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的我国货币政策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时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徐灼 《统计与决策》2016,(9):168-170
文章利用SVAR模型探讨了经济新常态时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量、信贷规模)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与金融危机前相比,新常态下货币增长率或信贷融资规模的增加更倾向于提高通胀预期,存款利率或拆借利率的上升更倾向于降低通胀预期.并认为这是由于新常态时期经济金融结构变化所导致的,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应该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转型为以价格型调控为主,从而更有效地管理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之一;通货膨胀率的加速上升导致国家采取日益严格的反通胀措施,进而时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货紧缩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其传导渠道是否通畅。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是从“货币渠道”(即货币价格或货币数量的变动)来揭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有:( 1 )利率传导机制,货币供给M↑ 价格预期Pe↑ 通胀预期πe↑ 实际利率ir↓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小幅下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为出发点,将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对价格目标利率和数量目标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参数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对比,并借鉴Poole法则,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美国和中国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在货币供应量解释能力减弱的同时利率的作用逐渐增强,说明通过价格信号调节使货币政策变得更加有效,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出现了从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然后根据新货币数量学说建立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计量经济模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收入和价格的波动对货币需求量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货币供给。而从长期观点来看,货币的供应量对就业和实际收入的影响应该是微弱的。从模型的结果可知我国长期以来的货币供应政策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去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一直在高位运行,针对中国经济是否已经陷入通胀的困境以及通胀的原因是什么,许多学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我国显性与隐性通货膨胀的实证测度》一文对通货膨胀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根据剑桥货币供应方程和货币供应量形  相似文献   

9.
黄雯  李恒 《统计与决策》2016,(15):166-169
文章在开放条件下对传统泰勒规则进行了扩展,并采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利率对通胀率、产出缺口、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的反应系数都具有时变性,但进入21世纪后变得比较稳定,说明我国已经具备遵循扩展后的泰勒规则的条件.建议我国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货币政策操作的中间变量从货币供应量逐渐调整到利率上.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的时滞关系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将引起消费价格的上涨。文章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研究物价稳定的代表指标,在总结各种测算时滞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我国三种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时滞关系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测算出的时滞也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货币供应量结构变化的断点检定具有价格预警的作用,运用1999年12月至2012年4月中国流通中的货币、狭义货币、广义货币数据进行结构变化的内生断点检验,分析货币供应量的结构变化对价格产生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CPI价格指数验证断点检定的价格预警功效。结果显示: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序列是分段平稳的,在99%、97.5%、95%置信水平上检出的7个内生断点均具有优良的价格预警效果。因此,基于货币供应量结构变化的断点检定以及预警价格的波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构建的贝叶斯动态因子增广VAR(BDFA-VAR)模型,从20个金融指标中提取6个贝叶斯动态公因子,来构建中国贝叶斯动态因子金融状况指数(BDFFCI),并分析其与通胀的关联性,进而使用MSVAR模型分析其对通胀的非对称性效应。结果表明中国BDFFCI的突出特点是与通胀有很长期限的高相关性,领先通胀114个月,是通胀更长期限的先行指标,且其汇率、货币供应量等公因子权重较大,说明中国货币政策是价格和数量综合型的。建议政府机构定期构建中国BDFFCI。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估计了我国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使用一个适应性学习(adapdve learning)为基础的通胀预期替代通胀的理性预期,并发现我国的通胀惯性主要来自于预期方面,而滞后通胀对于短期通胀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这个结论,本文还就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有向无环图(DAG)技术和基于DAG的预测方差分解技术,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实际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这三种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效性问题.实证显示,中国住房价格的持续上涨主要源于近年来一直超预期上涨的惯性作用;社会融资规模和实际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比较明显,而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则十分有限.本文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可以作为住房价格调控的一个政策变量,这为政府调控住房价格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5.
战明华  许月丽 《统计研究》2006,23(11):48-53
在具有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的条件下,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制是:以贴现率、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业务为三大政策工具,以利率或货币存量为中间目标,通过政策工具的调整来达到中间目标,进而实现一定水平的通胀与产出的最终目标。不过,不论中间目标是利率还是货币存量,由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在初始都会影响到货币供应量,而根据IS-LM理论,这种初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将首先影响的是货币市场上的利率,进而通过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相互作用而影响最终的产出。因而,在货币整个传导机制中都存在着货币—利率传导链条。可见,一个有效的货币—利率传…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波动和货币供应量波动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物价波动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而诸多研究都是从单因素分析物价波动问题.文章运用LA-VAR模型的Gram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我国经济波动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和货币供应量波动都能引起物价的波动,其中在短期和中期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较大,而在长期中,经济波动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下半年我国CPI涨幅基本都在3%的通胀警戒线以上,全年CPI同比上涨3.3%,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扬也给物价上涨带来更多压力。针对目前国内较明显的通胀压力,文章基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和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及其决定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CPI变动与其影响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并提出缓解当前通胀压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项后军  于洋 《统计研究》2012,29(11):41-48
通过纳入通胀预期,本文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房价和股价)反应的方式、非对称性和急缓程度,结果表明:(1)通胀预期在货币政策分别对房价和股价的反应中起到明显不同的作用;(2)货币政策“关注”房价而“盯住”股价,即货币政策“间接地”根据通胀预期调整对房价的反应,但通常并未考虑通胀预期就“直接” 调整对股价的反应;(3)货币政策在整个样本期内均对房价作出正向反应,且随通胀预期的不断攀升反应逐渐增强,但对股价却采取所谓“调牛不调熊”的非对称反应,且随股价涨幅的增加反应逐渐增强;(4)这两种非对称反应均是逐渐(平滑)调整的。最后,本文还从政策层面上讨论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的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引入了通胀预期这一因素后,运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农产品价格波动、通胀预期以及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但农产品价格波动是通胀预期的Granger原因,通胀预期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来看,三者之间存在着波动性的相互影响,一般在当期或滞后1期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VAR模型研究货币供应量和准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货币供应量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准货币供应量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从长期看,货币供应量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准货币供应量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货币供应量对GDP的贡献逐步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