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冬艳 《生存》2020,(13):0184-0184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知识掌握程度,已成为教师思考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要从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课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需要教师适当的进行激励教育,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一定程度的体现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效学习的基础,本文主要对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合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融入生活中的语文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才能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此目标本文探讨了4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问题作引导,使学生自己设计与完成实验,并收集、分析、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的兴趣、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学习.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呢? 一、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创新源于兴趣,起于自主,发于尝试.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了解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以往学习中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来提高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尤其是通过紧跟学科发展,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以"废弃蘑菇棒的处置及再利用"为例),将实验设计与研发、学术演讲与论文写作、产品营销模式等多个实训环节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思考,从课堂体系、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科研反哺和学科竞赛五个方面对"学科竞赛引领,多层分块反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工科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矿山电工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煤矿电工技术及安全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内容多、部分知识抽象难懂、与现场联系不够紧密以及难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特点。探讨将课程内容结合虚拟仿真形式进行呈现,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从教学模式、过程性评价体系、线上线下结合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及能力为导向”转变,加强学生课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课堂学习的参与度。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理论与实验互通并重,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将语文阅读教学向学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向进行引导.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如何在阅读课中实施合作教学.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门学科的优势,帮助学生发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在文化、知识的海洋中自主学习、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个性。  相似文献   

10.
如何将工业设计课程的概念化设计成果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一直是本科院校工业设计课程的困惑所在.大学生创业项目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创新创业项目为商业市场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探索模式.所以,在该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学生在校内的理论学习结合市场化的创业实践项目,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专业与行业的认知水平,而且还推动了工业设计课程的进一步改革.通过辅导工业设计类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可以在创业项目中促进学生学习专业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各种项目实践解决个人专业学习问题,深化本科生教学改革,进而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