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父亲的零食     
用母亲的话说,父亲真的像个老小孩,三天两天闹着要吃零食。若是母亲一时拿不出我们每次带回去的零食,父亲便像个孩子闷坐在沙发上掉眼泪。面对父亲怪异的行为,我不禁担心起来,莫非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可母亲一口否认:"他神志清楚得  相似文献   

2.
酒醉蚊子     
暑假的一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到公司加班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家与电视做伴。可好景不长,没等我屁股坐热,成群结队的蚊子就朝我“大举进攻”了,搅得我看电视的兴头一点儿也没了。望着这些肆无忌惮的吸血鬼,我决定用蚊香来对付它们。但我很快就失望了,蚊香盒里早已“弹尽粮绝”。忽然,我眼前一亮,发现了柜子里有一瓶酒。课本中有《酒醉小麻雀》,我何不来个“酒醉蚊子”呢?对,就这么干!我急忙抓过瓶子,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哇,好辣呀!我直吐舌头。但为了能醉倒蚊子,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我狠狠心,又喝了两大口。嗯,现在该让蚊子来试验试验了。正好,…  相似文献   

3.
暑假的一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到公司加班,留下我一个人在家与电视作伴。可好景不长,没等我屁股坐热,成群结队的蚊子就朝我“大举进攻”了,搅得我看电视的劲头一点儿也没了。望着这些肆无忌惮的吸血鬼,我决定用蚊香来对付它们。但我很快失望了,蚊香盒里已“弹尽粮绝”。我只好闷闷不乐地往回走。忽然,我眼前一亮,发现了柜子里的一瓶酒。不是从课本中学过《酒醉小麻雀》吗?我何不也来个“酒醉蚊子”呢?对,就这么干。我急忙跑到柜子前,抓过瓶子,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哇,好辣呀!我直吐舌头。但为了能醉倒蚊子,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我狠狠心,又喝了两…  相似文献   

4.
刘传珍 《社区》2005,(14):58-58
那是还用布票的年代,冬天特别冷,我的手冻了,脚冻了,特别是耳朵,裂了口子,钻心地疼。脚冻了,母亲给我们的鞋子里垫上温暖而舒适的干草;手冻了,母亲拆了旧衣服给我做护手的棉筒。耳朵怎么办呢?母亲下决心要给我买一顶栽绒棉帽。一顶棉帽对于一个穷人的家庭是奢侈的,母亲没有钱去买棉帽,这事就搁下来了,一直到冬天的又一次到来。其实,在一年当中,母亲并没有因为春天的来临,打消买帽子的愿望,相反,这个愿望却像一粒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种子,经春历夏,更加枝繁叶茂起来。一天,母亲把攒下的零零毛毛和借来的布票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面带笑容,叫上…  相似文献   

5.
阿冰 《社区》2007,(10)
母亲在我们三番五次地请求下,终于从乡下来到了我家。妻子高兴地说:“我这个儿媳过去没机会伺候婆婆,这次可得好好孝敬孝敬她老人家。”妻子为母亲把床收拾得又软又舒服,还每天都做不少好吃的菜,一切以母亲的口味为准。吃完饭,母亲总是像在家一样起身收拾碗筷,妻子却总是  相似文献   

6.
我一想起父亲去世前后的情景,我的心就像被锥子刺一样地疼。平时父亲除了有老年高血压病外,没有其他的毛病,那天早晨父亲一起床,就喊头难受得厉害,从厕所出来就晕倒了。虽然父亲很快清醒过来,但不知父亲究竟患了什么病,母亲一时没了主意,正好我前去看望父母。我说:"不能忽视父亲的病,要上大医院把病诊断清楚。"我和母亲认为,家附近虽然也有个小医院,但是我们总觉得那的医生的  相似文献   

7.
王忠 《新天地》2016,(5):16-17
不管单的还是棉的,不管单鞋还是棉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做的。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贪玩,衣服刮了个口子,可叫母亲没头没脸地打了一顿。事后母亲又非常心疼地问我:“还疼吗?”而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咱家困难,哪有那么多闲钱置衣服呀,衣服甭管新旧要爱惜着穿。”
  “我少吃一星半点儿,不碍事”
  我的母亲出生在北京离长辛店不远的一个叫李家峪的小山村。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束缚下,母亲一直就把带好孩子、过好日子当作女人该着该份的事。我小时,全家6口人只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养活。父亲住在单位宿舍,将近50块钱的工资自己要留下十来块,能给母亲过日子的也就不到40块钱了。4个孩子都要上学,吃的、用的哪样不得花钱。特别是9月份开学时,学杂费、书本费,虽然那时上学便宜,但4个人加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可母亲早就做好了安排,不仅学杂费给我们准备好了,而且还给大姐和哥哥置上了新衣服。我和二姐虽然穿的是他们穿剩的旧衣服,但母亲也都补染浆洗得像新的一样。母亲常说:“衣服不怕旧,就怕脏和破,破衣拉撒的叫人笑话”。我们姐弟四个平时穿的,  相似文献   

