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6):133-137
习近平青年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基础,涵盖了青年的本质和特征、地位和作用、教育和培养、组织与运动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根本方法和实践路径等有着重大而深刻的论述。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重单个主体轻多方协同、重理论认知轻实际践行等新情况新问题,要用习近平青年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联动的合力育人机制,指导新时代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强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但在新时期,受国际国内各种文化思潮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存在增强与减弱并存的双向趋势。因此,在新形势下,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价值,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状况,进而提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思路与对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变革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颢 《社科纵横》2011,26(1):128-129
高等教育变革,就是要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重铸大学的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要通过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培育大学生的自由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10):109-112
法治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必须要有具备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公民。大学生作为公民中最活跃的群体,关系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依法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通过培育法治文化、公正司法的现实回归并强调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从而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院校中,朋辈教育是一种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方式.朋辈教育的应用不仅可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还能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责任感,也能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准确把握朋辈教育的内涵,结合大学生的真实情况调整和优化朋辈教育模式,促使大学生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和成长,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创造者之一,为了使我国的发展更加快速稳定,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社会竞争力愈发激烈的情况下,该文对基于领导评价体系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进行探究,探索符合我国大学生实际情况的领导力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法,研究具体的实施路径.领导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文就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现状和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中阶段是个体发育成长最宝贵和最富有特色的时期,是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快速增强的时期.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了对于高中生责任感意识培养的要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意识是学生未来扬帆起航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更为全面地认识世界;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缺乏足够的辨别力与抵御力,很容易沉溺其中,对自身良好网络道德意识、网络责任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有必要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使其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人文精神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宇宏 《唐都学刊》2001,17(4):101-102
当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质是贯彻以读者为本的思想,以满足读者对图书、知识、教育等方面的需要,达到实现人的价值、完善人的发展的目的。同时,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化及其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奉献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引入案例、借助故事、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职业规范教学等教学方式,在进行专业教学培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通过不断引导学生的职业观念和思想意识,能帮助他们把握好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达成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陈黎东 《社科纵横》2008,23(10):153-154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开展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既有社会、家庭方面的,也有高校方面的.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创业必须建立在创新基础之上,创新的源泉是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国梦,就必须重点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该文从高校创新创业培养的现状、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必要性、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创业具有明显的使就业倍增的效应,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校纷纷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旨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该文通过"大创"项目的实践历程,发现从创业前到创业开始乃至整个创业过程,创业行动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高校应当努力营造"创中学,学中创"的创业氛围,促使大学生在创业行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该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学生、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大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命名为能力培养途径、学校组织管理、指导教师能力、学生"三创"能力、基础知识储备和"三创"基础条件.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三创"能力培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人格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红 《浙江学刊》2001,(3):177-180
本研究对300名在校大学生的人格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烦恼、懒惰、缺乏意志力等现象较普遍存在.对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大学生人格状况的差异比较表明,四年级学生在人际交往、意志品质和调适能力的许多方面高于一、二、三年级,女生在外向性、焦虑性等方面高于男生.从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中人格偏差现象之所以产生,除自身个体因素外,还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社会各界因此要普遍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素养的提高,以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6,(3):13-17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渗透给中国,使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变化,影响他们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本文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87名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研的形式,从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四个层面来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新状况。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系统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需要对新环境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合理有效的对策,使得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而提升其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快速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都大有助益.该文将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路径,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予以优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浙江学刊》2012,(1):225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活跃的成份,其信仰状况及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是否传承的关键问题。而在市场经济与价值规律泛化等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位等众多问题。浙江海洋学院社会科学部敏锐地捕捉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  相似文献   

20.
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标新文科建设目标要求,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双创"教育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单一、师资力量短缺、培养模式滞后等问题,制约了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双创"教育质量提升.为此,研究提出应当完善"双创"教育组织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