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针对目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等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设计提出"四位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通过专业课程改革、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参与创新项目及竞赛、指导创新成果培育等四个层次的措施,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中必要的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时代要求和导向.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还要融入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该文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剖析论证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挖掘了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唯物辩证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国际视野、道德法规等思政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提高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各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抓手,以此来推动新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目前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有不少凸显的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该文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二者融合的具体路径,转变育人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健全二者的融合机制,助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高校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也受到了很多高校的关注,也是各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但对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相融合的研究在各高校较少.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形势下,高校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推动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全新阶段,不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重点进行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又一次尝试.该文通过研究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的关系,探索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为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不一样的研究视角.同时,在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结合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5.
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求高校要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但是在学校管理层面、专业教师层面和学生个人层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认识误区,如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开公司、课外活动、少数人的教育等.应从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就业等方面使学校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和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统一思想、精神激励和专创融合方面制定针对性策略,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思想、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找准切入点,将创新创业教育更紧密地融合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该文立足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强调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关系,提出要以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要更多的既具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素养、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高校应积极探索二者有机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体现高校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教育必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才能为学生提供思想保障,使其可以勇于面对创业中的各类困难与挑战.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已成为主要方向.近年来,我国全面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自然成为主旋律.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思政教育可助力高校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该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展开了分析,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目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的更好发展.该文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核心培养模式.通过学校引导,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科研项目的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相应的科研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以项目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重新构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房地产行业.该文提出适应"互联网+"新时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意构思-创新训练-创业实践"梯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全方位育人模式,以及依托区域特色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叶正茂  刘华锦 《社科纵横》2010,25(7):154-156
作为现代化命题的教育和教育研究,均有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在教育学的视域下,探讨两者的动态发展关系已涉及到彼此的各个层面.概言之,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可从两方面进行阐述: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研究现代化的支撑;教育研究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生长点.正是这种相互间的动态关系推动着二者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高等教育是自由教育向专业教育妥协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高校开始推广通识教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哲学通识教育.随之推出了一批哲学通识教材,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各高校育人工作的两大抓手,二者需要协同发展,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和相互融合的可行性.该文从协同育人的内涵入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建立起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荣丹 《唐都学刊》2001,17(2):114-116
美学课是高师院校中文系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教材的内容应兼容并包,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在授课中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传授和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更要注意通过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的有效实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与鉴赏美的事物的能力和锻炼表现创造美的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对师范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职院校、社区进行调研,我们发现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应做好统筹安排,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为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高职院校和社区应以项目为纽带,实现资源互补,推动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世界变平的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是相当薄弱的,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基层和农村,实践平民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电大教育因异化而面临挑战。借鉴国外社区大学的经验,结合中国的现实,实现电大教育向社区教育的转变,是新时期平民高等教育创新的进路,也是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化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8.
黎学军 《创新》2010,4(5):34-37
中国和西方关于公民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有着一定的区别。当下学界或将西方公民教育的内容直接套用在中国实际之上,或将公民教育等同于绵延了数十年的"人民"教育。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公民教育形式及其理念,既要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又要兼及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这就需要改进我国传统哲学教育模式以适应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分析影子教育在15岁学生中的分布特征,并采用两水平伯努利模型探究学校层面的因素对学生是否参加影子教育的影响,审视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四省市科学、数学和阅读补习的参与率较高,分别为58.7%、74.0%、63.4%;四省市农村地区补习参与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教师质量越高的城市地区学校,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概率显著低于教师质量差的农村地区学校。提高学校教师质量可以减少影子教育参与概率,提高教育资源和基建设施质量对影子教育参与没有影响。学校教育质量与影子教育的发展即存在"替代"又存在"互补"关系,低质量的农村和乡镇学校刺激学生参加补习满足对教师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城市学校刺激学生参加补习提高教育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