8.
爱心降血压     
第一次带妻子回家见母亲,妻子的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她耳闻我母亲是个“厉害的角色”。多年的操劳使母亲积劳成疾,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着急生气,血压就“噌噌”地往上窜,降压药大把大把地吃,一天也不敢耽搁,效果却始终不理想。为母亲诊治的医生说她老人家是顽固性高血压。我对妻子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母亲脾气不好,又有病,有言语不妥之处,我们多担待就是,她唠叨她的,我们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妻子提着精挑细选的礼品紧张兮兮地随我到了家,一口一个“妈”地叫,直喊得母亲心花怒放,嘴都合不上了。我正暗…  相似文献   

9.
“钓”蚊子     
你爸爸“会钓”蚊子吗?不会。那我告诉你,我爸爸就会“钓”蚊子。今年夏天的蚊子特别多。阴暗潮湿的地方蚊子特猖狂,如厕所。每次我进厕所总是害怕极了,不一会儿工夫,脸上、腿上、手上满是一个个“大烧饼”。如果再多待一会儿就成了“癞蛤蟆”了。爸爸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今天,我刚要进厕所,爸爸连忙把我拦住,对我说“:思凡,先不要进去,等我把蚊子“钓”完,你再进来。”爸爸“会钓”蚊子,没听说过,实在让人感到奇怪。不等我开口,爸爸忙把大腿伸进厕所里。只一会儿,爸爸的大腿上已经被几个蚊子咬住。爸爸不慌不忙地用那双大手把叮住的蚊…  相似文献   

10.
代母领奖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奔波于田间。那时,我还以为生产队长就应该比社员忙!记得1974年1月上旬,为抢种10多亩麦地,妈妈好几天午饭都忘了回家吃,我把饭送到田间,社员们早已回家了,只有妈妈手握锄头全神贯注在整理麦地。她急匆匆吃完饭又接着干。麦子抢种下去了,可当天下午忽然下起大雨,妈妈被淋得浑身湿透,却还在忙着垫好每  相似文献   

11.
淑女三代     
雷芳 《今日南国》2006,(15):76-76
姥姥是那种富贵人家的小姐。后来家世有点没落,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我母亲身上,希望能把我的母亲陪养成一代淑女。在我幼年的记忆之中,母亲的确很优雅。后来因病耳朵有点背,说话的声音就日渐高涨。加上我自幼淘气得很,母亲让我磨得脾气也大了,也会打人了,有时候气极了也要骂骂人。父亲都说母亲一点也不像年轻时候的样子了。一说起从前,父亲一脸神往。父亲说:“你母亲年轻的时候像个公主,无比的优雅,无比的动人,我一生从没再见过能比你母亲更有气质的女人了。但是现在,一见你们娘俩的样子,唉,不提也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我正一脸坏笑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12.
张军霞 《山西老年》2009,(10):26-26
晚上睡觉时,卧室里进了一只蚊子,没多大会儿,就把我身上叮了好几个包,奇痒无比。我费了半天的劲也没打住它,家里的蚊香用完了,又担心这时候再喷灭蚊药对身体有害。看来,我拿这小东西真没办法了,干脆躺下去,用床单把全身裹起来,心里窃笑那只蚊子:"看你还能再叮我!"  相似文献   

13.
拨表针     
一天晚上,我一边写作业, 一边玩。妈妈看见了,严厉地说: "七点半必须写完作业!,'她又把 手表摘下来,放到我的桌上,就 干家务去了。我一看,已经七点 了。我平时磨蹭惯了,现在想抓 紧也写不快。时间一分一秒地过 去,眼看就要到点了,我仍然还 有很多作业,如果在七点半没写 完,就得挨骂了。我忽然想起一 个鬼主意--拨表针。我把手表 拿了过来,把七点三十拨回到了  相似文献   

