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双一流"建设新时代的到来,全国高校为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均重新制定了新一轮的建设规划.在"双一流"的建设浪潮中,艺术院校如何开展学科建设,怎样促进"内涵建设",值得深入研究.该文从学科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特色化、科学研究特色化、服务社会特色化等方面展开探讨,艺术院校如何更好地把握"双一流"建设契机开展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双一流"院校的具体任务之一.在"双一流"建设的新时期,如何转变教育思想建立起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这是高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该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如何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为今后高校构建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与评选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校友捐赠"作为各高校办学经费补充的有力来源,已成为大学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并被纳入了"双一流"建设院校遴选的评价体系.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落实,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着校友捐赠资金不足的短板.只有认识到"双一流"背景下校友捐赠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从改变工作理念、加强组织建设、创新校友联络方式、加强校友服务、创新筹资方式、加强在校生捐赠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突破,才能帮助行业特色高校争取更多的校友捐赠资金,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双肩挑"管理模式虽然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管理效能,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其不足之处开始凸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理顺教研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关系,推动人才评价体系的转变,最终促进"双肩挑"向"一肩挑"的转变,是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双万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打造"金课"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分析一流本科课程特征、厘清一流课程建设思路,结合地方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推进地方本科院校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例,分析一流本科课程改革方向、改革重点与改革措施等课程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国家战略.该文分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双一流"建设的培养要求,提出了复合创新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科技小院"四川创新模式,总结了在该模式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成效,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双一流"建设是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国家对高校的学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对健康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我国医疗事业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为其日后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提供基础,也在医学领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分析高校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试图有目的性地探索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期望为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双创"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为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我国应建立起由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家庭构成的四大保障主体和由"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转移转化平台、科研项目构成的四大基本要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动"双创"教育完整体系,以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学科评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价值理念,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是遵循学科内外发展规律、促进高等院校生态发展、适切中国高等教育实情.中国特色学科评估是时代所需、实践之需和改革必需.高校学科评估在服务"双一流"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中国化不足、本土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忽视师德师风评价;论文评价脱离国情;参评规则巧被利用;省级数据参差不齐;评估结果不够可靠.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估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平与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体系,才能破解"中国问题",走出一条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高校众创空间蓬勃发展,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存在服务质量不高、运营成效较低、发展后劲不足等困难.在"双创"升级的背景下,国家对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提出更高的新要求.高校众创空间应加强顶层设计,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提升服务为重点、项目培育为核心、激励协同机制为关键,促进高校众创空间迭代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武心波 《日本学刊》2006,(2):106-120
日本企业在近代的形成,是以传统的“藩”为基础加以改头换面的,秉承了“藩共同体”的性格。二战后,日本企业的迅猛发展,曾将日本经济推向了世界经济的顶峰。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传统的“日本模式”已摇摇欲坠。企业为生存而进行的浴血奋战,使“现代因素”不断增强,传统的“共同体”色彩日趋减弱。企业传统性格的悄然“蜕变”,正引发日本继明治维新后又一次巨大的社会振荡。  相似文献   

12.
解析"三潮"冲击下的"信仰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信仰危机"是"三潮"(资本主义"西潮"、社会主义"低潮"和市场经济"商湖")冲击的结果.解决"信仰危机"的新思路是,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将重心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让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认同的基点上达到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  相似文献   

13.
李怡 《唐都学刊》2003,19(1):53-55
“全球化”是新世纪中国学术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西部文学”虽然已经阐述了多年 ,但在今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之中 ,无疑也产生了特殊的意义。但将这两个“重大”置放在一起 ,其意义的连接却变得曲曲折折了。从表面上看 ,“全球化”与“中国西部”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时间和一个特殊空间的问题。我们常常在说“全球化时代”如何如何 ,这也就是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正在怎么“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西部文学” ,似乎应当考虑的是一个局部空间的文学现象如何适应更有普遍意义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当然…  相似文献   

14.
白桦派作家带有不可改变的阶级性,他们以如此觉悟为核心,确立了白桦派文学形象.这一点由武者小路和有岛武郎展示出来,在大正文学中意义巨大.武者小路看到托尔斯泰主张的"无我奉献"的局限性,开始"转向",奔向力主"有我奉献"的梅特林克.当武者小路发觉自己不能赞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后,便进一步"转向",走第三条老路,创办"新村",为他的创作更新拓出了新天地.诚实的有岛留美归国,告别了实业理念和宗教信仰, "转向"走上了文学道路,作品张扬人性,反抗传统,自己在现实社会中迭遭挫折.白鸟评价有岛作品是有"人生价值"的文学.这个观点至今在思考大正文学史的结构时,仍不失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副词"又"的语气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又"的用法很复杂,这种复杂性导致了学者们在描写其用法时常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加强反问"、"加强否定"、"表示转折"这三种语气用法可以作统一的描写,即突出对立关系,又使结果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核     
优秀的散文都有散文眼.散文眼是由散文的炼意需要而产生的.散文有了"眼",散文所创造的情景交融、意象聚合的新与深的意境就有了凝聚点,散文就能达到深刻的思想性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性的统一.新闻写作应借鉴散文这种炼意的笔法,在提炼新闻主题上追求新与深,需要有散文眼式的"新闻核".画龙点睛,设置新闻核,则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7.
张继军 《求是学刊》2006,33(6):38-42
善恶是道德评价体系的基本尺度,中国传统的关于“善”、“恶”的观念在殷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当中还缺乏一个现实的理性基础,其形成应始于殷末周初。在西周初年,虽然善、恶作为一对范畴,甚至是作为描述价值取向的单个概念还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是“善”和“恶”的观念已经开始应用于政治生活、祭祀活动、农业生产和人格评价等方面了,构成了当时社会价值评判的内在标准。  相似文献   

18.
董淑华 《学术交流》2006,(9):149-151
“寡人”一词在古代注疏中一般都认为是君王用以自称的谦词,含有“少德之人”的含义。“寡人”在先秦典籍《左传》中,并不是一个自谦的词,而是一个能够标明诸侯的等级和特定身份即他的“嫡正”身份的一个词。也不含有“少德”之意,“少德”之意的注疏,是汉以后儒学占统治地位后,一些儒学大师以“温良恭俭让”为思维准则,主观臆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体裁对语体风格的形成关系甚大.组诗的系统性、包容性文体特征决定了其语言形式的独特性,使其能融抒情、叙述与对话语体为一体,形成了多元语体格局,满足不同语境下诗歌创作的要求,反映诗人的独特心理体验.语句的"重复"和意象的"勾连"是组诗语体风格的重要特征,它对增强节律、充分抒情,有序铺陈、推衍叙事,逻辑性地表达情感诉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其产生特殊魅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