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欲望、道德与幸福都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三者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幸福位于三角关系的顶端,而欲望与道德则是两个底点.欲望——幸福、道德——幸福分别代表着通往幸福的两条不同路径,而欲望与道德之间也有着对立而交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政治责任与个人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政治是责任政治, 责任政治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两个方面。政治责任作为对政治官员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是否符合民意的考察, 其基本评价标准是制度道德而不是个人道德。如果仅以个人道德为标准来评价政治责任, 不仅会导致标准失当, 而且可能扩大政治责任的范围, 最终使政治责任难以实现。与此同时, 政治责任与道德责任也有相关性, 作为评价政治责任标准的制度道德与个人道德之间在价值原则上存在关联, 在实践中个人道德状况也影响着对政治责任的追究  相似文献   

3.
道德完整性是指行为主体对道德原则或承诺的一贯坚持。它要求行为主体真诚地赞成某套一贯的道德原则或承诺,面对诱惑或挑战时坚定地支持这些原则或承诺。之所以讨论金融领域中的道德完整性问题,除了因为金融与伦理的相关性外,更直接地是源于金融领域的道德冲突,而这些道德冲突对金融人士和组织的道德完整性构成威胁。保护金融人士和金融组织的道德完整性有以下三条途径:第一,与利益相关者保持健康的关系;第二,确立信息财产权;第三,承担社会责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深厚的道德内涵,道德建设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应从道德的本质要求出发,找准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切入点,以道德建设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中,人的欲望在西方社会挣脱了传统秩序的禁锢获得解放.追求欲望对人来说最切己,当它被宣示为人的天然合理本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欲望满足,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利益与快乐时,便成为真实的道德要求,道德相应从神圣道德走向世俗道德.跟随欲望的召唤,并没有让人就此踏上一条幸福而又尊严的道路.欲望有驱动人合作共赢、互利...  相似文献   

6.
绝对道德建构的可能范式是存在性范式和生成性范式的双向复合。文章首先对其存在性范式作出合理性与合法性证明,其次对其生成性范式作出启示性与经验性证明,这两种证明分别体现了主观自我范式与客观自我范式、先验自我范式与经验自我范式的复合建构。前者是绝对道德生成环境的范式建构,后者是人的主体性生存境域的范式建构,两者分别是绝对道德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证明,而这种证明只有在人的生活世界里才能得到最终而完善的确证。  相似文献   

7.
8.
傅红 《兰州学刊》2009,(5):189-191
随着后现代非理性哲学思潮的兴起,后现代非理性文学思潮也应运而生。我国个人欲望化写作包括先锋作家的激进试验、新生代作家的欲望现实主义、女性主义作家、文学新人类等流派。个人欲望化写作在创作实践、作家生活实践、写作立场等方面与非理性思潮呼应与契合。  相似文献   

9.
通常而言,实践慎思被认为具有工具理性的功能。实践慎思的要义在于人如何明智地行动并实现道德目的。但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代价与风险的权衡内蕴了道德冷漠的可能。此种冷漠既有可能是因为利己主义者将他人作为纯粹的手段,也有可能因为意志软弱导致行动理由失效。道德冷漠以现象的方式呈现人的慎思能力的有限、行动者可能留有的遗憾。同时,离开实践理性的导向以及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实践慎思有可能沦为一种理性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个人道德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工具理性日益发达 ,人们的物质享受日益增多 ,相比之下人们的精神家园却显得愈加粗糙荒芜 ,更有甚者 ,根本就没有精神家园 ,整个人生仿佛是流浪在精神的荒漠中 ,茫茫不知所之。华丽的外表和粗鄙的精神面貌形成鲜明的对比 ,便是今天的人们较为普遍的状况 ,特别是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年轻一代。有人以为专业社会、互联网时代都到来了 ,精神家园的提法早已过时了 ,没有人信了不要再提了。专业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似乎能解决一切。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是专业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人类专业分工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整…  相似文献   

11.
刘东锋 《学术论坛》2007,1(3):20-24
文章旨在重新梳理人性及欲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社会道德失范和混乱的原因,并提出和谐社会视野下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和谐社会是人性可以张扬的时代。人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因为人所独有的理性思维和反思能力而具备最根本的精神属性。伦理道德即是人类对自身存在反思的产物,表达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精神关系。人性总体是向上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因反思能力不同而造成了个体道德的多样化。欲望作为人性基本因素和最重要的本能,其不当追求会损害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从人性和欲望出发,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有三点思考:首先,人性和欲望的解放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多元社会中道德多元化有其合理的依据,在社会转型时期易造成道德冲突;再者,良好社会大环境的缺失导致人们对欲望的不当追求,严重破坏社会伦理秩序。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道德建设应抓好两个关键环节:即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运行制度和进行有效的教育,其本质都在于通过促进人性的向上而达到提高个体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伦理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发展伦理学主要是以发展善,或以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因而,发展伦理学在研究发展善的过程中,必然也要研究发展恶的问题。而发展恶在发展伦理学的视野里,无疑就是社会发展中的道德代价。要对发展善与发展恶有一个深入认识,还应当引入绝对道德价值与相对道德价值之范畴。  相似文献   

