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尊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儿童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联系密切。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安徽省6所不同类型高校的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有性别差异,无年龄、城乡差异;2.大学生自尊与父亲情感温暖有显著正相关,与父亲过分干涉有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无明显相关;3.同一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自尊所起的作用不同,对城镇和农村大学生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间的关系,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黑龙江省8所高等院校的4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分别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性别、年级上对应差异显著;自尊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两个变量均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显著地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父亲过度保护因子、家庭教养方式总分能够显著的预测自尊.  相似文献   

3.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32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报告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积极型、溺爱型、矛盾型三种类型.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父母采取积极型的教养方式;2)不同自我概念水平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教养类型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积极因子有重要关系;4)父母教养方式对男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吕媛 《人生与伴侣》2022,(25):44-46
<正>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态度,体现了个体认为自己重要、有能力、有价值和成功的程度。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父母教养方式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对子女自尊以及情绪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SES(自尊量表)和EMBU(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相似文献   

5.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分别对初一、初二、初三194名初中生进行了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团体测验,将测验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不同性别学生所感受到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2)不同性别学生的自尊没有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自尊有差异。(3)中学生的自尊与其所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以及父亲的过度保护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15名大学新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并以刚入学的高考成绩作为其学业成就的指标。结果: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高考成绩与心理健康多个分量表之间存在着普遍的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测效应极其显著。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父亲教养方式能很好预测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探讨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以期通过研究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提出建议,以更有利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方法:用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PHSS)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忻州市122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与90年时的儿童相比,现在儿童的自我意识总体水平与90年的差异极其显著;各分维度中,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外貌属性、焦虑和幸福满足维度差异极其显著。在自我意识量表的各分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在焦虑维度男女生差异显著,其余维度和总分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意识在很多方面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焦虑的关系并检验母亲教养方式在其中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使用婚姻满意度分量表、父母 教养方式问卷和幼儿焦虑量表对643 名幼儿及其母亲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幼儿焦虑各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伤 害恐惧上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具体为5~6 岁组幼儿躯体伤害恐惧水平显著高于4 岁及以下组幼儿,而与4~5 岁组无显著差异; 4~5 岁组幼儿躯体伤害恐惧水平与4 岁及以下组幼儿间无显著差异;(2)婚姻满意度与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教养 方式及幼儿焦虑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民主型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3)教养方式在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焦虑的关 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教养方式在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强迫-冲动障碍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教养方式在母亲婚姻满意 度与社交恐惧、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分离焦虑、母亲婚姻满意度与躯体伤害恐惧、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广泛性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 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父母文化价值取向、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38名初中生及其家长进行初中生羞怯量表、教养风格问卷及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量表的测试与统计分析。结果:(1)父母的个人主义取向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自我表现性羞怯、指向陌生人的羞怯以及面对负性评价羞怯;(2)父母教养方式可显著预测初中生羞怯的部分维度;(3)父母集体主义取向通过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影响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羞怯。结论:父母文化价值取向、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羞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父母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会通过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而影响子女的羞怯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家庭社会阶层与大学生择业焦虑的关系及就业公平感与自尊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Mac Arthur阶梯量表、客观社会阶层问卷、就业公平感问卷、自尊量表、择业焦虑问卷对5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就业公平感、自尊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三者皆与择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2)就业公平感、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择业焦虑,主观家庭社会阶层分别通过就业公平感、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就业公平感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家庭社会阶层的视角理解大学生择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发展间的部分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对46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分析发现: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积极发展显著正相关;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积极发展显著负相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发展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大学生家庭环境与自尊的关系。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和自尊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城市和城市郊区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会对大学生的自尊产生影响,但父母的职业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得分;家庭环境量表中,情感表达、成功性两项得分和自尊得分呈正相关,矛盾性、控制性两项得分和自尊得分负呈相关。结论:家庭住址、父母的身份以及家庭环境氛围和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对绍兴文理学院2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揭示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焦虑的关系.结果显示:(1)文科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学生;(2)在错误关注、怀疑行为、对父母期望的态度和对父母批评的态度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完美主义上错误关注、怀疑行为和父母压力三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条理组织化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从自尊水平、内外控两个角度入手,探讨它们与童年遭受体罚之间的关系。采用儿时管教史问卷中的体罚分量表(Berger,1988)、自尊量表(Rosenberg,1965)、内在一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Rotter,1966)对山东师范大学3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整群问卷调查,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童年时期普遍遭受过父母的体罚,且不存在性别与家庭所在地等方面的显著差异。(2)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性别与家庭所在地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内外控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内控,而不存在家庭所在地方面的差异。(3)童年时期遭受的体罚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内外控都不存在显著相关。(4)自尊水平与内外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即自尊水平得分越高,内外控得分越低,即越倾向于内控。  相似文献   

15.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97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P<0.05)。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父母应改变不良教养方式,提升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9名初中、高中和大学社交焦虑青少年的深度访谈,从个体生活经历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角度研究社交焦虑及其重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通过访谈发现羞耻感、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低自尊水平、朋辈关系、人格中的内向和神经质因素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作用。本研究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认识从个体化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为研究羞耻感、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对社交焦虑产生、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影响作用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采用爱情态度量表LAS中文版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对173名大学生的恋爱模式、家庭教养方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恋爱模式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相关的,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早恋倾向预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小学生早恋倾向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为测评方式。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早恋与父母教养方式多维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的拒绝、否认因素可以进入小学高年级学生早恋倾向预测的回归方程,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自尊、自我效能的现状以及相互关系。方法:以西安石油大学的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人格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用对比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状态与非贫困大学生有显著差异,其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而内外向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自尊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而自我效能与非贫困大学无显著差异;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自尊对其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以及自尊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四个变量可以较好地预测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其预测程度大小顺序为内外向、神经质、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牡丹江地区两所高校的267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调查了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现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的影响。得出结论:(1)目前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态处于一般水平,在自我灵活性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和性别差异;(2)除父亲过分干涉以及父母亲偏爱被试两个维度外,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各维度显著相关;(3)父母亲拒绝、否认,以及父亲过度保护或情感温暖、理解可以预测大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或拒绝、否认,以及父亲过度保护可以预测大学生的自我灵活性,母亲拒绝、否认,以及父亲惩罚、严厉可以预测大学生的自我刻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