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关键手段.校企合作开展"双创"人才培养正处于不断探索与深化过程中,在实践渠道、教育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应从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建全"双创"教育机制,创建灵活教学模式、拓宽"双创"培养渠道、强化校企合作共识、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等方面不断丰富与发展"双创"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起源于美国,也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双创"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适应变化、探索未知的能力,其本质是"育人".该文探讨了"双创"教育的起因、发展、内涵,探讨了"双创"教育的体系建设内容,指出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基点是大众教育,"双创"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延展,二者的目标一致,只有深度融合才能互相成就.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应从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生态环境建设三方面入手开展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吉林大学积极开展本科生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构建校政、校所、校企创新创业多模块训练平台,形成"广谱式、反哺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通过加强融合式课程建设、双融合实训实习建设机制,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逐步探索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双创"教育成为了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现实、政策背景和研究现状,从教育供给侧结构理论视角对创新创业教育展开研究.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并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供给平台构建和供给评价体系搭建等方面为高校"双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该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载体,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以提升汽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实现了"三提升""三融合"和"校企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双创"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为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我国应建立起由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家庭构成的四大保障主体和由"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转移转化平台、科研项目构成的四大基本要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动"双创"教育完整体系,以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实施以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在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适应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选题、师资和平台建设的挑战,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单位和高校层面也采取了开设课程、出台政策、搭建平台等多样举措来应对.将"大创计划"与教学活动和其他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利用新媒体搭建多层次交流平台,组织"双创"活动,大力发展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是"大创计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始探索新路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理念不深、评价不足、方法陈旧、内容单一等问题,对此需围绕"第二课堂成绩单"这一制度内容,从理念、评价、方法、内容等层面出发,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平台搭建策略,促进"双创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下,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高度契合医疗卫生行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充分发挥医科院校临床资源优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设了明显有别于其他工科及综合型院校的"临床导向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打造"医工复合"师资平台、完善"医工融合"型课程平台、深化"医工交叉"型实践平台、推动"协同创新"型转化平台,探索三维模块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卓有成效,学生"双创"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0.
深化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双创"教育模式,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重要工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模式已成为各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宝鸡文理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双创"人才为目标,立足学校实际与特色,从更新"双创"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高校"335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途径,通过产学研合作,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产学研的培养目标与"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三者相结合,通过功能和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人才培养的精英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该文从产学研的视角分析"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途径以及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对于培养体系的完善、打造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理念及途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文提出"四驱三位一体"的"双创"教育模式,用来增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该体系以《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为依托,构建高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以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机制驱动为核心,完善教育实践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相结合,与专业教育、职业规划、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相结合,以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大学书院制已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有益探索.该文以太原理工大学"匠坊书院"为例,探索高校新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建设与发展规律,分享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及经验启示,加强"双创"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4.
"双创"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对"双创"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符合"双创"教育需求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探讨该课程体系的内涵、优势及实施措施,拓展开发具有"专创融合"特色的教材、实践平台、项目,开启创业体验等,以助推"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是促进"双创"教育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新发展,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举措.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开展双创教育.高校双创教育是否取得成功,师资队伍的培养是关键.培养高校师资队伍是各高校双创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文对现有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剖析,对高校进行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对策与建议,力求达到优化高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具有资源共享和快速传播的优点,但在面对面交流方面存在不足.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引入在线教育方式时,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更有效的结合途径.一方面可采用混合教学法,加强教学管理和意识引导,改革教学内容,促进专业与"双创"的融合.另一方面,通过整合SPOC、社交平台、孵化基地、社团组织,构建一个四维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系统,以弥补在线教育的不足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在线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互联网+"形势下,专业教育融入"双创"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理念和专业教育模式的变革,该模式促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将专业理论知识实用化.为了深入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学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机制,通过剖析专业教育融入"双创"教育的途径与模式,借鉴各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韶关学院实际情况,探索"互联网+"视阙下创新创业教育与生物学专业教育融合策略,以期为构建专业教育兼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增强生物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和教育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人才培养供给侧需与产业需求侧相适应,高等教育如何避免"两张皮"问题?现今我国经济正处于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为满足创新经济企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将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以管理类专业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交叉融合的"课创交融"五步教学模型与专业课程教育-"双创"教育-"大创"项目训练-科研成果转化-"互联网+"大赛的耦合实践模型,以及"课创交融"的教学与实践整合模型.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以上领域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等为教育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在经济转型、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环境中,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还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对"双创"人才的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地方高校不仅要深入总结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问题,从课程设置、平台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教育实践模式,还应高度重视质量体系建设,从制度建设、教学氛围、组织管理、评价反馈等方面建构综合性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在目标与内容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今,两者相融可以有效解决劳动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但是该研究还处在探究阶段.基于此,该文对高校劳动育人现状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分析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相融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新时代"五育"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