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银河 《社区》2004,(17):54-55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研究性?一开始我并不在意,人们问得多了,也引得我自己不得不常常自问:我究竟为什么要研究性呢?首先,是我生长的环境和社会气氛。我属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60年代进入青春期、70年代谈婚论嫁的一代人。在这30年间,“性”这个东西在中国是一个怪物。在所有公开的场合,它从不在场;可是在各种隐秘的地方,它无所不在。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当时的社会有“阳”的一面,还有“阴”的一面。人们在“阳”的一面是一副面孔;在“阴”的一面是另一副面孔;在“阳”的场合说一种话;在“阴”的场合说另一种话。而“性”这个话题绝对属于“阴…  相似文献   

2.
《水浒》第七十一回写一百○八人齐聚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宋江“安排大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菊花之会。”会上,“语笑喧哗,觥筹交错”之中,发生了一场望招安与反招安的斗争。这“菊花之会”文字不多,斗争起落也快,似乎只是一场小小插曲。然而,把农民起义军将领拉去赏菊,岂是宋江一时雅兴?作者要插入这一情节,当然更非闲笔。“菊花之会”为什么恰恰是在“大聚义”排座次之后召开?一场踢桌、问斩的风波,为什么要安排在赏菊唱曲的欢乐会上?这“菊花之会”究竟说明些什么?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菊花会召开前梁山农民起义军的形势。菊花会前,正是一百○八人“大聚义”之时。梁山农民起义军向何处去?是继  相似文献   

3.
开场白:问题之缘起郗戈: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研讨会,相信一定会有一场非常热烈、非常精彩的讨论。我先来简单讲一下问题的缘起——为什么要提“网络社会”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不仅因为它是一个“现实问题”,而且因为这个现实问题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重要性、切关性和  相似文献   

4.
1938年到1940年间,妇女工作者及关注妇运工作的人对“妇女该不该做妇女工作”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中,主要呈现出“妇女应该做妇女工作”“妇女也可从事其他工作”以及“妇女不应该做妇女工作”三种观点。随着讨论的深入,论者也对延伸出的另一重要问题“男性该不该做妇女工作”进行了探讨。国家抗战需要和个人自由职业选择之间的矛盾、封建传统思想与男女平等思想之间的冲突是导致论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提出来这个问题?毛主席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实践论》)。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三年十月,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指出,在反动统治阶级的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与“小人归在一类”,身受重重压迫。要结束这种压迫,必须求得解放。而“在真的解放之前,是战斗”。这句话道出了广大劳动妇女求得解放的真理,对我们当前广大劳动妇女参加现实的阶级斗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真的解放之前,是战斗。”为什么要战斗呢?在反动统治阶级当权的社会里,广大劳动妇女最受歧视,最受压迫。两千多年前,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孔老二,为了维护和复辟奴隶制度,炮制了“克已复礼”的反动纲领。“克已复礼”,就是要人们绝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机会是上帝的别名。”那么,机会究竟是什么呢?在一个画室里,一个青年站在众神的雕塑面前,指着一尊塑像好奇地问:“这是谁?”那尊塑像的脸被头发遮住了,脚上还长有一对翅膀,雕塑家回答道:“机会之神。”“那为什么它的脸要藏起来呢?”年轻人又问道。“因为在它走近人们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看见它。”“那它为什么脚上还长着翅膀呢?”年轻人又追问道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注:此鹦鹉会两种语言,售价200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种语言,售价400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鹦鹉部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800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种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价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它有自己的品牌,它们相信它、崇拜它”。  相似文献   

9.
两棵枣树     
我家屋后有两棵枣树,东边的是爸爸栽的,西边的是叔叔栽的。这两棵枣树互相挨着,真像爸爸和叔叔手拉着手。一次,我和爸爸在枣树下乘凉。我问爸爸:“您说,这两棵枣树的枣子一样多,一样甜吗?”爸爸说:“嗯——不一样。西边一棵枣儿多,枣儿甜……”“为什么?”“因为你叔叔知识多,学问广。”“那您呢?”“爸爸没多少文化,不如你叔叔。”为什么爸爸不如叔叔呢?爸爸爽朗地笑了起来:“爸爸没文化,只要你能像叔叔那样有出息,爸爸就心满意足了。”从此,我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中。那一年,爸爸和叔叔闹别扭了。枣树下传来争吵的声音:“凭什么爹妈的地都是…  相似文献   

