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当代中国 ,东部地区私营经济发展迅猛 ,发展比重明显快于西部地区 ,并且具有“块状化”和百姓化的特征 ,它对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再就业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对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私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部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西部大开发各项优惠政策的积极引导下,2000年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速度有所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明显加快。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因素有:包括中央投资在内的资金供给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政策因素。为促进西部产业进一步升级,国家应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运用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带动西部特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5年西部产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大开发的5年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并趋于合理。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有:包括中央投资在内的资金供给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为促进西部产业进一步升级,国家应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运用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带动西部特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状况,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经过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调节,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待以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 ,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西部地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 ,形式日趋多样 ,速度明显加快的特点。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相比 ,则起步晚 ,进展慢 ,规模小 ,问题多。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既有思想认识、政府政策、管理体制的原因 ,又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影响。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土地流转 ,就必须消除上述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6.
应用结构变动值K、Moore结构变化值和专业化指数测度西部产业演变,结果表明:西部产业整体性演变加快。但受自然条件、产业技术水平、需求结构、资本供给、区域贸易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西部农业比重过高、制造业技术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慢。以生态环境和资源承戢能力为前提,加快重点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培育优势产业,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增强区域中心的辐射力和驱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西部产业演变路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东西部区域工业化差异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部①区域工业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是东西部产业结构、交通设施、政策支持、资金状况、对外开放度以及科教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西部地区要缩小与东部区域工业化的差距,必需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吸收和积累资金,大力倡导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并且高度重视科技与教育,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但全国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在产业布局与结构、企业规模、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经验,对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各具特色区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具有发展优势产业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有利条件,但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存在诸多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各具特色的区 域经济,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保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 ,中央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 ,目标是通过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在东部继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 ,贫穷落后的西部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最终达到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目的 ,就必须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和科技 ,广泛深入地开发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 ,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来促进和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中心主题。文章以1978~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与第一、二产业的产值结构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与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化率与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城市化推进是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的原因,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对民族地区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现状呈现工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具有优势要素区域的工业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东西部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在继续扩大、工业企业竞争力较弱等特征。加入WTO给该地区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西部民族地区工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 ,就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3.
产业投资结构着重研究各产业的投资分布对产业发展的贡献。本文首先检验三省产业间投资结构的协调性,结论表明第一产业投资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不足,第三产业投资的边际产出逊于其他产业。进而采用灰色速率关联模型具体分析各产业内部的行业投资贡献排序,调整主导行业投资比重进而促进产业投资结构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该文认为1990-2008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变迁的一般规律,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低。与全国水平相比,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二、三产业虽具有竞争力,但竞争优势不强,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是很明显。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根据各个地区区位、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差异,突出其区域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资源型产业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1994-2005年,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变动程度较大,并与其产出增长较为协调;而且其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明显,加工日益高度化.同时,虽然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结构相似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其专业化程度和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方面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存在的区域经济差距.高校具有人才、科技聚集优势,根据西部高校的现况,指出西部高校必须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改革的步伐,并提出了几点西部高校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以及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以辽宁省为例,第三产业发展存在一定偏差:产值水平及比重偏低、就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趋势缓慢,未形成与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第三产业的水平及比重,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从而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