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3年至今,在应急指挥系统统一部署下,北京已经初步形成由应急储备、应急投放、应急加工三个环节构成的应急流程体系。本文主要提出了优化北京市粮食应急投放网点位置的算法。本文借鉴经典的K-Means算法的算法思路,在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达到了快速收敛的目的。本文同时对可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粮食的应急保供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一手资料与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粮食流通体系的现状和在应急保供能力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我国的粮食流通系统在总体上能满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需求,但也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政府粮食储备体系存在储备品种和加工转化能力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二是社会粮食储备体系还不够完善;三是粮食物流体系存在硬件设施跨地区衔接度低和管理制度缺乏顶层设计的不足。为提高粮食流通体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应从优化粮食储备结构、推进市场化改革、科学指导农户和城镇居民储粮、提高粮食物流设施跨区域衔接度和完善粮食物流顶层设计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四大机遇”:新一代技术革命和数字化带来的粮食产业结构升级机遇,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带来的粮食产业消费提质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粮食产业对外开放机遇,内循环重塑外循环发展动力和外循环冲击内循环发展环境带来的粮食产业内外循环互动机遇。同时,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七大挑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有待提升,粮食收储管理体制尚需完善,粮食运输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粮食加工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现代化粮食销售方式创新有限,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亟待健全,国际粮源供应存在不确定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产业的应对策略为:坚持和完善新时代国家粮食垂直储备制度,实施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建立现代粮食产品销售体系,完善现代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特大型粮食消费城市,完善粮食应急保障系统,是构筑城市安全屏障的首要工程。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和城市在粮食储存、投放系统建设方面的有关经验,特别是政府与市场在粮食储存、投放系统建设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提出北京市今后应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粮食储存与投放系统,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性,依托优势企业和资源,提升北京粮食应急保障系统效率,确保粮食安全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5.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对于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起到关键性的通信支撑作用,构建江苏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对于提升江苏应急通信能力意义重大。江苏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包括政府主导、企业运作、资源整合和政产学研联合等四个方面。推动江苏省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发展,政府要提高认识,发挥应急通信系统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建立健全应急通信的组织领导体系,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加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积极推动应急通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6.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全面系统地构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体系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研究粮食安全基础理论与国际粮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加强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体系、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粮食安全动态预警应急体系、粮食安全的国际化战略体系、重大农业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特殊群体粮食安全援助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英国、德国、意大利体育赛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应急组织体制、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法律保障体系以及应急预案体系5个方面的成功做法与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我国体育赛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完善体育赛事突发事的应急法制体系;加强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构建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三、改革和完善中央粮食 储备制度的基本设想 (一)明晰中央粮食储备目标,合理确定中央粮食储备规模。粮食安全供给在粮食储备(主要指政府储备)目标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对目前我国中央粮食储备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生产具有不稳定性,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全局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是五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的基本经验之一。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指出:‘完善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是…  相似文献   

9.
从宏观上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及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对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切实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和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提高应急能力;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实现粮食安全的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10.
