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山西手工业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明代山西一些有影响、有特色的生产部门,包括金属矿、煤矿、盐业、纺织业、制瓷业、酿酒业等,大致勾划出明代山西手工业发展的主要轮廓。同时揭示了封建社会后期官营手工业的衰落态势,考察了个别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这一篇报告,是为研讨明代中叶以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而提出的。明代有没有出现过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因素,这尚在争论之中,因而明清时代有没有富农经营的存在,那更成为争论之的。本稿即系依据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已出现有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前提条件之下而立论的,惟为研究方便起见,他的具体时间与范围,暂限定在明末清初,也就是以十七世纪前后的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中心的一个考察,兹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明代是山东养济院繁荣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明代山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大体经历了明初的恢复发展期、明中叶的两次重建高潮期、明末清初的停滞期。受国家财政政策、地方官员重视程度以及乡绅态度等因素影响,明初的恢复期,养济院尚未普及,且以原籍地收养为主,鳏寡孤独等弱势人群主要依附于里甲制度存在;明中叶随着土地兼并加剧,里甲制度破坏,流民产生,到弘治年间兴起了第一次重建高潮;嘉靖年间,商品经济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流动增加,养济院迎来第二次重建高潮,且持续时间更长,规模更大,广大的乡绅也积极参与,并出现了义田制度在养济事业中的创新运营。明末清初,由于时局不稳定,养济院的运行陷入停滞。  相似文献   

4.
明代是山东养济院繁荣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明代山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大体经历了明初的恢复发展期、明中叶的两次重建高潮期、明末清初的停滞期.受国家财政政策、地方官员重视程度以及乡绅态度等因素影响,明初的恢复期,养济院尚未普及,且以原籍地收养为主,鳏寡孤独等弱势人群主要依附于里甲制度存在;明中叶随着土地兼并加剧,里甲制度破坏,流民产生,到弘治年间兴起了第一次重建高潮;嘉靖年间,商品经济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流动增加,养济院迎来第二次重建高潮,且持续时间更长,规模更大,广大的乡绅也积极参与,并出现了义田制度在养济事业中的创新运营.明末清初,由于时局不稳定,养济院的运行陷入停滞.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由于资本主义入侵、战乱、灾荒等原因,产生了大量流民.流民入城对近代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一方面,使近代城市人口规模迅速上升,为城市的工商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劳动力,改变了城市的社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使失业人口剧增,城市市民生活质量下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人居环境恶化,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人口职业结构出现畸形,城市功能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和土地兼并等原因,宋代出现了一些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流民。为救助这些流民,宋朝采取了对流民进行救济和安置、让流民返还故乡、照顾流民中的老弱病者、招募流民从军入伍等具体救助措施。这些措施对流民起到了较好的救助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初军粮供应的主要方式是军屯和商屯。由于官豪势要侵占屯田、屯军服役沉重、土地兼并和官豪势要搀和中盐等原因,最终导致军屯、商屯退出北方边粮供应体系。成化至正德时期,边粮主要倚重北方几省的民运供应,进而发展到折银供边。北方边军供粮方式的每一次变革,必然导致数量庞大的劳动人民被抛出原来的生活轨道,直接的后果即为大量农民背井离乡成为流民,他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促使各种社会经济模式普遍发展,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失去生产资料的流民也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明初建构的一整套小农经济体系被新的经济模式所侵蚀,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否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论未决的问题。建国以来,许多前辈从宋代制盐、冶铁、纺织诸手工业生产的雇佣劳动等方面,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成果斐然。本文试就宋代茶叶生产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作一探讨,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论明清苏州丝织手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盛,引起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农产品中商品化部分的增加,苏州城市手工业的生产,逐渐从以使用价值为出发点的生产向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转化。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悠久历史的苏州传统丝织手工业发生了变化,其中游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内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最具典型意义的手工业行业。对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丝织手工业进行典型地剖析,不仅是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以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当前经济体斛的改革也有着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元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了末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东南地区城市市民阶层的势力也有所发展。当时封建的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为了满足奢侈享乐的需要疯狂兼并土地,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一些地方聚集着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无家可归的“流民”。可是土地兼并继续在疯狂地进行。明朝第十一代皇帝朱厚照,登极的一个月里,就霸占了几万顷土地,建立了三百多处皇帝私人  相似文献   

