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孔岳  谢琳  宋丽红 《学术研究》2012,(12):74-79,160
企业家政治关系能帮助企业获取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私营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检验不同来源政治关系对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源于从政经历的政治关系更具"嵌入性",有助于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其正面效应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而增强;源于政治身份的政治关系更具"市场性",无助于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其负面影响也并未随着市场化的推进而减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概念上对区域间市场壁垒进行分类,将它分为经济性市场壁垒、行政性市场壁垒和法规性市场壁垒,然后归纳出转型时期区域间市场壁垒的性质,最后分析转型时期我国区域间市场壁垒的正负效应。这项研究在理论上对于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资源市场化配置和进入壁垒薛家骥所谓市场进入壁垒,是指新办企业或转产企业,并不是可以无条件地进入特定的行业和特定的市场,而是要克服许多障碍才能获得市场准入。新进入企业与老企业相比,在进入市场上往往有许多不利的条件,老企业可以凭借自己有的种种优势,在生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基本形成,但市场分割在一定范围内仍比较严重。学界对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历程及演进特征存在不同认识。我国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尚未统一,针对当前要素市场机制落后、市场行政性分割、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等问题,加紧建立大市场框架、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提升微观市场主体活力是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任务。应以价格机制为主导,以规范化、法治化和长期化制度为保障,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陈国立 《东岳论丛》2006,27(3):116-118
进入退出壁垒是指厂商进入一个行业或从这一行业退出时所承担的成本。进入退出壁垒过高造成了我国信贷市场的寡占结构,同时也抑制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充分竞争。通过对我国信贷市场进入退出壁垒的量化分析,剖析形成壁垒的原因,认为降低信贷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有利于我国信贷市场结构和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应对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足使得多元要素市场之间因过于分割而形成交易壁垒,其主要体现在行业与地域这两类形态。要素产权的确权不足以及政府监管的失序阻滞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妨碍要素资源跨行业跨域的自由流动。多元市场主体应以此为契机,重视要素产权的权利归属,明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社会义务和企业责任。同时,政府应充分运用数据技术不断优化“数字政务”质量,改善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简化政府监管的审批流程。在合作监管层面,还应借助财税政策工具不断降低要素市场化不足的负面影响,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发挥“全国一张清单”的监管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晓杰 《河北学刊》2014,(2):193-196
中国钢铁产业在经历过一段高速发展时期之后,如今正面临过度竞争、产能过剩、行业亏损的局面。究其原因,是钢铁产业存在着过高的市场退出壁垒,其中尤以制度性退出壁垒的影响最甚。本文以河北省钢铁产业为例,利用历年统计数据对钢铁产业退出壁垒类型进行详尽分析。同时,针对钢铁产业不同类型退出壁垒的成因进行退出机制的设计,并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联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路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市场制度规则、市场设施、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市场环境等基础保障;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二者协同联动发展具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积极经济效应。因此,应推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协同联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联动、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联动,实现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扭转出口贸易颓势,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掀起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战争.在这场贸易保护大战中,货币的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发挥,而以货币为手段的贸易壁垒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巨大发展.狭义的国际货币壁垒,目前的表现形式虽然仅有能源货币和汇率控制两种,然而,随着各国对未来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发达国家有可能设计出更多的货币壁垒手段,对目标国家经济运行发起攻击,以间接实现其贸易保护的目的.为保障我国投资领域的相对稳定,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相对安全,我国必须适时调整对内、对外的投资策略,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投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中国自身发展阶段与条件的新判断,并依据我国经济社会矛盾与全球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所作出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以生产方式为理论逻辑基础,依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要求,科学阐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探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社会生产形式与劳动交换或资源配置方式,完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产制度与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来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社会总生产或再生产各环节的系统性交革,其核心问题是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即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动力充沛、内部协调、循环通畅的社会再生产体系.从未来发展方式的态势来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从体现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特征的包容性绿色发展中去拓展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业清洁生产与绿色壁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保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的影响,WTO允许构建“绿色壁垒”,这也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的重要原因。发展农业清洁生产,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化肥、绿色农药、绿色地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我国当前突破绿色壁垒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口深受绿色壁垒影响。这一问题由环境标准引起,但实质还是借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之名而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强化“绿色”意识,开辟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社会融资渠道发展绿色产业和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绿色认证和关注绿色动态,以更好地应对绿色壁垒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绿色壁垒的性质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壁垒是以严格的环境标准和其他环境要求为主要内涵的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它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围,是一种贸易技术壁垒。其基本特征就是在国际贸易中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致使不能满足进口国环境保护要求的他国产品或服务被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4.
“绿色壁垒”是指当代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进口国以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为宗旨,各国往往通过颁布和实施严格的环境法律及新产品的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性措施。“绿色壁垒”虽然包含贸易歧视的成分,但也反映出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宗旨问题和经济增长的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 ,绝不仅仅是贸易歧视 ,其根源在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模式。“石油农业”既不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 ,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丽莎”生产方式的提出 ,对“石油农业”提出了挑战。根据我国的国情 ,应该以“区域精密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模式。为此 ,应对“区域精密农业”模式的内涵、作用、意义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行政组织在公共政策执行时的二元性特征和政策执行中的执行障碍进行制度与文化因素分析,提出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的行政文化以及制度和文化建设并重三个方面的对策,使行政组织发展成为既能严格执法又能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市场退出的体制性壁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企业退出壁垒,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除技术性壁垒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体制性的.本文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重点考察了企业退出壁垒与过剩经济的关系,分析了企业市场退出的体制性壁垒及其形成机制.最后根据降低体制性壁垒是改善我国市场结构的思考,提出了降低体制性壁垒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绿色贸易壁垒”与绿色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认为“绿色生产”,是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对策之一,应积极引导、鼓励、宣传采用“绿色生产”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9.
论进入壁垒与中国保险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业的进入壁垒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作用:一方面进入壁垒引起价格扭曲,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另一方面进入壁垒又可抑制无效竞争。为提升中资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建立良好的保险市场准入机制,把握好保险业进入的"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作为WTO的成员之一,其外贸发展速度也是十分惊人的。发达国家提出的“道德壁垒”这种新的非关税壁垒,由于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外贸发展有着潜在的、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