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传统教学提供全新思路和注入新的活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网络教学与传统师生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师生互动,将两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该文以线下教学为基础,以线上教学为辅助,从选择功能齐全的线上教学平台、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前中后教学模式、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完成课程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作用。实践证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混合式教学按照对象不同分为线上线下相混合、校内校外相混合、教学自学相混合和理论实践相混合.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包括通过任务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通过角色扮演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通过游戏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动机;通过创客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多重动机组合.具体以市场营销专业的《新媒体营销》课程为例,从线上...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方向,这种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网络化教学相结合,在高校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该文首先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最后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该文能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电工电子技术在社会各界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社会对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量也不断增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线下教育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微课、慕课等线上教育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逐渐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得到应用.该文通过简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不断提高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该文在OBE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该专业毕业要求,进行反向课程设计,在已搭建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点,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利弊,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医工交叉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此,结合医学院校实际以《医学仪器原理》课程为试点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其与教学深度融合.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构建准备阶段、教学阶段和评价阶段全过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利用教学资源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课时减半,经过一...  相似文献   

7.
线上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植物学教学也不例外.为了提升植物学的教学效果,该文对植物学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从教学方案设计、过程设计、成绩考核改革以及在线课程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入手,开展植物学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植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平台发生了重要转变.该文基于微信公众号创建了线上教学平台,构建了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热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分别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从"教"和"学"两方面改进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9.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创造能力。该文从混合式教学活动的构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多个方面,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重磁勘探课程的应用与实践。提出了构建教学团队,培养线上授课能力;以赛促教,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以学生参与课题拓展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混合式教学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形态教育模式。该文以免疫与健康公选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为例,基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将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融合,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权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问题,探索新形态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化、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和人生视同一篇自然主义散文.散文化已然成为他的基本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陶诗描写邻居饮酒过从,体现了自然和知音之双重关系,而其诗中大量出现的群鸟日常生活意象即此关系之镜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小说"放置在传统目录学文类系统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小说"与"杂家"之间的种种联系、区分及其流变,力求回归"小说"文类原有的文化语境来把握其非叙事类作品的文类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刘昌安 《唐都学刊》2004,20(1):134-138
《诗经·周南·麟之趾》中的“麟” ,应是《山海经》中的怪兽“犭婴如” ,其生活时代久远 ,活动范围在陕南秦巴山林中 ,类似长颈鹿。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考察 ,“二南”诗的地域应在汉水中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4.
徐福来 《浙江学刊》2007,1(5):121-126
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扬弃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自由个性"。由于柏林不懂得,马克思是从否定的方面去理解物化的现实的,并且强调的是"抽象的自由"和"现实的自由"之分,从而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误解为"积极自由"。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澄清柏林对马克思的误解,科学地阐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艺术讲究"气韵"、"气脉"、"气骨"、"气象",讲究"风气"、"意气"、"神气"、"逸气"。并将"气"纳入艺术美学范畴,成为艺术评论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艺术的中"气"与"空白"经营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期的艺术设计与创造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存在于这些特质材料之间及其周围的"空白"也在积极参与着艺术创造,而且发挥着奇特的作用。艺术设计中的一、"透风漏目"的虚实处理、"借景移光"的整体留白、"烘云托月"的蓄势铺垫、"取法自然"的借景抒情等都是这种空白运用。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18.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中华  林琳 《社科纵横》2010,25(8):36-37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与节能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低碳生活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低碳生活与节能是人类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是为解决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整体危机而诞生的一门学科.这决定了社会学关注结构与秩序、寻求社会与政治整合的学科"品格".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群体化生活方式之一,其本质属性在于塑造和维持一定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秩序;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指的是国家之外的非政治领域.经由洛克、黑格尔等人的发展,国家与社会两者的关系被认为是社会结构与秩序的重要来源.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相关的市民社会、法团主义等理论契舍了社会学的"品格",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与秩序,但需要保持一种本土化警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