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都市圈背景下,中心城市核心区与市郊城镇及周边地市间交互需求愈加强烈。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相继通过升级改造既有铁路线或新建线路引入市域铁路服务,以适应都市圈内部长距离快速出行需求,但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尤其是一体化运营方面仍存在若干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对此,文章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市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域铁路发展进程及资源禀赋,从规划引导、建设保障、运营深化三个层面提出了都市圈背景下广州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一张网”运营思路,对于深化落实“四网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市域铁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市域铁路主要承担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通勤客流出行需求,是都市圈范围内解决旅客出行的有效方式.文章从规划布局特征、技术标准、客流水平和投资运营等方面分析市域铁路发展现状,比较不同都市圈市域铁路规划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域铁路的规划布局要点,最后从空间认识、需求预测、多网融合、运输组织和政策研究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市域铁路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海大都市圈跨域城际(市域)铁路是推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重要交通方式。为促进长三角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跨域城际(市域)铁路在建设上已打破了行政壁垒,具备跨域运输的工程条件。该文针对各线运营主体不同的情况,深入研究了跨域城际(市域)铁路的运输组织,主要包括运输组织方式,以及跨域列车的开行原则、列车运行图编制原则等,并提出了跨域列车的开行对调度、运维、票务、安检、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域铁路融合国铁互联互通以及城轨公交化运营的特点,市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也应符合并满足这样的特点,构建区别于既有国铁和城轨的调度指挥系统。该文研究并提出了一套上海市域铁路独特的CTC(调度集中)系统,为上海市域铁路行车指挥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该文将探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跨省市域铁路一体化运营模式,从初期运营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内容、运营目标等几个角度,将跨省市域铁路贯通运营管理作为一个系统解析。结合实际运营管理经验,深入分析影响市域铁路跨省运营管理模式因素,为上海跨省长三角市域铁路一体化贯通运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都市圈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层面第一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客观准确把握南京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有助于支撑都市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基于一般性统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高德地图API等多源数据,从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各市跨区域交通联系情况、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都市圈1、2、3小时圈覆盖范围及特征对南京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跨区域人口联系强度远低于市域内部出行,跨区域出行以东西向为主,毗邻地区出行主要分布于边界地区。南京都市圈1小时圈覆盖范围在21%左右,小时圈范围扩大主要依靠轨道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市域/城际铁路运营管理与国铁、地铁、珠三角市域/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有明显不同,要实现跨域网络化、公交化运营,现有管理机制方面存在较大难度。该文通过研究相关政策,借鉴国内外铁路、轨道交通组织管理模式经验,针对以上海为中心的,江苏、浙江跨域运营线路,探讨运营管理模式。建议采用建营分离模式,有利于市场化竞争和社会化分工。同时,探索政府及主管部门与企业的管理机制,可分三阶段对长三角市域/城际铁路统一运营组织架构进行构建,搭建长三角市域/城际铁路运营平台,实现长三角市域/城际铁路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8.
线网级市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负责管辖整个线网的运输调度指挥、应急处理,有的还须满足与国铁线路间的互联互通运营要求。该文对现有国铁和地铁的调度指挥系统进行了分析,结合线网级市域铁路的功能要求和业务特点,对市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架构选型、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市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管控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并就该路线给出了总体技术方案、功能分布及主要岗位设置方案,为市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上海都市圈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汝熹 《城市》2004,(3):14-18
一、大上海都市圈 大上海都市圈的概念,其内涵及其实践意义不同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或者两省一市的称呼.提出这个概念的原由有以下几点:1.具有国际可比性.大都市圈是一个经济体概念,如大东京都市圈、大纽约都市区(圈)和大巴黎都市圈(地区),而且都是以所在的中心城市命名,所以称作大上海都市圈与国际称呼一致.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干线铁路系统是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的基本骨架。在都市圈的发展背景下,干线铁路应进一步加强线网融合和廊道集约,逐步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复合化运营网络。以上海沿江通道为例,深入分析了干线铁路运营复合化的两个维度——服务功能和行车组织,初步探讨了如互联互通、客货分离等运营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