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涉海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类型, 从六朝至明清时期均有诸多相关作品。根据小说中海洋叙事元素的发展变化,可以将中国古代涉海小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孕育期、发轫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其中先秦至两汉时期为孕育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发轫期,唐宋元时期为发展期,明清时期为成熟期。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小说海洋书写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涉海小说经历了从想象之辞到可信知识,从神话到传说到纪实到自觉文学虚构的叙事流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分史志小说观念和文学小说观念两种。史志小说观念产生于汉代,直到清代其表述变化不大,只是对象有一些变化。对我们今天的小说观念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古代文学小说观念。古代的文学小说观念产生于宋代,其标志是宋代说话四家之小说家的理论,《醉翁谈录》详细陈述了这一观念。由于说话表演的需要,说话人以人物故事为表演内容,诞生一批名篇,规范了小说叙事文体,使之脱离了史志小说杂录、杂抄的形态;由于表演效果的需要,说话人进行艺术创作,增强了故事的文学性。他们的理论总结,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小说观念,并由此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3.
女娲氏是中国人的始祖神、创世神,女娲神话是中国的创世神话,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女娲补天的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小说产生持续影响。"补天石"在古代小说中出没幻化,在《豆棚闲话》、《红楼梦》、《五色石》、《新石头记》等书中一再现身,从五色之石到幻形入世,"补天石"经历人化的过程;"补天石"故事在小说中不断发展,反映出时代变化,也反映出人对自身生存对文明认识的发展,更反映出小说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历险记小说论纲--以《西游记》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同样存在着历险记小说类型,它的发生与游记有密切关系。《西游记》、《西洋记》、《镜花缘》在历险记小说演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说家根据文献记载来虚构和想象异域风土人情,寄寓对中国现实的思考与讽谕。与西方同类小说不同,我国古代历险记小说常写群体历险,多采用人物连缀故事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小说中人神遇合故事是一种重要的情恋故事范型,唐人小说中有许多人神情恋故事,相较于唐前的人神情恋故事,唐人小说中的人神情恋故事,既有对唐前此类故事范型的承继,又有许多新变。唐代人神情恋故事的新变,是与其所承载和体现的社会群体的改变息息相关,有其时代的文化心态背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伦理型国家,忠孝观念一直深入人心并很早就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影响,种种迹象表明忠孝文化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和改造是深入而全面的,而且正因为忠孝文化的渗透与融入才使得这些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从而流传更广、影响更深。这从忠孝观念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影响与改造就可看出端倪。  相似文献   

7.
从现实空间、想象空间、梦幻空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异域小说和中国现代异域小说的区别,以及中国现代异域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古代异域小说是借助对异域的想象创造一个梦幻空间,并以此实现对现实空间的超越。中国现代异域小说中的“异域”,已经不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一个梦幻世界,而是作者生活过的现实空间。中国现代异域小说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以艺术的想象空间实现对本民族现实空间和异域现实空间的双重超越,并且不能是人为地抹煞不同现实空间的实际差别和距离为前提的虚假超越。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史传文学孕育出了中国古代小说,但是又阻碍了它的发展。续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续书在创作过程中体现了作者自觉的创作意识,采用了想像和虚构的文学手法,从而为中国古代小说挣脱史传传统的影响做出了贡献。它是古代小说从内容到形式对依存于史传传统现象的一次强有力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具有多重功能,而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又具有对小说功能进行评价的责任,因此,中国小说评点派诸家对古代小说的功能问题多有议论,且不乏真知灼见.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是古代小说的两种重要功能,对此,古代小说批评者们作出了种种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仙道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程式化情节就是海上漂流遇仙,它将航海历险传奇与海外仙境想象密切结合,形成了海上乌托邦小说。这些故事的最早渊源可追溯到《博物志》中的乘槎泛海传说,在唐朝以后形成了预言警告型、保佑相助型、地理博物型与人仙恋爱型等诸多类型,并承负起了宣传宗教思想、强化道德观念、介绍海外知识、表达人生理想等种种功能。这类小说想象丰富奇特,语言华美奇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母题”概念先由民间文学、民俗学开始使用,然后进入到古代传说故事与小说的本事考证、故事来源与流变考辨之中,再由古代传说故事、小说的本事考证到中印文学的比较研究,“母题”概念是舶来品,但它与中国学术传统———考证研究相结合却使民间故事、古典小说研究都取得巨大成就,也使“母题”研究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小说理论史上,黄世仲的小说观念引人注目。他既肯定了小说觉世新民的作用,又强调了小说源于生活的性质;既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思想作了甄别梳理,又对古代小说的艺术进行总结研究;既提出学习外国小说的文学思想,又倡导继承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尘世磨难"故事与道教的修仙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特定类型--"尘世磨难"故事的情节、人物、主题、象征手法、故事原型等文学因素分析,阐明这类小说诸多文学因素背后隐含的宗教内涵,指出道教的修仙伦理对这类小说整体构思方面的影响.表明,道教观念对通俗小说的影响是全面的,持续性的.这也是道教世俗化进程中对中国社会渗透力加强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优秀小说,常常在谋篇布局上表现出作者的功夫.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家们,又对这些体现作者匠心之处,进行了切中肯綮的评价,有的还借此发表了自己对小说写作艺术的一些很有见地的看法,这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历史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15.
悬念的普遍运用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古代小说中包含着不同类型的悬念,而不同类型的悬念往往又跟不同的叙事技巧与叙事效果相联系。本文对古代小说悬念的类型、设置方式及其表达效果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讨论,以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6.
清代小说家佟世思以其亲见亲闻之故事,撰成笔记小说集《耳书》。小说内容以志怪、志人为主,篇幅短小,多果报情节,劝惩意识显明。这与佟世思的小说观有直接关系。佟世思既承认小说的虚构性,又主张小说"非同臆说",同时更强调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佟世思的小说及其小说理论不但为辽宁小说史的书写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中国古代小说及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以口头诗学理论为背景,从"程式"、"主题"、"故事范型"3个层面揭示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拟话本小说所含有的口头艺术特征。分析认为,冯梦龙"三言"拟话本小说保存了口头诗学特征,丰富了口头诗学理论,并对口头诗学进行了"书面化"改造,这不仅有利于探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艰难蜕变历程,而且也证实了口头艺术影响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我们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市民视角上,而基本忽视了对乡民故事的考察。南宋洪迈的文言小说集《夷坚志》中乡民人物类型众多,故事题材丰富,可谓中国古代小说乡民描写之集大成者。具体分析这些有关乡民的作品,不仅可以看出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口基数最大的这部分人的生存状态,而且可以进一步探讨我国民间社会的教化观、信仰观和道德伦理观。  相似文献   

19.
一 在古代的中国,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文化心理的特质。这一特质,一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同时。也密切地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二者的碰撞,必然会给古代小说留下鲜明的伦理印记。古代小说的这一传统在水浒故事的流传过程中毫下例外地得到了显示。  相似文献   

20.
小说概念的辨析和界定是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一个长期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学术难题。这主要原因在于古代小说研究与古代小说创作之间形成了一种历史的错位。在此问题上,研究者的态度和做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者之所以态度不同,除个人文化价值取向、文学观念的差异外,也与他们研究这一问题时的切入角度有关。这一差异直接影响到对小说涵盖时段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