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共同的人格精神在多民族文化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特定文化圈内萌生和发展.自然崇拜、地缘情感、群体意识、平均主义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人格结构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外在行为同时产生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如何摒弃那些阻碍我们发展的羁绊,又保留最本真、最美好的人性,是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宗教文化资源渗透在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之中,因此,云南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性质是宗教文化.云南宗教文化资源具有完整性、原发性和层次性,并以原始宗教文化资源为根本.因此,认识和定位云南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性质,对云南保护、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云南省的民族竹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云南地区的民族竹文化,认为民族竹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竹建筑、竹食品、竹服饰、竹制交通工具和设施、竹器物、竹乐器、竹制生产工具等方面;民族竹精神文化主要由竹崇拜(竹图腾崇拜、竹生育崇拜、竹祖先崇拜、竹自然神灵崇拜、竹巫术崇拜)、竹民俗(竹婚俗、竹丧俗、竹节日习俗)、竹歌舞、种竹护竹习俗等构成。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民族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源泉。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如何在转型期看待民族精神的缺失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明了并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缺失表象下的深层次联系,对重构民族精神,重建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力是文化活动的引擎,它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文化力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特殊纽带,它具有精神催化功能,影响和抑制着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塑造人们的灵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推动民族精神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共同载体,其中有时代性的历史糟粕,更有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民族的复兴,是民族文化的转型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只能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能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和丰富是一个历史的、与时俱进的过程,经历了蕴育与产生、清醒与探索、科学与理性、创新与丰富四个阶段;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民族文化资源大省,民族文化产业是云南的优势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速和知识财富地位的不断提升,云南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和无序开发利用现象已非常突出。研究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对于提高云南民族文化的整体保护水平,防止民族文化遗产的流失,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它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回应全球化的挑战,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在继承优秀的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不断进行创新,建设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论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民族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到来,国际间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此消彼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以便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人公多是形形色色的文化英雄。文化英雄的"文治"和"武功",为人类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个体的文化英雄实际上是集体英雄的投射,透露出集体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文化英雄身上集体主义精神非常鲜明.积淀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发展先进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双向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同属于社会意识 ,民族精神更接近社会心理 ,而先进文化更接近于社会意识形式 ,她们虽然各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领域 ,但也有相互交融的公共空间 ,这一空间既是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沟通的桥梁 ,也是民族精神向先进文化跃进的平台。在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互作用中 ,民族精神可以为文化灌注原生的活力 ,文化又可以不断的蓄积民族精神的生命力 ,培育民族精神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的动力 ,而发展先进文化为培育民族精神开辟广阔的沃土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在共同的地域内,通过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交流,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了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稳定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外在表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由民族传统文化决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努力宏扬,对其中的落后成分进行改造,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更富朝气的民族  相似文献   

14.
山岳文化及其香会活动在我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延绵千年而传承至今,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文章将以山岳文化及其香会活动作为切入点,从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视角,全面梳理山岳文化及其香会活动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山岳文化及其香会活动的精神实质,唤醒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重新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法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整体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寄身于民族文化之中。一个民族的文化孕育了它的法和法的精神,法和法的精神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因此法的精神主要应当从其文化中去发现或寻找并获得理解。当代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之中,其文化尚未充分整合并定型,真正现代意义的民族文化也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淡化或弱化,是一个不用申辩的事实,研考其文化根由大致有三:传统文化的缺失是民族精神淡化的主体因素;代际文化的断层是其直接因素;中西文化的冲撞,特别是西方文化的震荡和冲击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淡化或弱化的又一重要客观因素.对此,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与提升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企业只有依托民族精神,构建企业文化,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凝聚人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的语言形式、组织规律和语用特征都是该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反映。研究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寄予文化之中的民族精神和哲学思想。在外语教学中,我们从语言的认知属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精神纳入教学研究领域,比较中西民族文化精神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提高语言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19.
5000年中华文明史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又融入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革命精神,具有了新时代的特征。我们要在创造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弘扬民族精神,要在发展先进理论的过程中塑造民族精神。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和文艺媒体作载体,使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在双向互动中发挥其巨大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多元民族文化的共生促进了云南的社会和谐,相互尊重,建设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格局成为云南省民族工作的重点.多年的民族工作实践,使云南各级地方政府意识到:保护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云南各民族的精神家园,就是保护云南现代化的内源动力.云南民族融合的过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融合过程的一个缩影,因此,云南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归纳起来,就是要发挥国家的作用,以发展为动力,鼓励各民族的交往,树立法治权威.同时强调 "以发展为动力",通过发展来解决分配中出现的问题,以发展来解决潜在的矛盾,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