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借助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平台,搭建了环境生态学异步SPOC课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学生在线自学、课中教师线下讲解和课后线上拓展提高三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达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初步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环境生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较高,对在线课程资源及教学设计满意度较高,学生整体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教学及学习氛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该文还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今后该课程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应用型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以组态控制技术课程为对象开展教学改革。内容上对每个子项目设置不同的难度层级,便于教师分层教学。方法上采用融合SPOC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法,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实践表明,采用融合SPOC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职业素养,教师能够在课前课后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SPOC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对MOOC教学模式的超越。在理论设计上,SPOC依托网络技术平台:由学校、教师、学生等全员参与;课前准备、课中辅助、课后评价组成全过程教学网络;以线上和线下为主要活动区域,形成全方位协同。将SPOC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分别应用于W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比较评价结果显示,SPOC教学模式更优。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该文依托国家线上一流课程,利用智慧树授课平台,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课堂教学体系,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知识的滚动式学习;构建了“虚实结合”的作物育种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虚拟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创新设计、科研训练、实习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实现了过程性评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还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培育新农科卓越农业创新型人才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高校均开展线上教学.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多数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性强,相关技术更新发展迅速,非常适合开展线上教学.疫情过后,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该文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例对当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通过课前线上资料准备、课中线下课堂教学与互动、课后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金课"的打造.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打造中药药剂学实践课程的"金课".该文以颗粒剂的制备为例,探讨不同类型的微课在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分析学生对微课教学的学习反应和反馈意见,阐述微课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为个性化微课教学在中药药剂学实验类课程中应用和教学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科基础课。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会学不会做,会做不会用”的问题,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自建线上SPOC课程用于自主学习,课堂则深度开展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巩固运用、动手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轮教学改革实验结果显示,学生分析问题和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实验课程中发现的教学问题,结合学习通线上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构建了虚实结合的混合式实验教学体系,并以岩石力学实验课程为例,开展了实验教学实践。岩石力学实验课程是矿业类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实验,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高职院校《药物化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实践,高职院校教师以智慧职教线上教学平台为依托,通过剖析课程现状、学生特点,结合信息化技术,强调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融合。为避免两者机械式叠加,教师强化衔接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广东海洋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工程估价课程为教学改革对象,介绍工程估价的课程特点,分析目前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如教学数据库的整理工作难度大、相关规范更新速度快、专业条文繁复、学生识图能力较弱、实践教学要求高、教学评价模式单一等,而这些问题在线下教学中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根据课程教学中的难题分析情况,合理有序地安排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构建教师端和学生端实时互动反馈式的课程建设模式,实现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合理连接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时间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极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引入工程估价课程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专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郭爱民 《学术交流》2006,8(6):133-136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在其庞硕的学术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理念。他认为,剩余是交换的基础;垄断是智慧的象征;货币是国与国之间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所有致富方式中高利贷是最违背自然的;在孤立交换条件下,物物交换有其比例问题;如果增加一较小的单位使整体的好处大大增加,就是一个较为合意的东西;行政当局要考虑普遍公平的规则和国家的福利。这些经济思想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调控、货币理论、供求均衡、边际效用、效率与公平分别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雒莉 《唐都学刊》2000,16(4):90-92
文章通过对李清照的六首梅花词与历代男性诗人所写的梅花诗词的对照分析,指出李清照以女性词人特有的视角及独特的感受状写梅花,使词中所写之物与所抒之情水乳交融,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依据不同学者对空间理论内涵的不同理解及由此形成的在乡村空间研究取向上的差异,把相关研究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乡村空间变迁的机制与逻辑的研究;二是多元视角下的乡村空间研究.这两种类型的研究涵盖了当前乡村空间研究的基本范畴和领域,可为认识和研究乡村空间治理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多元化视角.同时需要看到,现有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无法从整体上构建乡村空间变迁逻辑的解释框架、对相关中层理论缺乏提炼等问题,这对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经济制裁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工具长期以来被美国广泛使用,许多研究经济制裁的美国学者对它是否应该继续使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在探讨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功能,以及对外经济制裁在美国未来对外战略中的地位的基础上,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美国还会继续把经济制裁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工具在国际事务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5.
洪耀辉 《学术交流》2005,(2):172-176
由于沈从文推崇超政治文学观,人们都愿意把他看成是一位远离政治的追求纯艺术的作家.而事实上,身处特殊政治文化语境的沈从文,同样会不时地显露出与当局对立的政治倾向,他的文学观也并非一味排斥文学的政治功用,其平静冲淡的艺术文本中一样隐藏着作家的政治意识.所以说,沈从文并未真正超脱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6.
郝柳 《唐都学刊》2001,17(3):115-116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美育教育思想,提出德、智、体、美相融并举的育人方针及其理论依据。他一生中身体力行,倡导美育,实践美育,为近代中国新文化建设和美育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教育”不断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推进,高校利用移动互联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方式,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学习模式改革与创新对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该文从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当前移动互联网络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对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应用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付丽 《学习与探索》2005,(5):142-145
从媒介文化发展的视角看,网络出现泛娱乐文化倾向,张扬感官满足,悬置人文理性,忽略历史与社会意识,使网络文化缺少应有的理性深度、历史维度及超越精神。网络媒介技术以主体感官为主宰对象的功能偏失,使网络主体对技术效果尤其是感官满足效果产生依赖与迷恋,从而削弱了其文化反思能力、否定能力及超越能力。网络传媒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集中体现了新媒介文化的商业化。网络泛娱乐倾向中的文化偏失提醒我们,网络文化亟须加强人文理性建设,走出娱乐至上的文化误区。  相似文献   

19.
人性假设是从价值上对教育的一种限定,使教育建立起对人性的依赖。人性假设的最大意义是使教育有一个人性的边界和稳定的基础。人性假设意味着教育确立了自己特殊价值立场,有了这个立场教育不会轻易受世俗压力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预。教育的人性假设必须以人的美善本质为前提。对人性的信任,这是教育人性假设的基本条件。没有对人性的关善假设,没有对人性的真诚和期待,教育就不可能把人性作为依靠的力量,从而也将最终失去自己内在的人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定忠 《唐都学刊》2002,18(4):71-73
生活世界问题是胡塞尔后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有关于此的研究也是胡塞尔现象学研究在社会政治、历史方面的重要成果。分析胡塞尔生活世界观念的层级性的交互主体性建构特征 ,有必要澄清生活世界概念之内涵及其普遍哲学概念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