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鲍震培 《阅江学刊》2011,3(6):100-106
明清两代才女文化与我国南方女性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明清时期尤其清代以后,女性文学的主体发生重大改变,才女由名妓传统转向闺秀传统,呈现多元化和群体性的特点。才女作家的弹词体小说从书面文学、写作手法、读者及其主旨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女性文学叙事传统,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自救运动,先后经历了康有为、谭嗣同的孔教时代,梁启超的儒学时代,章炳麟的国学时代等.这些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西方文化的坐标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反思.儒家文化先后被解释为与基督教类似的宗教、不同于西方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的文化等.仔细考察这些不同形态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龙志鹤  王言锋 《学术交流》2006,4(6):151-154
清代小说《聊斋志异》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各个侧面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作者蒲松龄在描绘一个色彩斑斓、瑰丽动人的女性世界的同时,描写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缔婚方式给女性造成的不幸,描写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的不合理造成的女性忧患意识和畸形心理,描写了对男性绝对依附下的女性命运以及黑暗社会、动荡时代下的女性命运。作者关心现实,关心女性命运的情怀,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作者在妇女观上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渊源,和谐思想、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道德观念都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继承,还是结合当今时代特点的一种发展与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理念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爱国主义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创新精神蕴含了新的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优秀传统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李卓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到现代文明社会之前,被压迫、被奴役可以说是妇女的共同命运。但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因其经济、政治、文化、风俗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对妇女的压迫和奴役的程度与方式...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9,(8):73-76
中国哲学在时代变迁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沟通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仍然需要不断地从中国哲学中汲取营养,中国哲学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提供文化基础、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10):119-121
清代戏曲作品相对于元明戏曲表现出了鲜明的自娱化倾向,其原因在于清代戏曲作家大多是饱学之士,他们创作戏曲的动机不是为了在场上搬演,而是将戏曲等同于其他文体,用于抒情言志。清代戏曲自娱化的倾向还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特性有关,中国文化是文字型的文化,一切艺术形式最终都要转化为文字型的艺术。在音乐文化和文字文化的对立中,音乐的成分最终都是被文字取代。因此大多数音乐文学最终都要向案头化和雅化转化,而其功能也由指向他人和社会为主转向自我言志抒怀为主。而戏曲由清代之前的悦人心目为主转向清代的自娱为主,也是受这种整体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于丹 《学习与探索》2004,(2):116-119
典籍中的月神嫦娥被丑化为蟾蜍,文人笔下的嫦娥是翩跹美丽的女神。清代小说《女仙外史》中的嫦娥是一位非常独特的神 形象,她竟然转世成为被朝廷和正统史家称为"妖妇"的明代白莲教领袖唐赛儿,并负天命下凡勤王,做扶植纲常的正义之事,表现出对传统女性求得参与主流社会和与男人一样获得无上权利的欲望的思考,体现出作者进步的女性观和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9.
赫牧寰 《学术交流》2008,4(4):153-155
女性命运历来为作家所关注.当代作家陈忠实在他的优秀的女性形象创造中,几乎全部赋予了她们以悲剧性的命运.一个个鲜活、灿烂的生命委顿于尘世的泥土之中.在传统文化的压制,现代文明的弃离、极"左"政治的扼杀中,女性的伟大与渺小、坚强与懦弱、顺从与反抗、崇高与荒诞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由此形成了作家独特的女性视角及悲剧情结.  相似文献   

10.
儒家孔子的敏行观着眼于看重力行的人格塑造,也包含着守信的道德追求和审断多思的理念。广东文化中的敏行观发育于商业文明成长的环境中,它已没有了道德信用层面上的多言之讳和失言之忌,是出于人们生存生活的固有方式,属于文化精神中的内在品格;近代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更是给传统敏行观赋予了科学理论的灌注。经过改革开放的时代洗礼,广东文化精神中的敏行观具有了全新的时代特质:以不尚空谈为前提,以求真务实为基点,以人本主义为内核,体现着一种优良的时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作为肇始于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一个概念,文学性衍生的最初动机是祛除历史主义对文学研究的深度侵入.随着大众媒介对文学生存空间的疯狂挤压,文学命运日渐衰微,文学性被赋予了更多的感性期待和价值扩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理论误读.但不言而喻的是,消费意识对文学性的时代征用确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因而在消费时代对文学性进行必要的审美祛魅和价值重构,赋予文学性客观的理性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代判词语言的法文化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愫贞 《学术交流》2005,(11):135-139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外壳,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以清代判词语言为视角,可以清楚地看出清代判词深厚的礼法文化背景。这种法文化对它的载体施以法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特定的法律文化造就了清代判词语言特有的风貌:雅俗相谐、质而有文。  相似文献   

