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敏 《交通与港航》2009,23(3):27-30
该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对交通建设项目的管理实践中,对交通建设项目指标体系的构成进行了初步探讨,描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结合交通建设项目实例介绍其具体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2.
丁明 《交通与港航》2021,8(3):20-26
邮轮母港开发片区交通集散巨大、交通需求复杂,对交通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以厦门邮轮母港片区交通系统构建为例,进行交通特征分析和交通需求预测,测算交通设施规模需求.分析借鉴了迈阿密、新加坡的先进经验,提出交通系统构建策略,并从六个方面阐述综合交通系统构建方案:轨道主导的公交优先系统、快速的对外区域集散通道、高密度的片区道路网...  相似文献   

3.
介绍国内进行交通影响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和研究范围,评述在建设项目规划阶段和设计阶段的交通影响分析至少应涉及的内容和深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多方式交通系统开始在城市交通中崭露头角。然而目前多方式交通系统下城市出行结构优化研究成果匮乏,各种出行方式之间缺乏协同、各成体系,且对于交通供需失衡的研究集中在宏观的供需关系方面。该研究融合多方式运行状态信息和交通出行需求预测信息,研究搭建了多方式运行状态交通供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出行本征数据集使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定量分析研究单元的供需失衡程度。该研究创新性地对细分的交通单元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为管理者开发综合交通资源智能协同调度系统,实现交通运行状态精准感知奠定理论基础,提升出行资源及路网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总结国内外交通影响评价方法。通过对美国交通影响评价的分析,从分析目的、作用、方法、基础理论四方面提出适合我国交通影响分析一般方法的特点,并对交通影响评价在协调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关系的定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交通建设领域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是交通运输部"信用交通省"创建的要求,信用监管是提升治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在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审批和市场准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中,信用评价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交通运输部相关工作要求,上海自2015年起每年开展交通建设信用评价工作,组织600余家从业单位、3000余名从业人员开展信用评价,通过信用信息的收集、汇总、计算,形成"部"、"市"两套信用评价结果,分别用于上报交通运输部汇总形成全国范围信用评价结果,以及应用于上海市交通建设市场.该文通过对诚信建设在上海交通建设领域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希望借此对交通建设领域的诚信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交通影响评价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栋  程炳杰  张平 《城市》2011,(8):65-68
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中,城市局部的开发或新型项目的建设会引起所在道路网络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变化,从而加大道路网络的交通负荷,对道路管理形成负担。交通影响评价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通过对项目建设交通发生量的预测,研究新建项目对周边道路交通网络的影响程度,并依据交通影响评价结果采取一定措施以确保道路服务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王璠 《交通与港航》2023,(3):99-105
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是城市发展重点区域,美团、哔哩哔哩等互联网企业已明确入驻商务区,这将导致网约车夜高峰的产生,同时区域用地紧凑,路网和公交条件一般,网约车交通组织有着很大挑战。该文基于需求预测明确区域网约车交通组织和上落客设施布局原则,从设施挖潜、路网影响、系统配套管理方案三个方面提出改善措施,以此提升网约车服务供给,也为国内相关类似地区的交通组织改造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活跃导致城市货运需求激增,对货运交通规划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城市货运交通需求预测依赖于传统交通规划四阶段模型,该模型在交通需求生成阶段基于土地利用类别均质假设,在不同土地利用形态下货车生成率保持不变。企业货运设施是生成货车需求的一类重要土地利用形式,研究其货运生成对掌握城市货运交通的总体流向有重要价值。鉴于现有方法对货车生成行为机理解析的不充分,该文基于货运交通生成及分布的基本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和货车轨迹数据分析,研究企业货运设施货车生成率的空间异质性,并与传统基于土地利用类别的建模方法进行对比。以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及南翔镇为例,利用VISUM交通仿真软件对两类建模方法下的城市货运交通生成及分布结果进行仿真模拟。最后,利用上海市一周的货车轨迹数据提取出货车真实OD,并与两类建模的交通分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企业货运设施建模方法的相对优越性。该文为提升货运需求预测能力,优化城市货运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晓燕  黄一凡 《城市》2019,(8):55-61
绿色慢行交通以最优的交通效率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环境多元协调。作为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满足了多种交通方式共存发展的需要,达到了实现有效土地开发利用的目的。笔者以银川慢行交通为背景,从步行街区、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两方面进行了规划分析,探究了银川慢行系统中步行分区、街面设计、自行车道分级等关键要素规划内容,提出了银川慢行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