展迅捷与迟缓的差异,以及对传统意识理解的不同,各地区、各支系之间的服饰出现了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尚未超出传统神性意识所能容限的范围,严格说来,不过是饰物质料的更换,装饰中图案、形式色彩的更加丰富。直到如今,外族人仍可借元明时期史料中有关记述,在边远山区清晰地识别出哈尼族传统服饰。这种状况,使我们在研究哈尼族服饰时,确信每一件现行的饰物都隐含有极为古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