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视光学理论与方法实验》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熟练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除去课堂讲解,学生课堂上操作时间有限,且课堂中教师难以对每位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掌握水平进行评价和指导.基于学习通的四元对分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学生课前完成大部分线上学习,课中按照集中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课堂答疑进行课堂教学,课后借助平台进行评价反馈,优化了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主要知识模块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扎实的视光学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混合式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已成为新时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让课堂成为创新思维训练的场所,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雨课堂属于交互式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具有弹幕互动、投稿等功能,不仅能让师生高效互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新创业思维与训练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类公选课。该文以创新创业思维与训练课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入手,主要探析雨课堂在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效果,为今后教学改革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雨课堂平台,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体系,将BOPPPS六步教学法和对分教学法结合,可以实现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进行启发式讲授、活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做到教学相长。该文以典型液压系统——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为例,从教学目标制定,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具体阐述教学任务的实施。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引导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呢,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课前导入生活化 为了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身边的生活数学作为引子,在课前导入就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以学习知识点为中心,以学生身边的生活数学为线,涌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进入新课前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雨课堂"+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该研究纳入我校进入诊断学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54名,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与实验组(n=28),实验组采用"雨课堂"+LBL联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质量评估分为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两个部分,分别评估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反馈情况.结果与LBL教学组相比,"雨课堂"+LBL联合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实验组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学生反馈联合教学方式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与LBL教学法相比,"雨课堂"+LBL联合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也较LBL模式更优."雨课堂"+LBL联合教学为诊断学教学提供了新形式.  相似文献   

6.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教育课.然而,其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相似知识点多,使得学生难以区分而导致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将思维导图理念应用于基于"慕课资源+网络平台+雨课堂"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混合教学实践中,便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进行记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李燕 《生存》2020,(3):0188-0188
由于数学属于一个相对较难的科目,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十分枯燥,这就要求增加课堂学习的乐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利用微课的模式进行数学课前前置性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教授数学的效率。教师可针对初中数学课堂前置性学习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利用微课进行初中数学课堂英语。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力的不断加强不仅仅需要更加雄厚的资金,还需要学校向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为了保证我国拥有足够的科技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教育业就要加大对初中生的教育。在学生初中的学习中,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学生通过对数学的学习也能够合理的运用到生活中。在数学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微课的出现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希望。笔者认为,微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要求主要有:制作微课要精练、美观、实用;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微课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适应性设计。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课堂,课堂评价不仅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起到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改善教与学,使课堂激情燃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课堂评价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学中我尝试灵活运用课堂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职教改的深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走进了中职课堂,在各学科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时间,运用翻转课堂教学,能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体现翻转课堂的优势.要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上成功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教师应转变观念、精心制作微课、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巧妙设计案例,依托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课前学习和课后作业,积极参加课上探究和实践,确保知识内化,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1.
袁济喜 《求是学刊》2002,29(1):85-90
中国古典美学论及艺术之美的内在依据时 ,强调艺术美对于自然界的依存与回归 ,以物我合一为最高的境界 ,形成了意境范畴 ;在论及艺术美的主体性时强调情感的真诚自然 ,认为艺术只有进入真诚无伪的情感之门时 ,才能产生撼人的美学魅力。这些美学观念在今天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镇政府处于国家政权的最基层,其向上承载着庞大的国家机构体系,向下则连接着九亿之众的广大农村社会.乡镇在客观上担负着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职能,它以独特的方式调处、化解形形色色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形成一套颇具特色的乡镇纠纷解决机制,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乡镇却面临着社会与自身的双重转型,并深深地陷入转型期的不适与痛楚之中,这种境况严重制约了乡镇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职能的发挥.因此,乡镇需要通过制度与机制的创新,从而获得与其职能相匹配的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诗歌在探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牛郎织女传说中,无论是在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研究,还是对牛郎织女传说以及推动各地民俗活动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研究诗歌的历史文化传承作用,借鉴这一文学形式,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对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积极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培养企业发展所需人才.该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对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当前中国超大城市中具有不同人口结构特征的北京、重庆、成都为例,试图通过比较三个城市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和实施效果,找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思路,以推进全国的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疆域的界定应建立在文献学、考古学的证据的基础上 ,箕子朝鲜、高句丽、渤海的疆域的确定 ,首先是在对它们的民族渊源、民族归属以及政权性质与归属的综合判断基础上给予科学的论定。而文献学、考古学的综合分析归纳又是中国历史疆域理论原则产生的基础。中华民族观、中华疆域观与中华文化观是中国历史疆域界定的三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应澳大利亚麦考利大学等校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一行7人最近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以下简称“澳新”)考察了人力资源的有关情况。考察团先后访问考察了澳大利亚麦考利大学、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莫纳什大学,以及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并与这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专家、学者及高层管理人员,就人才的招聘、解聘、考核、培训、工资和经费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交流。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该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因为只有对党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才能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才能彻底肃清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才能克服和消除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的历史语境下文艺学研究遭遇的"合法性危机",多学科、多视角的范式重构是时代的必然。理论范式的每一次转型背后都有文化权力、社会力量的角逐,多元文化力量的博弈并不对等。文艺学多元范式的对话、协商、平等竞争应是文艺学研究的常态,它们将共同建构文艺学研究的新格局。只有洞悉范式背后的文化权力,才能领会范式的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