10.
休闲娱乐岛     
笑话 谁敢得罪 在一次政府会议上,赫鲁晓夫声色俱厉地指责斯大林的错误。突然,听众席上有人打断了他的讲话。 “你也是斯大林的同事,为什么你当时不阻止他呢?” “谁在这样问?”赫鲁晓夫怒吼。会场没有人敢动弹一下。于是,赫鲁晓夫轻声说:“现在你该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吧?”  相似文献   

11.
鲁迅杂文是精湛美妙的艺术珍品,其艺术美的奥秘何在?这在鲁迅一九三二年四月编讫《三闲集》所写的序言中有所揭示:“短短批评,纵意而谈,就是所谓杂感者。” 一 写杂文,为什么要“纵意而谈”,要回答这一问题,不妨先从其取材特点说起。 杂文,虽然以说理为能事,但与政论文不同。政论文多是对社会重大问题进行正面直接的论述,从对事物的分析批判中,表现作者的主要观点。杂文则是探幽烛微,“描写个别”。  相似文献   

12.
封建礼教对旧中国妇女的残害是人所共知的,许多人物传记和文学作品都揭露和控拆了这种罪恶。不过,就精神毒害的程度看,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是不同的,从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袁枚的《祭妹文》和鲁迅的《祝福》中就可以看出这种差别。《祭妹文》是袁枚为亡妹袁机所写的一篇祭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痛悔地写道:“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那么,作者所自责的“过”是什么呢?“予幼从先生授径,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杀袁机的,原来就是这“古人节义事”。“古人节义事”残害袁机的酷烈程度,《祭妹文》中未多提及,更多地反映在作者写的另一篇传记《女弟素文传》中。这  相似文献   

13.
“何施之为”结构分析《殽之战》:“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中学语文课本对“何施之为”是这样注释的:“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此注不可从。“何施之为”有两种不同的分析。其一,可分析为:[何]施之为。“何”可释为“为什么”,作状语;“施”释为“报答”,作动词谓语;“之”释“它”,代词,指秦国,作宾语;  相似文献   

14.
屈原在《天问》里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夜光”,《广雅》夜光谓之月。《事类赋注》引《淮南子》云:“月一名夜光,夜光是月的别名。死指月之晦,亮指月之生。一是暗的时候,一是亮的时候。这问题推广一些可说:月球为什么暗,又为什么亮呢?为什么缺,又为什么圆呢?“顾菟”,王逸解作顾望之菟。菟作免。朱熹也如此。旧说都把顾和菟分开来。顾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学科,由于种种原因,是我国理论研究工作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与当前社会主义“四化”关系密切,急需加强研究。在哲学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人,另一种则认为是物质生产(劳动)。我同意后一种看法。为什么呢? 首先,是由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讲话中指出:“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妇女为什么既是尊重的对象,又是保护的对象呢?这是由妇女的生理特征和妇女在人类历史上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和男人一样,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理应受到尊重.但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绳索的束缚、奴役、凌辱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  相似文献   

17.
小笑话     
美术课 一位刚毕业执教的小学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学生:“这是什么呀?”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屁股。” 女教师哭着去找校长,校长听后到教室训斥学生说:“你们越来越不像话了,为什么又把老师气哭了?”回头一看黑板,更恼了:“啊!你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  相似文献   

18.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妇女在氏族中享有很高威望,正如史载:“计谋从用妇人”,“贵妇人”,这已为世人公认。但母权起于何因?许多教科书和论著中都说,是由于妇女“在生产中起主要作用”,“在经济上起主导作用”,等等。笔者认为这是今人根据现在的自然环境对远古的一种主观推测,未必符合历史本来面目。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可乐》2007,(2)
我宿舍一兄弟,一次打完篮球回来,口渴得要命,看见桌子上有一饭盆的水,看上去好像还泡了点蜂蜜,心想:哪位这么理解我呀!“咕噜咕噜”,先喝了再说。喝完之后直纳闷,这水怎么有泡泡呢?后来另一位兄弟回来,在那边叫:“谁这么好心帮我把饭盆给洗了?我还加了点洗洁精在里面。”还好,兄弟比较壮实,没事,就当做洗胃……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提出客观真理概念。由此哲学教科书也设有“客观真理”一节。这就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真理和客观真理是两个真理概念。那么,列宁的客观真理是否是真理之外的另一个真理呢?这就有必要认真研究列宁的客观真理的涵义以及列宁为什么要提出客观真理。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