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校内经营性实训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典型个案实践研究分析,在校内经营性实训条件下,工匠型旅游类人才培养路径设计归纳为"术"与"道"的双性统一.专业技能技术和职业品质精神的同步提升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类岗位专业技能需求,又能彰显现代工匠职业精神特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提高受助群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项能力"是我国资助育人工作从资助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重要导向.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构建行之有效的资助模式.该研究经调研发现受资助群体在勤工助学岗位实践过程中存在部分岗位职业能力薄弱的现象.为提高受资助群体勤工助学岗位职业能力,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积极开展资助育人与岗位职业能力提升融合的教学活动,探索适合提升受资助群体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方面的勤工助学岗位模式,从而为更好地推动高职资助育人工作助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创新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五维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三元协同"教育机制与平台,提升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人才需求市场得到拓宽,教育资源平台得到丰富.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存在着市场开拓、跨文化交际和科研创新三种能力偏弱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树立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水平、构建全方位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平台等途径,促进创新创业人才能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医学院校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医院作为承担着救死扶伤和临床教学双重职责的重要场所,医院本科实习生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社区、校园等社会实践已成为医学生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将思政教育融入本科实习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弘扬职业精神,而且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该文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介绍医院在本科实践育人体系中的主要做法、成效及体会.  相似文献   

6.
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和湖北省各类学科竞赛为契机,通过指导申报、组织研究、竞赛展示,逐步形成了"教学赛"一体化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生物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时期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实际背景,结合现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探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产品为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和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建立"调研、激发、培养、发展"的全过程培养体系;调动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校保质保量完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任务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8.
拟将"双导师制"引入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教育中,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形成贯穿四年的学业指导、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成人成才"三位一体"的导师制;由校方与实践基地共同选聘校内和校外导师,通过分析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等基本要求,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制定行业特色鲜明、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对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文中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内容,包括创新现有的商务英语教师队伍构成结构、创新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模式、创新商务英语的教学实践,随后就创新内容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在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中的应用、在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中的应用,旨在优化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当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训练;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轻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现象,该文针对性提出了构建"以赛代练、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新型实践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武心波 《日本学刊》2006,(2):106-120
日本企业在近代的形成,是以传统的“藩”为基础加以改头换面的,秉承了“藩共同体”的性格。二战后,日本企业的迅猛发展,曾将日本经济推向了世界经济的顶峰。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传统的“日本模式”已摇摇欲坠。企业为生存而进行的浴血奋战,使“现代因素”不断增强,传统的“共同体”色彩日趋减弱。企业传统性格的悄然“蜕变”,正引发日本继明治维新后又一次巨大的社会振荡。  相似文献   

12.
解析"三潮"冲击下的"信仰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信仰危机"是"三潮"(资本主义"西潮"、社会主义"低潮"和市场经济"商湖")冲击的结果.解决"信仰危机"的新思路是,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将重心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让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认同的基点上达到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  相似文献   

13.
李怡 《唐都学刊》2003,19(1):53-55
“全球化”是新世纪中国学术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西部文学”虽然已经阐述了多年 ,但在今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之中 ,无疑也产生了特殊的意义。但将这两个“重大”置放在一起 ,其意义的连接却变得曲曲折折了。从表面上看 ,“全球化”与“中国西部”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时间和一个特殊空间的问题。我们常常在说“全球化时代”如何如何 ,这也就是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正在怎么“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西部文学” ,似乎应当考虑的是一个局部空间的文学现象如何适应更有普遍意义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当然…  相似文献   

14.
白桦派作家带有不可改变的阶级性,他们以如此觉悟为核心,确立了白桦派文学形象.这一点由武者小路和有岛武郎展示出来,在大正文学中意义巨大.武者小路看到托尔斯泰主张的"无我奉献"的局限性,开始"转向",奔向力主"有我奉献"的梅特林克.当武者小路发觉自己不能赞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后,便进一步"转向",走第三条老路,创办"新村",为他的创作更新拓出了新天地.诚实的有岛留美归国,告别了实业理念和宗教信仰, "转向"走上了文学道路,作品张扬人性,反抗传统,自己在现实社会中迭遭挫折.白鸟评价有岛作品是有"人生价值"的文学.这个观点至今在思考大正文学史的结构时,仍不失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双肩挑"管理模式虽然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管理效能,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其不足之处开始凸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理顺教研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关系,推动人才评价体系的转变,最终促进"双肩挑"向"一肩挑"的转变,是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继军 《求是学刊》2006,33(6):38-42
善恶是道德评价体系的基本尺度,中国传统的关于“善”、“恶”的观念在殷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当中还缺乏一个现实的理性基础,其形成应始于殷末周初。在西周初年,虽然善、恶作为一对范畴,甚至是作为描述价值取向的单个概念还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是“善”和“恶”的观念已经开始应用于政治生活、祭祀活动、农业生产和人格评价等方面了,构成了当时社会价值评判的内在标准。  相似文献   

17.
董淑华 《学术交流》2006,(9):149-151
“寡人”一词在古代注疏中一般都认为是君王用以自称的谦词,含有“少德之人”的含义。“寡人”在先秦典籍《左传》中,并不是一个自谦的词,而是一个能够标明诸侯的等级和特定身份即他的“嫡正”身份的一个词。也不含有“少德”之意,“少德”之意的注疏,是汉以后儒学占统治地位后,一些儒学大师以“温良恭俭让”为思维准则,主观臆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论新闻核     
优秀的散文都有散文眼.散文眼是由散文的炼意需要而产生的.散文有了"眼",散文所创造的情景交融、意象聚合的新与深的意境就有了凝聚点,散文就能达到深刻的思想性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性的统一.新闻写作应借鉴散文这种炼意的笔法,在提炼新闻主题上追求新与深,需要有散文眼式的"新闻核".画龙点睛,设置新闻核,则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9.
副词"又"的语气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又"的用法很复杂,这种复杂性导致了学者们在描写其用法时常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加强反问"、"加强否定"、"表示转折"这三种语气用法可以作统一的描写,即突出对立关系,又使结果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体裁对语体风格的形成关系甚大.组诗的系统性、包容性文体特征决定了其语言形式的独特性,使其能融抒情、叙述与对话语体为一体,形成了多元语体格局,满足不同语境下诗歌创作的要求,反映诗人的独特心理体验.语句的"重复"和意象的"勾连"是组诗语体风格的重要特征,它对增强节律、充分抒情,有序铺陈、推衍叙事,逻辑性地表达情感诉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其产生特殊魅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