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务站就在家门口,还设置了绿色通道窗口,工作人员帮我在‘社银一体机’就能查社保办业务。”谈起自己的办事体验,内江市返乡农民工谭洪国坦言,“现在办事真是又快又方便,老家的变化真大”。让谭洪国连连点赞的服务站正是当地建设的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该服务站能实现政务、村务、金融和生活服务“一站式”办理,打通了服务保障农民工的“最后一米”。这背后正是我省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农民工系列服务保障工作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绵阳市首个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绵阳江油市青莲镇双石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为江油市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更加便民利民、为群众办实事翻开了新的一页。享受政务服务不出村刘军花是江油市青莲镇双石村村民,日前她去新成立的双石村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买洗衣粉时,听到有人正在咨询农村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可以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大邑县先后建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标准化服务平台84个,就业社保业务下放到乡镇57项、下放到村(社区)34项,实现三分之二服务事项在老百姓家门口办理。一是统筹考虑全县218个村(社区)的地形地貌、所辖人口和现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县级就业社保综合服务中心和20个乡镇就业社保服务中心、63个村(社区)就业社保服务站,立体构建了全县就业社保"三公里服务半径"。二是按照"提升服务能力、联动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实现服务高效"的原则,打造"四位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着力构建"一处门进、一套人马、一个平台"的服务模式。三是采取授权、委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雅安市石棉县聚焦农民工群体,以“夯实基础、促进就业、引导创业、提升服务”为抓手,实施“四建四强”工作法,高质量推动农民工工作有序发展,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奠定坚实保障。建体系、强基础,多方位提升公共服务石棉县建立健全“1+12+N”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以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为立足点,12个乡镇返乡下乡创业和农民工服务中心为依托,27个中心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为补充,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管理服务社区建设是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通江县坚持“统一领导、总体规范、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退管服务社区建设,依托城区6个社区和49个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形成了辐射全县的退管服务网络,退休人员纳入社区及乡镇退管服务站管理达11674人,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万源市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促进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首先.在全市上下形成鼓励和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增强农民工当“小老板”的创业意识、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创业素质。其次,狠抓组织网络和创业载体建设,在市、镇乡、村层层搭建“农民创业指导中心(站)”,结合产业规划,加快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三是建立创业服务部门联合办公机制,从市场准入、企业设立、投融资等方面给予创业主体以“十位一体”的保障服务。通过开展回引工程,促进农民工带资金、技术、项目等回乡创业。  相似文献   

7.
正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省公务员局局长王建军最近率调研组赴广元、巴中两市调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广元市,调研组一行深入利州区南河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利州区赤化镇泥窝村劳动保障工作站、剑阁县返乡农民工、农民创业点(剑门关土鸡产业链)实地了解基层就业服务、社保经办下延街道(乡镇)、社区(村)办理情况和基层平台机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及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并与基层干部群众、返乡创业农民工面对面交流。王建军强调,要切实加强基层平台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实惠、更加贴心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蓝盾在线     
四川70余个铁路建设标段签订不欠薪承诺确保农民工春节前拿到工资“目前,资金已经筹备到位,能保障春节前把工资发放到农民工手中。”为及时化解欠薪隐患,确保2020年春节前农民工能拿到钱回家过年,2020年1月3日,四川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2020年春节前省内相关铁路建设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集中协调会。  相似文献   

9.
夯实平台,推进公共服务建设 建设全域覆盖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在原有以镇(街道)、村(社区)服务中心(站)为依托的基层平台基础上,根据区域规划、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综合因素,在建成北部、科技园、柳城三个服务分中心的基础上,在永宁镇田园花篱社区筹建医学城公共服务分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功能,增加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达州市着力"五大转变"推进劳务开发工作,成效明显,2014年上半年,全市劳务输出143万人,劳务收入64.13亿元。一是输出方式由自发外出向有序输出转变。通过狠抓"达州劳务"品牌培育,强化订单输出,突出用工针对性,在巩固沿海老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中西部市场。二是务工形式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通过"订单、定向、定量"培训方式,培训技能型农民工8300人,培训合格就业率达97%。认定49家单位为职业培训基地,培训岗位1000余个。三是劳务开发由面上推进向基层延伸转变。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网络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标准化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社保平台。四是劳务开发由就业向创业转变。健全五大创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全市新增农民工回乡创  相似文献   

11.
近年米.崇州市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离质苗”的原则.扎实推进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步构建起覆盖市、乡(镇)、村(社区)的三级公共服务网络格局。基本实脱了“平台建设整体化、硬件设施统一化、人员队伍々业化、管理服务规范化”.有效满足了全市川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达州市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强力推进“四大行动”,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一是推进就业促进行动。通过劳务洽谈、校企对接等促进农村劳动力供需对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支持在外有资金、有技术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工就业。二是推进劳务市场拓展行动。巩固珠三角、长三角,拓展京津溏、  相似文献   

13.
资讯     
南充市今年启动企业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服务社区建设。市社保局选定顺庆区4个社区、嘉陵区和高坪区各1个社区作为“排头兵”,按照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服务设施齐全、管理服务工作扎实、社区服务深入细致、退管活动深入开展、退休人员党组织建立健全等6个方面的内容推进标准化社区建设.并加强社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保业务向社区延伸,全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标准化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南充市顺庆区劳动保障部门近年来在建立起多层次、低标准、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与卫生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推进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区由8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3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社区医院”,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看不起病的问题,发挥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统筹城乡建设的需要.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延伸,近年来,渠县投入资金670余万元,在全县60个乡镇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在63个社区和493个村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各服务中心(站)均配备2—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民事村办,办事不出村”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体系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一组可喜的数据:366个村(社区)均设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全天候提供人社服务;406个"便民通"服务点,个个安装了POSS机、验钞机等设施,全区30.67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在村(社区)就能办理参保缴费、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权益查询等业务;13.6万家驻地企事业单位进行CA认证后,即可实现人社业务网上自助经办。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社局不断抢抓机遇,实现人社公共服务和经济快速跨跃发展同步跟进,着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文件)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快推进农民工特别是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我部决定在全国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现将农民工“平安计划”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请各地于2006年6月20日前将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的具体工作方案报我部。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和工作意见建议及时反馈我部工伤保险司。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龙马潭区被确定为泸州市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区。按照"窗口服务+网上服务+自助服务"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建设方案,龙马潭区于2013年6月底全面完成12个乡镇街、89个村(社区)的基层平台建设工作,金保网络延伸到村,部分业务下沉到点,实现了"参保缴费不出村、待遇领取就地办、就业岗位送到家"的工作目标。项目化管理,保障基层平台建设质量高度重视,制定考核办法。龙马潭区开展基层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城市建设发展,处处留下他们的足迹和汗水.“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民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工资水平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成为“新市民”.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指聚集农村人口,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不仅能够使农村社区化,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功能,还能推进就地城镇化进程,推动产业发展.本文就以长春市合隆镇陈家店村、卡伦镇任家村、劝农山镇东风村三个典型村为例,通过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探讨总结就地城镇化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及成效,同时归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问题,进而尝试提出合理统筹城镇规划、加大投入、解放思想,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促进产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