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在高校"实践育人"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也逐渐成为各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综合改革和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现状,分析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原因,了解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后的能力素质的提升现状,为高校进一步精准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辨析与改革举措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宇 《创新》2009,3(6):61-64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理念,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把创业教育理念变成高等学校的教育实践,使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既会“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就要认识到“思想改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保障,经费投入是前提,教学改革是核心”。要对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进行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及环境创新,使高等学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有效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实践教学是其中关键环节.目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能够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还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之中,创新创业教学理念有待革新,未建立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培养目标,实践教学阶跃训练不够,师资队伍建设欠缺,实践教学平台缺乏...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实施以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在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适应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选题、师资和平台建设的挑战,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单位和高校层面也采取了开设课程、出台政策、搭建平台等多样举措来应对.将"大创计划"与教学活动和其他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利用新媒体搭建多层次交流平台,组织"双创"活动,大力发展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是"大创计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继传统工科之后,新工科的提出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与时俱进.为了推进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双创"教育质量,研究结合新工科学科交叉融合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应用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主体,其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开展效果.调查发现,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呈现出教师数量有待扩大、结构有待调整、管理有待规范、质量有待提升等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教师本身、高等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企业层面的影响.想要改变现状,可以通过革新专业标准、落实教育主管部门职能、完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以及发挥企业平台作用等策略进行应对和解决,从而为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不停教、不停学"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这是对我国数字化教育发展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变革的一大创举.后疫情时代OMO教学成为高校教学变革与创新的焦点.该文通过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反思,明确OMO教学模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探索OMO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助力后疫情时代智慧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背景下,该文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以"两主线-四思政主题"内容进行创业课程改革,分别从课程的教学团队、思政教学参考书、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建设与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创业课程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了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然而,对于国内高校而言,教育界与教育系统针对创新创业这一名词的研究、实践的系统性开展起步较晚,导致各高校热情足、劲头大,却受到理论与实践不同步、实践能动性较弱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较多问题.因此,加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理论体系完善,创建切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目前的首要任务.该文通过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指出高校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创业教育4.0时代,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通过梳理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创新课程体系三个方面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教育深度融合的设计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高校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也受到了很多高校的关注,也是各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但对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相融合的研究在各高校较少.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形势下,高校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推动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全新阶段,不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重点进行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又一次尝试.该文通过研究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的关系,探索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为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不一样的研究视角.同时,在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结合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叶正茂  刘华锦 《社科纵横》2010,25(7):154-156
作为现代化命题的教育和教育研究,均有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在教育学的视域下,探讨两者的动态发展关系已涉及到彼此的各个层面.概言之,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可从两方面进行阐述: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研究现代化的支撑;教育研究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生长点.正是这种相互间的动态关系推动着二者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各高校育人工作的两大抓手,二者需要协同发展,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和相互融合的可行性.该文从协同育人的内涵入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建立起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分析影子教育在15岁学生中的分布特征,并采用两水平伯努利模型探究学校层面的因素对学生是否参加影子教育的影响,审视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四省市科学、数学和阅读补习的参与率较高,分别为58.7%、74.0%、63.4%;四省市农村地区补习参与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教师质量越高的城市地区学校,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概率显著低于教师质量差的农村地区学校。提高学校教师质量可以减少影子教育参与概率,提高教育资源和基建设施质量对影子教育参与没有影响。学校教育质量与影子教育的发展即存在"替代"又存在"互补"关系,低质量的农村和乡镇学校刺激学生参加补习满足对教师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城市学校刺激学生参加补习提高教育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黎学军 《创新》2010,4(5):34-37
中国和西方关于公民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有着一定的区别。当下学界或将西方公民教育的内容直接套用在中国实际之上,或将公民教育等同于绵延了数十年的"人民"教育。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公民教育形式及其理念,既要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又要兼及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这就需要改进我国传统哲学教育模式以适应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6.
钟会 《学术交流》2004,(8):166-168
成功学起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曾鼓舞、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走向成功。将成功学的一些原理、定律、方法和手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观念、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尤其是在人的目标、品德、能力、心理等方面,将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更具效果,更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18.
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和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旅游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河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旅游专业教育进行了融合实践,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了提高,对创新创业知识和程序有了基本的掌握,并使旅游专业知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个别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爱劳动、不参加劳动,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鉴于此,该文从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意义、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开展路径,以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