11.
晚清官办工艺局所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在清末10年间。兴起和发展的推动原因,主要是振兴实业、挽回利权;养教流民和罪犯;解决旗人生计等。工艺局所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其兴起和发展对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传统救济方式的转变和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拓展,培养科技人才和传播科学技术与工艺,保存和发展中国传统工艺的手工业和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的福建,传统手工业在宋元基础上有长足的发展。但与同时期的江南、广东等先进地区相比,其发展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本文从生产与流通两个方面,试探讨影响明清福建手工业发展的原因,以就正于同行。一、生产的分散性对手工业发展的阻碍分散性的生产,是传统手工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与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相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经济的扩大,手工业脱离农业程度的加深,分散的一家一户经营的手工业生产,会出现相对集中化的趋势。明中叶以降,江南丝织五大镇以及其他一些手工业市镇的出现,就是这种历史发展新趋势的反映。但在福建手工业生产领域里,远未进入集中化的历史进程。生产的分散性,仍然是这一时期福建手工业的主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手工业商品经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约在夏末和商周时期,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已经出现.并且有了一定的发展.到春秋和战国时期,小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和商贾贸易,已四方蜂起,势态多姿.中经秦和西汉的巩固、发展,达到了早期最繁荣的程度.但自东汉后却急转直下,处于长期不景气阶段。到唐宋重又振起,并达到了整个古代最鼎盛时期。元时再遭破坏,重陷冷落之境.明清又得到了新的恢复和发展。但是,纵观上下几千年,中国古代手工业商品经济基本处于曲折循回的停滞状态,终末能靠着自己的力量,循着自己的路径,冲破数千年古老的社会框架,而走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这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的. 首先,从工商业经济的自身结构来看。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社会形式,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统一的官营手工业,另一类是独立的私营手工业,再一类是农工合一的家庭手工业.  相似文献   

14.
试论明代中后期经济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正如学术界不少同志所指出的,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品货币经济日益活跃,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在江南等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了微弱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其社会代表市民阶层也已形成。对此,学术界已经从经济史的角度进行过许多探讨和论证。然而,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当时的经济思想上  相似文献   

15.
宋元时期逐步兴起的中国工商业,经明初作了进一步的结构调整后,在明中叶开始繁荣起来,它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市民商业活动的描写,尤其是对当时各种手工行业如酿酒、绘画褙裱、园艺、织造、首饰制作等情况的描写,是明代小说在取材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可以了解明代时我国早期工商业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明代后期以至鸦片战争爆发以前,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我国某些地区的某些生产部门中开始生长,并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苏松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这里的丝、棉手工业的商品生产有着相当高度的发展。对于这个地区的丝、棉手工业的封建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复杂性的探讨,将使我们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的认识有些益处。目前,史学界一般都承认鸦片战前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生长,但对萌芽发展程度的估计则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已经达到工场手工业阶段,有人认为不过是稀疏的萌芽。这篇短文只是在学术界已经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一点肤浅看法,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纺织、矿冶、榨油、煮盐、制蜡、制皮革等主要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手工业发展主要表现在手工业产地增加、从业人员专职化和手工业技术提高等方面;从产业结构看,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手工业生产门类偏少,且发展不均衡;从分布地域看,各类手工业产地在各地分布差异明显,各地手工业门类构成差异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文学史上,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繁荣发达,首次压倒诗文而居主要,当推明代文学。这时期除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巨著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拟话本小说;这有其社会基础。明初采取了解放农奴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城市工商业也日渐繁荣;在江南沿海一带的纺织业中出现  相似文献   

19.
Ⅰ、绪言金属的冶炼技术在中国有长久的历史和优越的成绩。在各时期中都有它发展的特征和突出的成就。如在殷商及西周时期(纪元前1783-771年)是中国青铜器制造的最盛时代。在战国到西汉一阶段(纪元前403-公元9年)是中国冶铁技术发展的时期。此外如从南北朝到唐代时对于黄铜白铜的精制,在宋代时对于胆铜的煎炼,也都是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的举例。但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一阶段,就是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的一阶段,手工业生产在中国有相当大的发展,有人把它称为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萌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从明代后期产生以后,直到近代以前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导致中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很多,本文从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入手,论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中国地主制经济的不断复制和再生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