13.
欲望并不意味着对象的欠缺,欲望所生产的对象不是不真实的幻象,欲望是一种创造性的生产,就像社会生产一样。欲望—生产体现出一种流动性,这是对传统主体—客体两分的形而上学的批判。欲望—生产通过欲望—机器表现自己,形成了欲望—生产与无器官的身体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与社会中的劳动生产和无器官的身体之间的对立相一致。正是这种对立,才是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分裂症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个人道德建构既受社会道德环境这一外在因素,又受自我修养的内在因素的双重约束。要把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结合、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相结合,紧随时代变化,注重“知行合一”,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5.
作为自由意志的根本原则,绝对命令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石。但阿多诺认为,康德的绝对命令具有双重局限性:在理论上,它把绝对命令的有效性建立在理性的自明事实之上,然而,这一自明事实却无法获得理性的保证;在实践上,它把绝对命令理解为与任何实质性价值相分离的形式规定,使绝对命令成为软弱无力的"应当"。最重要的是,康德的道德绝对命令由于其抽象性和形式化,极易走向对肉体痛苦和感性幸福的无动于衷及道德冷漠,而这种道德冷漠正是德国纳粹大屠杀得以可能的重要条件。面对纳粹大屠杀,阿多诺提出了一条新的绝对命令:调整思想和行动,以使奥斯维辛不再重复。对于阿多诺来说,奥斯维辛事件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它不仅以否定形式赋予新的绝对命令以内容,而且提供了其成立的经验和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和谐社会与个人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宝华 《东岳论丛》2005,26(4):69-71
和谐社会是以道德建设为基础的社会,个人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个人道德建设存在层次性,表现为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应该追求不同层次的最低道德标准,并鼓励他们向更高的道德层次发展。个人道德建设就是在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社会角色提出要求,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波伏瓦那里.作为意识的"我"与作为意识的"他"之间存在着的是一换种冲突关系.其强调自我意识的"含混的道德"可以被归属于"没有道德的生存论";梅洛一庞蒂在文化共同体中探讨"我"与"他"的关系问题,与他人共在的道德意识导致的是一种"有道德的存在论";而在列维-斯特劳斯那里,一种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他人的绝对他性的道德意识超越了生存论立场.  相似文献   

18.
李怡 《社会科学研究》2008,12(2):163-169
在中国近现代学人的留日史与现代思想发展史上,1912年前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问点,在此前后的留日学人受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日本体验.此前的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其实就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现实经验与建立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目标的一种感性对话,而此后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则更多表现为日本社会的个人生存状态与留日学人自我的生存遭遇之间的感性对话.前期创造社作家群绝大多数是在1913年以后留学日本的.与梁启超、鲁迅兄弟等学人的"日本体验"不同,创造社作家更直接地陷入到了个人欲望的纠缠与挣扎之中.这一方面属于日本大正时期的"成金"刺激的结果,另一方面却也交织着个人生存的种种艰难与屈辱.以个人欲望为基点的日本体验构建了中国新文学作家精神世界中新的个人/国家的关系模式.这一模式,影响着创造社作家们自我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其动力、活力与问题局限都在其中.  相似文献   

19.
西塞罗是古希腊罗马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与演说家,他将古希腊哲学与古罗马现实相结合,重构了一套哲学理论体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慈善伦理思想。西塞罗从"自然法"的外在规定性与"绝对道德责任"的内在要求,论证了慈善存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同时,西塞罗在追问慈善本质的基础上,确立了慈善行为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1)"不超越财力"的适度原则;(2)根据亲疏关系、受助者的品格及需要选择施助对象的原则;(3)"回报优先于行善"的感恩原则。西塞罗的慈善伦理思想经过历史沉淀,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折射出一个伦理缺失的悲剧世界。在伦理缺失的世界里,演绎着有悖伦理的故事,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悲剧,然而道德审判并没有缺席,伊本对内心道德审判的接受,正表明了奥尼尔对人类道德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