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如何让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是高校的重点工作。结合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当前高校就业情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即高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促进就业;“全程”即从大一起始到毕业结束,全学段时间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全方位”则是指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结合课堂知识与见习实习、线上培训与线下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就业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三全育人”中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和价值引领。以“三全育人”视角来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提高了高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成都市双流县在实施“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中.结合失地农民就业技能亟需提升、土地流转农民亟需转移就业和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等实际,采取“两免四制”、“三化联动”等措施.整合工作力量、整合培训资金、整合培训结构.推动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2021年,绵阳市聚焦“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下好“先手棋”,“锻长板、补短板”,积极探索“三双”模式,守住民生底线,稳住就业基本盘,就业形势好于预期、持续稳健。  相似文献   

4.
南充市顺庆区近年来采取健全机制、落实政策、加强培训、提高技能等措施,在安置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就业的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区就业局立足“统筹城乡就业、实现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按照“件件抓落实、事事重和谐”的要求。坚持将“就业促进行动”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来抓,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开拓进取,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5.
雅安市就业部门紧紧围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多措并举出实招,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增收脱贫. 整合工作力量,形成合力抓重点.雅安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牵头成立了就业扶贫专班,强化工作对接,设立就业服务、综合宣传、督查考核三个工作组,统筹推进贫困家庭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等多项工作,收集工作动态形成就业扶贫工作专报,建立就业扶贫预警分析制度.  相似文献   

6.
已成都市就业服务工作会最近在新都区召开。市就业局局长李永捷在会上提出.全面实施“114”促进就业工程.努力开创全市就业服务工作新局面.一是健全完善一套失业预警监控机制.二是全面贯彻落实一揽子积极就业政策,三是强力推进四个计划。同时安排部署了今年全市就业服务工作“13104”主要目标.即全年要实现城镇失业人员新增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者新增转移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  相似文献   

7.
大势大事     
人社部部署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9月14日,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组织召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视频会。会议要求,各地要紧紧围绕稳就业保就业这一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相关工作。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要抓好政策落实,加强工作调度指导;要突出工作重点,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要注重典型引路,及时发现和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要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和52个未摘帽贫困县,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提高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宜宾市翠屏区主动担当作为,采取“挖潜扩容、提升赋能、搭建平台”的“三轮驱动”方式,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充分“挖潜扩容”,不断扩大就业容量翠屏区采取“五个一批”工作举措,挖掘岗位资源,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全力稳定和扩大来翠、留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规模。  相似文献   

9.
目前,辽宁省大连市的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5000人左右的大龄失业人员尚未就业,已经就业的大龄人员就业状态不稳定;二是近3600户“无就业家庭”就业难度大;三是困难地区失业人员相对集中,9个街道(乡镇)集中了2.7万名失业人员,占全市失业人员总量的27%,就业矛盾突出。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大连市政府积极动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从现在起到年底在全市开展“爱心助推再就业活动”,要求在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统筹做好农转居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崇州市劳动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成都市“三新”突破年的要求.以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二三个突破”.推进“三项工作”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基础性工作.重点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和城乡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工作.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惠民行动”落到实处.为构建和谐崇州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顾祥 《中国劳动》2005,(6):58-59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的县级城市姜堰市着眼于构建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措并举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全市新增就业6300多人,新增劳务输出2.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姜堰市是较早推行企业改制的地区。该市以“三置换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制工作,从1997年开始,2002年全面到位。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逾3.4万名失业职工流向社会,就业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失业职工“三少两多”的矛盾十分突出。“三少”,一是高技能失业人员少。据统计,全市初中以…  相似文献   

12.
去年四季度以来,江苏省泰州市深入贯彻国务院国发〔2005〕36号文件精神,积极创新机制,狠抓政策落实,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降到3.33%,比上年同期回落0.29个百分点。坚持“三个第一”,创新政策机制国务院36号文件下发后,泰州各区认真学习贯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讨论,重申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全市“一号工程”的位置,当作为民服务的“第一实事”,要求各级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在坚持“三个第一”的同时,抓紧研究出台了泰州贯彻国家和省新一轮扶持政策,着力在…  相似文献   

13.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彭州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各项业务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抗震救灾的大局.把勤政为民的理念与全市抗震救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日前。局党组研究决定。“就业援助、社会保险和人才开发”三个方面的职能服务工作前移.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生活.全力推进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14.
达州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位置来抓,市政府制发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通过大力实施“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特岗教师”等项目.充分挖掘潜力增加就业岗位,取消落户限制支持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并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推荐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经地方推荐和专家评议,最终评选出2015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 1.“十二五”就业圆满收官,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十三五”就业创业工作实施奠定基础 “十二五”就业规划实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促进就业作为最大民生,把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期就业方针,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6.
通化市人社局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冬季行动”,倡导埋头苦干光荣、庸懒散奢可耻的工作理念,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不推、不拖、不等、不靠,变“冬闲”为“冬忙”,全面实施“六大行动”. 一是创业就业促进行动.组织“春风行动”助力就业,开幕式当天参会企业142户,提供就业岗位3 100余个,462人达成就业意向.开展农民工、劳动者就业意愿调查,企业急需岗位人员调查,有效缓解“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锦江区为切实帮助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率先提出了健全就业管理责任、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就业维权保障的“四大工作体系”,并组织全区街道(乡)、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示范区”活动: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大初级就业扶持力度的工作目标.创建了成都市乃至全国首个“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达州市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大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挑战.认真落实“五缓四降三补贴两协商”新措施.通过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民生、扩大社保覆盖面和提高待遇扩内需、审慎处理劳动关系促稳定、健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体系强服务。促进了劳动保障工作较快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讯     
今年以来.营山县劳动就业部门加强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建设,在全县各中心镇和县城10个社区实施了“造就百名小老板。带动千人就业”的创业促就业计划.社区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最迅经市劳动、财政部门验收复查.营山县朗池镇北坝社区、西城社区、化育桥社区成功达标并命名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  相似文献   

20.
劳务产业是巴中的支柱产业。搞好劳务开发.发展劳务产业,解决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贫困山区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三个转变”,发展“三大经济”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就业是人们生存之计、生存之要.人以劳动、就业为谋生的手段.“民以就业为本”。那么怎样才能够促进就业呢?就业要以教育培训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