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下述四对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其中包括劳动与需要的矛盾以及低一级层次上的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矛盾)、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这四对矛盾对生产力的作用不是彼此互不相关的,而是通过在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动力体系来实  相似文献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下述四对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其中包括劳动与需要的矛盾以及低一级层次上的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矛盾)、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这四对矛盾对生产力的作用不是彼此互不相关的,而是通过在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动力体系来实现的。为了弄清动力体系的结构和规律,从而对它实行正确的控制,首先需要考察人与自然问的物质能量变换过程。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对近二年在《北京大学学报》和《哲学研究》上进行的“生产力系统”概念能否成立与“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做了综合评述。作者认为,生产力系统”问题是把生产力从它与其他社会要素的总联系中抽象出来做静态考察,生产力是组成它的各类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所形成的生产力系统整体的特定功能,驳斥了“生产力系统”、“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不能成立的观点;“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则是把生产力放到与其他社会要素的总联系中做动态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驳斥了“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的观点。欢迎同行对这个问题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4.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可能是单一的、孤立的,它应该有多方面的、互相联系的因素,如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的作用、国家政权的干预以及社会意识的影响等等。当前史学界公认生产力的发展与阶级斗争的作用是两大密不可分的基本动力,但是谁是最根本的动力呢?这就是争论的焦点。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中获得或创造适合于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经济工作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是我们改革的中心目标。因此,探索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的根本动力问题,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我们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但这都是谈生产力外部的动力问题,而生产力是不是有内在动力呢?  相似文献   

6.
段瑞华同志在《试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主要动力》一文中,强调人的物质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生产发展的最终动力、经常起作用的动力);同时指出,生产力内部矛盾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都  相似文献   

7.
段瑞华同志主张的“人的物质需要是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论点是完全正确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我不承认生产力内部矛盾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我的论点是:人的物质需要只有经过生产力内部  相似文献   

8.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规定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定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性质、内容、范围和导向,它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首先是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围绕着解决我国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展开的。对于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来说,改革绝不是什么外因。当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动力;它制约着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但不能取代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如何发展生产力?在这方面,就不见得形成了一致看法.这是哲学理论面对时代的缺憾.对于生产力发展动力的探究,如果我们以哲学教科书所阐释的相关理论内容作为参照系的话,明显地可以看到其认识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不自觉的探索阶段.哲学教科书大多采取了两条思路,一是从生产力构成的三要素出发即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出发,从“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的比较中去探讨生产力发展之动力,认为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其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这无疑意味着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重视劳动者这一主体因素.这一观点是有一定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是人们在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既是劳动的产物,又是需要的产物,人的需要作为其活动的原始动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作为社会生活的物质内容,受到其社会形式的反作用,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认识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理解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极为重要的原则。那么,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至于这些因素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究竟如何,是否还有一种根本的决定动力?我们觉得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切都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而作为归根结底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其发展动力也是一个由各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它们在不同的层次上推动着生产力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过程中,考察了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提出并论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基础和最终决定力量。列宁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命题,把生产力作为历史进步的尺度。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实践中,首次提出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标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理论。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在我国的经济理论界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先改变生产关系然后才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普遍规律。就是这种观点的影响,使我国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常常脱离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盲目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实践证明,把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或反作用,是有害的。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呢?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的社会性和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生产力的性质问题,早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平心同志就有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属性的提法。但对什么是生产力的社会性,对生产力是不是具有社会历史属性和物质技术属性这样一种二重性以及它会不会由于自身的矛盾运动而自我增殖等问题,学术界至今意见分歧。本文就此发表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其他同志。一、关于生产力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內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內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則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我們在探討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或原因的时候,必須把毛泽东同志这段精湛地論述,作为全部的理論根据。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本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报刊上不少文章谈到“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究竟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呢?有的说是生产力内部的人和物的矛盾;有的说是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等等。虽然众说纷纭,各持一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生产力能够自我膨胀。本文认为,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统一体,孤立地去考察生产力的发展动力问题。(一)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的发展有无内在动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怎样?弄清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生产力有其内在的发展动力 (一)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有其内在矛盾。系统论的观点认为,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微观粒子,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目前,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层次的研究在宏观上已扩展到河外星系,在微观上已深入到基本粒子、层子或夸克。如果一个小小的原子尚可以分为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尚可以分为质子、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哲学界长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不同作用来探讨这一问题,并着重就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在论到生产力的发(尸一)对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的重大忌义时写辺:只有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尸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祘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62页)因此,研究生产力的发(尸一)规律就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前的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