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投资会计核算的成本法中,短期投资采用简单成本法,而长期投资采用的是复杂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在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认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并非投资会计的核算方法,而是期末计价方法;长期投资收益确认时间是权责发生制,而短期投资实质上却是现金制。  相似文献   

2.
21世纪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也冲击着不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会计核算制度 ,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迫切要求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接轨 ,其中的核心是会计计量。我国传统的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 ,该计量模式是指各项财产物资 ,均应按取得时实际成本计价。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仅反映已实现的交易或事项 ,对可能会实现或将来实现的交易或事项一般不予反映 ,而且在物价发生变动的情况下 ,历史成本与市价有较大的背离 ,导致会计信息失实。信息时代 ,发达的科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也冲击着不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会计核算制度 ,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迫切要求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接轨 ,其中的核心是会计计量。我国传统的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该计量模式是指各项财产物资 ,均应按取得时实际成本计价 ;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仅反映已实现的交易或事项 ,对可能会实现或将来实现的交易或事项一般不予反映 ,而且在物价发生变动的情况下 ,历史成本与市价有较大的背离 ,导致会计信息失实。信息时代 ,发达的科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  相似文献   

4.
黄蕾 《管理科学文摘》2010,(27):177-177
一、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规定 (一)存货减值的账务处理 在资产负债农目,企业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价值计量.具体做法为:将存货的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生产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进行比较,如果可变现净值小于账面价值,表示存货发生减值,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如果之前导致存货发生减值的因素消失,可以将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存货的期末计量,提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计量方法,可变现净值的确认,以及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刍议存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说明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某些资产规定了可按重估价模式予以后续计量,同时在相关的资产减值准则中,又规定了该重估价模式计量的资产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减值测试.本文对于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以及资产减值这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具体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8.
一、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问题之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1)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损。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王敏 《决策探索》2006,(5):62-6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产负债表上看,"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无论是计提减值准备,还是提取折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正确计算损益,减少风险损失、合理确定价值补偿尺度的谨慎性原则.美国会计师协会名词委员会提出:"折旧会计是一种会计尺度,其目的就是要以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将有形的资本性资产的成本或基础价值(扣除残值)在该项资产的整个估计使用年限内进行分配.这是一个分摊过程,而非计价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是否允许转回,需要区分适用资产减值准则的资产和适用其他准则的资产。准确进行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的关键是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和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并用实例说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及其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专门规范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存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的减值等都不在该准则的规范范围内。本文探讨各项资产减值在具体准则中的规定及其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资产减值定义、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我国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与IASB和FAsB不完全相同,主要基于公允价值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量的现值,这样必将造成可收回金额计量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承包人依据发包人按统一项目(计价项目)设置,统一计量规则和计量单位按规定格式提供的项目实物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实际、市场实际和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后,提出的包括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由此形成工程价格。这种计价方式和计价过程体现了企业对工  相似文献   

15.
张院玲 《经营管理者》2013,(4X):259-259
<正>资产计价理论在整个会计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历来也是会计实务最关注的问题。资产计价可以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计价,或者是重置成本计量属性计价,还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计价,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计量属性。不同的计量属性的选择,会对企业会计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种计量属性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重置成本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资产计价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6.
杨晶 《管理科学文摘》2009,(25):200-200
一、资产减值的定义、确认、计量和转回 资产减值是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计提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之间差额。1.资产减值的定义从经济学角度看,资产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企业只有在资产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高于或等于其市场价格时,才会做出资产购置决策。新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历史成本计量在物价变动环境中,既不能反映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一般物价变动,也不能反映计量对象的个别价值变动,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难以兼顾,特别是用传统的资产计价模式衍生金融工具时,一度被认为相关性与可靠性惧失。这些都促使我国必须使用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不同点,通过实例介绍了小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处理及报表列示,指出资产减值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公布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主要解决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确认等会计核算问题.这一准则与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对收益和成本的确认规则有所差异,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注意调整.现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为避免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企业应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对《企业会计制度》以及新准则中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时点、标准、确认范围、确认方法、计量、转销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与会计处理科目进行了综合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