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以"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探讨高校实施"1+X"证书制度对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加强"双师"建设、做好课证融通、普及"学分银行"对高质量培养电商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道路运输的要求相应增多。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道路交通运输获得了飞速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道路安全相关标准、法规,成为了运输管理机构进行工作的强有力武器。对于市场经济来讲,其是以市场为核心,进行组织、运营的生产方法,主要依赖市场体制同社会资源相配合。本文简要分析了道路运输同经济管理的关联,探讨了道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意义,并提出了对道路运输经济管理进行改革的措施,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管理的质量,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在加快城市功能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要把"扎实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质量建成"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4.
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笔者把城市发展质量界定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子系统间发展的协调性水平.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分为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和城市发展质量协调性评价.依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思路,笔者构建了包含经济、 社会、 文化、 环境和制度建设5个子系统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郭春娥  谢水木 《城市》2006,(6):67-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是,随着城市面积的高速扩展,许多城市出现了"城中村"现象,制约着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制约着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阻碍着城市文明的进步.随着天津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天津市外环线以内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农用地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及土地结构的改变,必将加剧农村社区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的现象,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结构还将继续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加剧"城中村"改造的难度,成为天津城市化、国际化跨越式发展的阻碍.  相似文献   

6.
李昊 《公关世界》2016,(19):73-77
现在很多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只是将"高楼大厦、跨马路、大广场"的物质建设型城镇化模式进行了信息化升级. 经济的变局中,城市的发展起落不定,一方面,一些曾经拥有辉煌历史和重要政治经济地位的城市,现在却"泯然众城矣";而与此同时,另一些城市正在依托新的经济引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是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主阵地.基于新发展理念,笔者构建了创新驱动、绿色生态、经济活力、生活质量及文化水平5个维度、33个指标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分析法对我国部分省会及新一线城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省会和新一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中等偏低,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区域差异性显著;部分经济活力较强的城市,绿色生态略显不足,较发达城市和普通型城市尤为明显;较多城市优势与不足特征明显,不同指标发展不均衡.因此,在新发展阶段,要重视发达型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较发达城市的绿色生态建设,全面提高其他城市的综合发展,扬长补短,促进我国城市的高质量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职教育专业教学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学生就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活力,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已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城市交通运输专业(公交运营管理方向)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薄文广  刘佳丽  李睿佳 《城市》2021,(10):29-36
天津中心城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双城"发展,指的是形成两个相互支撑、差异化发展的具有相对完善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城市载体.笔者基于对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城规划演进与发展的比较分析,提出:当前新发展格局下,天津滨海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高效交通同城化为基础、以先城后产的精准渐进开发为路径,以外源经济带动和内源经济驱动的内外互动为支撑,以大胆想、创新干、优胜劣汰的环境营造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孟祥林 《城市》2016,(2):3-11
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在辽中南地区形成了"双核"城市体系,该城市群内虽然城市分布集中并能够形成较强的聚集经济效应,但由于城市在整个省域范围内不均匀,造成了"核心—边缘"的区域发展问题.为了促进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需要在既有城市分布格局基础上,构建更加完善的"Y"型结构城市体系,在城市群内培养"沈阳子群"、"营口子群"、"大连子群",构建"营口—阜新—朝阳"三角形,逐步形成"沈阳—营口—大连"城市走廊,在突出沈阳、大连核心作用的基础上,突出营口的节点城市角色.与此同时,要处理好辽中南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春城市群之间的关系,强化城市群边缘即省域行政区划交界处的城市发展力度.在冀辽边界处构建"小城市对子",在吉辽边界处构建"2C+1廊",强化辽中南城市群的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