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陵片区旅游资源开发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武陵片区在旅游资源开发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部分旅游资源没有开发出来,有些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的情况。本文通过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和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分析,探索武陵片区旅游经济开发中的政府力量、开发者力量、旅游者力量等的内在联系的动力作用,以推动进武陵片区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李军  李忠斌 《民族论坛》2013,(7X):20-23
武陵片区旅游资源开发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武陵片区在旅游资源开发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部分旅游资源没有开发出来,有些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的情况。本文通过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和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分析,探索武陵片区旅游经济开发中的政府力量、开发者力量、旅游者力量等的内在联系的动力作用,以推动进武陵片区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发展的核心环节,内蒙古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多种多样不可复制的资源、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内蒙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这就对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职能提出了更多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活动日益频繁,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相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个案,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分析旅游活动对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经济的内涵,原生态民俗成为旅游经济的新亮点,差异民俗成为拉动旅游经济的法宝,参与性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充分显示出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民俗文化作用力,要加强宏观设计,制定旅游开发战略规划,丰富旅游项目,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整合,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注重次生经济,开发民俗旅游商品,做好宣传、交通、人才培养等配套工作,构建系统的旅游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游客的心理动机及其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反应情形,并了解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游客其心理动机及对目的地形象知觉的差异.结果发现:游客的旅游信息大多来自有来岛旅游经历的亲朋好友,同行人数以2-5人居多,游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了解程度为一般;在心理动机方面,游客对“放松身心、接近大自然”的反应平均数最高;对目的地形象知觉方面,游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有美丽的海景风光”的反应平均数最高;在人口统计变量方面,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及教育程度会影响“基础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身体动机”、“氛围”及“了解动机”等方面;“心理动机”与“对目的地形象知觉”二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供规划区域功能组团旅游的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如何理解民族旅游成为当前推动该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考察,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得了新的结论.我们认为:民族旅游就是旅游者以民族聚居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该民族文化为内核,以经济、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全面了解民族文化特质及生产、生活状态为目的一种参与、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8.
王德刚 《西藏研究》2009,(4):94-100
由拉萨、日喀则、樟木镇,延伸至加德满都的318国道(中尼友谊公路),是一条贯穿西藏旅游资源最富集地区跨国的黄金旅游线,这条旅游线路的周围区域集中了西藏多处顶级旅游资源,对国内、国际游客具有突出的吸引力,而且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建设以旅游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的物质基础,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对西藏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红 《民族论坛》2007,(6):15-17
森林所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森林居民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构成了独特的森林文脉,它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文化形成的基础。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进行分析,旨在为森林旅游产品和形象设计提供依据,为森林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在对民族旅游的概念进行归蚋和比较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析.国外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侧重民族旅游者、民族旅游原真性和影响性、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民族旅游资源、民族旅游市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民族村寨旅游等四个方面.最后结合我国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固内民族旅游的研究应当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