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马克思主义的工人与资本家两阶级理论出发,建立在卡莱茨基利润决定模型基础上的三阶级理论框架解释了由金融收入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的不稳定性。金融收入的上升,导致了再分配效应、需求效应和金融不稳定效应,进而对有效需求、资本积累等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紧缩和产出过剩危机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就愈发不稳定。反之,间接证明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波兰政治经济学元老泰狄士·科瓦利克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波兰的传播和实践,并且与米哈尔·卡莱茨基展开合作,力图通过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的解读来修正凯恩斯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重建由马克思开创的政治经济学传统。科瓦利克认为,不论是斯威齐,还是布哈林,这些理论家对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都存在误读和误解。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试图创造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因此,从简单再生产的角度来批评她所做的工作是不可取的。科瓦利克的这一观点对卡莱茨基的理论创造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卡莱茨基晚年论文《论资本主义的关键改革》中,他们合作把凯恩斯革命放在围绕资本主义再生产辩论的背景下进行考察。这是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理论进行当代阐释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维果茨基现象"分析:基于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维果茨基现象",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纷纷从维果茨基理论中寻求支撑与启发."维果茨基现象"的出现既有维果茨基理论本身的原因,又有西方社会科学尤其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原因.在维果茨基研究热潮中,我们对席卷全球的"维果茨基现象"须持冷静态度,辩证地分析维果茨基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西方学者时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家多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切入,研究收入分配影响财富增长的效应问题.自1955年库兹涅茨提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倒"U"结构以来,经济学家们热衷于检验其存在与否,研究结果莫衷一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来,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研究结论多倾向于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辨析 ,证明马克思是一位经济增长理论家 ,他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将静态分析动态化、短期分析长期化 ,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马克思主义者费里德曼以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根据 ,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数学模型。西方经济学家在落后了大半个世纪之后 ,才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受到启示 ,开始建立他们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索洛模型和斯旺模型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前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实现稳定增长 ,后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实现稳定增长。此后 ,新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和实现机制作了分析。我们的任务是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用数学方法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模型。西方经济学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对我们完成这一任务都有不同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现代分析框架及其争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权衡 《社会科学》2004,(6):15-21
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考察了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的理论争论和形成过程 ,从理论演进角度对“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现代分析框架的基本要点和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梳理 ;指出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不能离开经济增长而孤立地分析收入分配 ,必须按照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现代分析框架所揭示的基本内涵和分析思路、方法来解释现实的收入分配关系 ,从方法论上说 ,研究收入分配还应当回归到古典经济学开辟的道路和传统上来。本文还认为收入分配 -现代分析框架对中国转型时期收入分配关系演变具有重要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雒作龙  赵丽丽 《学术论坛》2012,35(12):178-182
作为心理学学者,维果茨基开拓了心理语言学的学术研究,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他的学说研究大多集于社会文化相对论的研究视角。事实上,维果茨基的学术研究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为研究方法论基础,维果茨基关于心理学、语言学的研究实践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的具体体现。为此,文章力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去理解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实践方法。文章不仅阐明了维果茨基关于心理语言学的核心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学说,更为思维与语言的交互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纲领性意义的学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转型”一词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文章所使用的转型,特指“经济转型”,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化改革。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为增加各阶层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经济增长带来收入分配的实际效应和最终结果看,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恶化收入分配状况的效应要强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王涛 《广西社会科学》2006,3(12):159-162
维果茨基关于活动、中介、内化的三大理论论述了人类认知和思维的社会文化根源、活动对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的决定作用、心理工具和文化工具对认知的中介作用、内化和外化的循环机制以及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思想.维果茨基的文化观的实践意义和当代价值在于它揭示了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心理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与知识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虞坷 《江淮论坛》2011,(4):39-44,154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的变化效应强于改善效应;居民收入不均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如何对经济发展及收入分配不均程度进行预测,成为当今经济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库兹涅茨倒U曲线和在此基础上的陈氏倒U曲线理论,从分配理论和实证检验两方面,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数据分析及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变动分析,验证了我国收入分配差异与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拟合程度。并进一步对出现该悖论的客观原因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特点进行分析,理清收入分配差异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分析,对采用何种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