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存现结构中动词的词汇投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现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其中的动词从词汇概念结构向词汇句法结构的投射过程。其所允准的动词都是表示存在的非宾格动词以及经历了非宾格化的及物动词,一些表面上由非作格动词或及物动词构成的存在句是伪存在句,与真存在句有着本质区别。现代汉语中的存现结构是深层非宾格诊断式。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概念格属性约简的语义相似度综合计算方法。该方法要考虑概念在概念格中的语义距离、内容以及层次结构三个方面的因素对语义相似度的影响。同时对所构造的概念格进行属性约简,删除本体合并中的冗余信息,约简绝对不必要属性,以最少的信息精确地反映概念格及本体的本质和结构。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沙虹 《中文信息》1994,(2):20-21
机器翻译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国关于日汉机器翻译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日本国内虽有商品化系统问世,但在文法理论、句法与语义关系、格的定义等方面级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格文法、在句法过程中给合语义处理的方法,并已研制了一个  相似文献   

4.
“格语法”理论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菲尔墨在1968年首次提出的。格语法理论旨在考察句法结构和语义释义之间的关系。尽管格语法理论的研究在句法领域尚未取得丰硕成果,但对语义学的研究和发展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帮助师生区分歧义句、纠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汉翻译中使用四字格,是发挥译语优势的鲜明体现,然而四字格使用不当的情况屡见不鲜,表现为:偏离原文语义;偏离原文风格;偏离译语规范与表达习惯。文章以我国有关翻译出版物和翻译教材中所用四字格为例,揭示四字格运用的是非得失,指出四字格运用上的偏差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隐蔽性,并提出了运用四字格应遵循的标准,旨在说明发挥译语优势和忠实于原文是可以求得契合的。  相似文献   

6.
拉祜语和傈僳语属汉藏语族彝语支语言,在两种语言里,四音格词的使用非常广泛。本文对拉祜语和傈僳语四音格词构成方式、音韵和谐、语义特点、语用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四音格词的结构类型、韵律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四音格词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表达力。  相似文献   

7.
四字格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文章选取明代四部白话小说,对其数词对举式四字格从类别、结构、功能、语义、语用特征等方面作了诸多分析,阐明四字格使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揭示明代文学作品的口语特点.  相似文献   

8.
辞书语体中"把NV趋"结构在语义上一般不出现施事格,这是因为辞书中对词条的诠释更多的是解说动作的过程而不强调施事的状况。辞书语体中"把NV趋"结构中出现情景语义格的比率远远高于政论语体和文学语体,这是因为辞书在诠释词条时力求表述的严谨、准确。当"把NV趋"结构中出现情景语义格时,其原型语序表现为"工具类格"一般出现在"把"字之前,而"处所格"出现在"把"字之后,这符合认知语言学的序列相似性原则;但原型语序只是一种优先序列,语用目的会对其位序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实语序和原型语序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唐诗格中的用事理论主要存在于王昌龄《诗格》和皎然《诗式》中.和前代相比,用事在唐诗格中首次统一了称谓,被作为一种基本的创作手法予以讨论;确立了“如己意而与事合”和“用事不直”的基本运用原则,并使用事理论向具体、可操作的技法层面发展;同时皎然关于用事和比的辨析也反映了唐人对这两个诗学概念内涵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田宇贺 《兰州学刊》2012,(10):177-181
现代汉语指示代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内部成员的地位不平等,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作主要句法成分能力的高低是区分典型指示代词和非典性指示代词的句法依据,使用频率高低是区分指示代词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的另外一个依据。现代汉语指示代词的原型范畴分类还有语义依据及功能表现。现代汉语指示代词在语义上表示实体概念这一属性在不同的指示代词中体现的程度有差别,不是匀质的,这是对指示代词进行原型分析的语义依据现代汉语指示代词的原型范畴分类还有语义依据及功能表现。。现代汉语指示代词的功能表现为语体分布、是否二分、语篇衔接及语气、口气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