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民族法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已开展了近二十年,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民族法学研究相比,我国民族法学教育显然更为薄弱,其面临的问题也更为突出。该文对当前我国民族法学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族识别的重要意义在于保障了少数群体的权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理论支撑是基于前苏联的民族工作的经验并借鉴斯大林的民族概念,同时根据当时的国情采取了灵活变通的方法。今天,我们重新对发生在50多年前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加以回顾和审视,有必要重新认识民族识别工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研究国内民族关系和认识民族问题研究的实质,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中国民族研究界围绕民族、民族问题以及民族政策等问题展开了学术争鸣和探讨,金炳镐先生组织刊发的系列论文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推进了相关研究科学化发展和开放性建设,彰显了中国民族理论的自觉和政策自信。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重要而复杂。建国初期,中国民族学者和民族工作者紧密结合国家的工作重点,进行民族调查和研究,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作出了贡献。建国初期的中国民族学研究具有多学科相结合、重视实地调查、紧密结合民族识别、为新型民族关系的建设直接服务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民族识别,是指民族成份和民族名称的辨别。 民族识别是一项理论性、科学性、政策性很强而又相当复杂的重要基础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具体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胜利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问题。因此,民族识别工作既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实际工作,又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涉及民族定义、识别标准等理论问题。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识别研究工作是成功的,它是以马列主义民族问题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典范之一,并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和民族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1999年3月29日至5月1日,李绍明先生应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郝瑞教授(Prof.Stevan Harrell)的邀请,到美国进行为期一月的讲学.访美期间,李绍明先生接受了彭文斌就西南研究和康区研究所作的专访,并在人类学系举办了有关中国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区域自治和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系列讲座.在中国民族识别的讲座中,李先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回顾了民族识别的过程、缘由、标准以及地方性实践等问题,从经验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民族识别在理论和地方实践方面的复杂性与灵活性,在相关专题领域里增进了中西方学术交流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法学研究领域的拓宽,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对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重新审视,特别是随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民族法学的研究在近十年里得到了展开,近百篇民族法学研究论文和多部民族法学研究专著的出现,表明民族法学作为法学领域的一个独立学科已逐渐取得社会的认同,民族法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已出现其必然性的趋势。本文就民族法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感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和宗教学等多学科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薛家湾人"的族属问题。本文认为,从语言、信仰、民俗和民族认同等方面来讲,"薛家湾人"的民族成分属汉族,这也完全符合我国在民族识别中的科学研究和"名从主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已认定识别了一百多万土家人的民族成分,至此,分布在这一广阔区域的土家族近二百万之多。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其族源、历史和社会发展诸问题当然应成为民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983年,在进行民族调查时,使我们颇受启发的是,这一地区,重岩叠嶂,溪流纵横,以酉水、沅水、清江、澧水及乌江流域为主而形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围绕着清代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教育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既往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清朝的文教政策以及教育活动,在整体性研究、被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范围、深刻揭示民族教育政策与西南边疆民族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科理论和方法论应用问题等方面则存在明显不足,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历史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尔苏人的族群认同分歧情况,并从人类学族群理论建构论的视角对这种认同分歧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着重分析了历史记忆对于族群认同建构的影响,指出尔苏人的族群认同是分歧双方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记忆基础上的主观认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试论民族文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民族文献的本质特征是民族性与资料性,非本质特征是时代性与多样性,范围标准是以本质特征决定的,划分标准依序为形式划分与内容划分所组成,从而为构建民族文献学提出了一定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民族学科正趋于成熟化的发展道路中。  相似文献   

13.
论清代满族四种社会群体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原因 ,满族出现一个散杂居的局面。虽然满族有着共同的民族认同 ,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满族社会群体 ,出现微有不同的现象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集团”。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 ,对全国的满族民俗事象 ,进行分类排比 ,始划分出四种社会群体 ,即留守群体、驻防群体、留守与驻防相结合的群体和屯垦群体 ,把散居全国的满族都囊括在内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叶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是伴随着近代西北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展开的.从近代西北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陕甘宁边区的民族研究、西北回族伊斯兰教的历史文化研究、西北藏族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研究五个层面,对20世纪上半叶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状况、成果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这一时期开展的研究,是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的第一个繁荣期,成绩卓著,影响深远,为20世纪中期以后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家族史的研究是中国家族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唃厮啰家族为例来对少数民族家族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可以看出,由于少数民族家族大多地处边疆,地理位置的偏远以及民族的杂居造成少数民族家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又导致了其史料的复杂性和分散性,并且存在着诸多的错误。所以在研究其时,要充分利用多种史料;对史料要进行甄别、鉴定;要进行查漏补缺。  相似文献   

16.
民族居住格局是研究民族关系十分重要的场景和变量。国内外学者对于民族居住格局进行了很多研究,国外学者多集中在量化分析上、原因分析;国内学者则多倾向于历史溯源、民族交往等定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为视角研究了羁縻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间的异同。在区分羁縻制与羁縻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羁縻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间是否存在历史上的源流关系。虽然羁縻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存在历史上直接的源流关系,但大一统的传统思想、解决多民族关系问题使二者有了一定的共同话语。  相似文献   

18.
“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土族的历史来源,学术界有各种说法.本文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讨论土族的族源,而是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当地口传历史和民间神话传说,考察青海省同仁县"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与区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土族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延续为背景,探讨在历史时空变幻中,土族的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经历了怎样的传递和调整过程,以及当前土族精英分子如何利用部分历史记忆和学术资源影响土族民众,土族民众如何利用历史记忆资源获取各种利益,从而为土族族群自我认同的历史变迁及现存的学术争论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民族研究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全新的"中国民族研究数据库"。建设浩繁非常的民族研究数据库,当以"大而全、专而精"为原则,追本溯源,通横达纵,出宏入微,面雅兼俗,树立权威,突出特色,建立科学的分类编排和便捷的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