粮食产业化是粮食生产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 ,甘肃省粮食产业化虽有发展 ,但仍面临着粮食企业体制改革不到位、商品粮基地建设水平偏低、金融体系不健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应从政企彻底分开、建立有利于产销的粮食价格机制、实行粮食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加强基地建设、增加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安定、有序、公正、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能否实现这些指标是对政府管理应急能力的严峻考验。本文在总结福建省政府应急管理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福建省应急管理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组织架构体系、监测预警机制、日常保障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和完善福建省应急管理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政府粮食储备能力显 著增强,区域布局问题值得关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 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当前我国政 府粮食储备主要布局在粮食主产区,而居民粮食消费主要集中在粮食主销区,政府粮食储备 区域布局安排与居民粮食消费区域分布并不契合.这种粮食储备布局安排会造成粮食产区 向销区“倒补贴”、销区“搭便车”现象频发以及时段性集中运输矛盾突出等深刻影响.基于 此,借助宏观调控理论、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博弈理论和流通理论,从完善政府粮食储备宏 观调控机制、建立粮食储备产销区资金保障机制、构建粮食储备产销区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建 立产销区完善的粮食流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优化政府粮食储备区域布局的路径,充分 发挥政府粮食储备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价格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我国粮食市场高质量 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既是突发事件的频发区,又是应急物资储备的薄弱区。应急物资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应急物质储备体系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但其总体水平还普遍低于中东部地区,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现状的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应急物资存在代储点少救助效率底;储备重点不突出分类不清楚;调用协调管理缺乏联动性的问题,提出以民族地区风险特点为导向建设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以风险类型为基准对应急物资进行分类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完善应急物资的调配机制等完善民族地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中央政府基于当前国内粮食安全形势和复杂国际形势科学研判提出的全新概念,不仅具有保障粮食安全、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的深刻内涵,还具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此,围绕“在哪建”“谁来建”“如何建”三大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明确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地点、主体和重心,捋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思路。研究发现当前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面临着要素资源约束、内生动力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区域协同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发挥政策引导扶持作用、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十年我国粮食安全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伟大变革和实现“稳定”奇迹奠定了扎实根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将粮食安全主动权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催生粮食产业新需求新供给新业态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急迫需要;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能力建设既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坚持的政策主张,也是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依托,更是新征程中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需要在体制机制、资源保障、科技支撑、种业发展、收益保障、生产主体、结构调整、非常规农业等方位发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夯实粮食产能基础;在拓宽进口来源、参与全球治理和区域安全合作等方位发力加强全球治理能力建设,夯实粮食供应链韧性;在粮食储备轮换、粮情监测预警和粮食流通体系等方位发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夯实粮食调控基础。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完善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体系是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保障。基于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归纳了新冠疫情期间应急保供体系的若干表现,并由此反思了维系粮食高储备率及设置应急保供企业名录的合理性,也对理论界倡议的完善物流体系路径做出评价。对比应急保供体系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后发现:(1)维系高水平的原粮储备既不经济,又无效用;(2)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对不同类别企业的无差别统筹弱化了应急保供企业名录设置并分类管理的必要性;(3)突发事件发生时急速强化的政府力量也让市场机制作用受阻,也对基于市场机制的供应链体系完善思路提出挑战。对此,文章认为,在应急保供体系的完善方面,短期内仍要重视行政的干预,只有意识到突发事件中行政力量的临时性强化,才能选择出更合适的应急保供策略。但长期看,构建系统性、重效率的农产品应急保供体系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粮食价格暴涨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再次突显。东北地区水土资源丰富、气候条件稳定,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为保障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加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形成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因此,必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构建畅通无阻的粮食物流体系;建立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粮食仓储体系;积极培育完整的粮食生产和加工行业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不断完善,尤其是中小型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蓬勃发展.但是,由于过于仓促,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储备物资不合理、采购渠道不稳定和调拨配送相关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该采取以圆心定位法选址为基础,辅以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备案制度、科学合理储备物资等措施,建立全方位协同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业发展阶段转变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支持政策是粮食政策的重要工具,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为主要措施的价格支持政策对于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价补合一”的价格支持政策也带来粮食供需结构失衡、财政负担沉重、下游加工企业陷入困境等诸多问题.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和粮价与农民收入关系的传统认识是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革陷入困局的症结所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向结构失衡转变,规模经营主体成为重要供给主体.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应由以总量安全为核心向结构安全为核心转变,收入保障政策要由单纯关注种粮收益水平向重点关注种粮专业户收入转变,粮食市场调控方式则应由直接入市收购向更加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转变.为此,应从降低价格支持水平、完善储备体系、探索目标价格保险、提高粮食产业组织化水平等角度深化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改革,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种粮农户收入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应急管理意识,要改变我国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的现状,主要任务是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隋唐时期采用的府兵制在兼顾发展生产和储备战力方面具有先进性。高校、国家在如何处理稳定和发展的问题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府兵制中的组织结构、选拔制度、身份管理、激励机制等经验,可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