14.
伊名 《社区》2007,(24)
上了年纪的人,对新的环境不容易适应,似乎成了一条规律。可我母亲却和这条规律无缘。母亲在边疆小镇生活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初,我们把她接到了北京。当时,我们很担心她过不惯北方大城市的生活,想不到她在胡同刚一落脚,就像鱼儿游进江河,日子过得挥洒自如、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5.
父亲爱吃宽片面,吃了一辈子母亲擀的宽片面;母亲爱听秦腔,听了一辈子父亲唱的秦腔。母亲擀的宽片面,就是人家戏谑陕西人的八大怪之一:擀的面条像裤带。可是父亲却偏爱吃这种又宽又长又结实的像裤带似的面条,这面条看起来大方豪气,利利爽爽,一条是一条,也极像父亲的性格,干干脆脆,说一不二。母亲的面条做得很独到,必须提前用盐水把面和好,和硬,揉到,过半个时辰再擀,面条又光又筋,下到锅里不会断条,滑爽得吃到嘴里妙不可言,拌上绿菜叶,黄花炒鸡蛋,再浇上蒜水,调上油红油红的辣子,看一眼也会让人垂涎欲滴,父亲吃得酣畅淋漓,吃完后一脸的满足和…  相似文献   

16.
我的母亲     
镜华 《北京纪事》2018,(2):67-70
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 母亲离开人世已近30载,每当我忆起母亲,悲恸之感丝毫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减弱.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生我养我一次,而给我第二次生命是在我十岁那年,我患了严重的肾脏炎.为我的病,体单力薄的母亲抱着我,隔几天就到北大医院去.半年过去了,我的病情却日渐加剧.母亲一刻不离地守在我的身旁,不知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母亲卖掉了自己的皮大衣和一切值钱的东西,她常躲在厕所里哭……而年幼的我却常不知深浅地和母亲任性,记得有一次我要一把刀,母亲就用菜刀亲自给我削了一把木刀.母亲做刀时额头上的汗珠,和露出的笑容我至今还历历在目.殊不知这笑容后面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悲切.  相似文献   

17.
剥鸡蛋     
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早上起来给我煮了两个鸡蛋,说吃了鸡蛋能长记性。等妈妈煮好鸡蛋,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就剥起来。妈妈说“:别急,要在冷水里浸一下才好剥。”可我手里的那个鸡蛋已经被我剥得像被老鼠啃过一样,好难看哟!再看妈妈,只见她慢条斯理地把鸡蛋从冷水中取出来,在锅边敲了一下,从碎的地方开始剥,一层一层,剥出来的鸡蛋又光滑、又完整,吃在嘴里还特别香。我问妈妈“:鸡蛋为什么要在冷水里浸一下才好剥?”妈妈说“:把熟鸡蛋放在冷水里泡一泡,蛋壳和蛋白之间就会产生一些空隙,蛋壳就容易剥下来了。”原来剥鸡蛋也有诀窍,我要把这个…  相似文献   

18.
过年的母亲     
倏忽之间,已在外当兵14个春秋,每遇过年,我就念着回家.急慌慌写一封家信,告母亲说,我要回家过年.母亲这时候,便拿着那信,去找人念了,回来路上,逢人就说,连科要回来过年了,仿佛超常的喜事.接着,过年的计划全都变了,肉要多割些,馍要多蒸些,扁食的馅儿要多剁些. 做这些事情时,母亲的陈病就犯了,眼又涩又疼,各骨关节像被剁碎了一样.可她脸上总是充盈着笑意,抽空到镇上的车站,一辆一辆望那从洛阳开来的长途客车.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我去沈阳出差,早晨,母亲用毛巾包着几个煮鸡蛋进来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来,妈给你滚滚运。我犹若回到童年,转过身去,让母亲给滚运。小时候,不论家里多么窘迫,每当过生日的时候,母亲都要给我们煮一个红皮鸡蛋。然后,母亲手握温热的鸡蛋给我们滚运,让鸡蛋在我们的头顶、后背、四肢和手心统统滚一遍。母亲说,这是滚红运,滚过运之后,这一年也就顺畅了。少不谙事,母亲滚运时,我往往会感到不耐烦。母亲滚完运,把鸡蛋交给我时,我急忙磕破,  相似文献   

20.
月考卷纸发下来了,老师让家长签字。回家后,这事让我给忘了。第二天老师检查卷纸签字,我一下子傻了眼,怎么办哪?我急中生智, 模仿妈妈的笔迹,写了一个“家长阅”,一看还挺像,心里暗暗高兴。这时老师走了过来,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没想到,老师扫了一眼就查看同桌的了。我以为就这么混过去了,可又被同学给揭穿了。老师鼻子都气歪了,“韩江雪,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在办公室,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告诉我做人一定要诚实。我真是又后悔又难过。我记住了老师的话:做人一定要诚实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