13.
毕蓬 《探求》2001,(4):76-77
季晓燕(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葛彬(广州市委党校语文教研室副教授)所著的《宋代女性文化》一书可视为断代女性文化研究的开拓性著作。作为宋代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种 ,本书以“女性文化”这一特定的视域 ,展示了中国女性在传统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实践意义 ,由此而探索了这种实践意义所体现的社会价值 ;并通过宋代女性文化这一范本 ,论证了“人创造文化 ,文化创造人”这一具有辩证意义的命题。本书认为 ,女性文化是以性别文化形态为基础 ,以女性的特殊心理为特征 ,以女性的价值观念为核心所构成的一种性别文化。女性文化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14.
从两性文化看《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两性文化背景下,《白鹿原》中的三位女性:白灵、田小娥、冷大小姐以其不同的方式对既定命运进行了反抗。她们试图超越悲剧的追求虽然最终归于毁灭,但却揭示了民族生命的深层动力,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代礼学研究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触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因时代更迭和不同视角的解读所形成的歧异,历来是颇有争议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学术问题。正是由于礼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具体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时代性和超越性、政治性和学术性、进取性和保守性等历史个性,所以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被人们关注和争论的一大焦点。在此,结合对清代礼学的学习和研究的体会,简略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渊 《求是学刊》2013,40(1):168-176
希腊化时代是希腊人民族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希腊人在区别自我与"蛮族"时,继承了古典时代以血缘、文化区分不同人群的传统,但根据时代的变化又赋予了其灵活性、地域性的特征,其背后所反映的则是希腊人以利益为取向划分民族的特点:不同地区的希腊人具有不同利益,这决定了他们在民族识别中对血缘和文化的不同态度。希腊人正是通过固有的血缘和文化观念,并结合变化的利益构建自我和他者的边界。  相似文献   

17.
邓伟龙  陈枫 《创新》2011,5(3):111-114,128
人类的文明是由男女两性共同创造的,但由于男性话语霸权的存在,长期以来女性居于屈从、缺席和被支配被遮蔽的地位,在包括历史、文学和影视艺术等的传统文化中,女性是被看、被塑造和被扭曲的对象。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李少红,因其女性的特殊身份以及作品中客观凸显的女性意识和艺术特色,为女性影视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其影视作品也堪称中国女性影视研究的一个标本。  相似文献   

18.
冯立鳌 《探求》2014,(1):77-80
儒家孔子的敏行观着眼于看重力行的人格塑造,也包含着守信的道德追求和审断多思的理念。广东文化中的敏行观发育于商业文明成长的环境中,它已没有了道德信用层面上的多言之讳和失言之忌,是出于人们生存生活的固有方式,属于文化精神中的内在品格;近代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更是给传统敏行观赋予了科学理论的灌注。经过改革开放的时代洗礼,广东文化精神中的敏行观具有了全新的时代特质:以不尚空谈为前提,以求真务实为基点,以人本主义为内核,体现着一种优良的时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自从古希腊人把位于他们东面的小亚细亚半岛称为“东方”以来,人类历史上就沿袭下来“东方”和“西方”这一对概念。不同时代、不同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东方”与“西方”,赋予它们以丰富、复杂的内涵。在思想文化史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一直被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它们2间既对立、撞击,又交流、融合。在冷战结束,意识形态对立日趋淡化的今天,文化的冲突有凸显之势。如何摆脱文化民族主义的诱惑,理智地处理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学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融,这是一个关乎下个世纪人类命运的大课题,不可等闲视2。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20.
贺严 《社科纵横》2010,25(11):77-81
唐诗选本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唐代的初创期、宋金元的发展期、明代的兴盛期、清代的总结期。清代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文学集大成的历史阶段,作为唐诗重要载体的唐诗选本,其主要特点就是对历代唐诗选本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表现出明显的集大成特征,这种特征具体来说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集历代唐诗选编选成果之大成;二是集当时社会时代风会之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