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林涛  李貌 《天府新论》2005,(Z1):310-311
油画离不开油色,但不是单纯意义上用油色画的.油画离不开素描,但油画也不等于素描加上颜色.五百年来的油画历史,展现出它在色彩上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条件色的规律.这是传统油画色彩技巧的精华和特征.而条件色规律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色调问题.色调的提炼取舍,不是主观编造.正确的提炼取舍,必须能传达物象色调的精神.这就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自然.  相似文献   

2.
王南湜 《学术研究》2007,42(6):5-12
广松涉对于马克思理论的物象化论阐释是非常深刻的,这一理论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特别是关于历史规律问题的物象化论解释,是极富创造性的。但将物象化论扩展至自然领域,则不甚成功。这其中的原因恐怕是未充分考虑到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的不同。要想合理地在自然世界领域扩展物象化论,在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实践关系的同时,必须更充分地考虑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对于科学认识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3.
肤色是天生的,发色却任您选择。 如何才能选到一款最适合您的颜色呢? 请从以下每道题选定一个答案,得出答案最多的选项,即为适合自己的发色。然后对照后面的参考选择,挑出最适合自己的发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代文人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起落沉浮之后 ,习惯于将大自然作为身心养息之地。他们常常寻找与其心境意趣相对应的自然物象 ,作为其情感落差的补偿。茅屋、草堂作为一种自然物象 ,经过唐宋诗人心灵流水的过滤 ,具有了丰富的生命意蕴和审美价值 ,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生活情趣、审美理想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5.
邹小阳 《船山学刊》2009,(3):166-169
张爱玲的作品大量地使用基本颜色词,不断扩展基本颜色词群的数量,并灵活地采用了通感、移就、夸张、比喻、拈连、拟人等修辞方式,将抽象的颜色诉诸于具体的物象,实现了异乎寻常的感知与传达。同时在点染色彩时精心地运用修辞手法,让具体的物象成了与情境相吻合的意象,显示了她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6.
物哀:日本古典文学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古典文学特别是和歌、物语、随笔及俳句,大都以“物哀”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审美追求。它注重的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即一种出自自我经验世界,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拥抱与感悟;营构的是情与景浑、心与物融、把心象寄寓于物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构、天人感应的境界;讲究的是空灵的、朦胧的幽玄美境界的创造,表现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描述性的形态美。  相似文献   

7.
A.气韵:形神关系的逆向展开 中西绘画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因主客沟通与转化关系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空间和造型体系。松年以为:“西洋画工细求酷肖,赋色真与天生无异,……中国作画,专讲笔墨钩勒,全体以气运成,形态既肖,神自满足”。邹一桂也认为:“西洋人善句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镏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美,与中华绝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就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从事对象性活动的社会的人。人和自然首先是实践的关系,即一般劳动。马克思指出:一般劳动“不是把人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之力来驱使,而是当作主体来看待,这种主体不是单纯地在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之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里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分册第250页)在这里,马克思把“主体”的劳动同单纯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的“驯服的自然之力”严格区分开来,二者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生产活动无非是作为主体的人改造自然客体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生产力归根结蒂是主体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轻鸿 《学术论坛》2004,(5):127-132
西方原型批评的巨大缺陷表现在审美性缺失,汉语的文化特征为精神文化原型的诗性存在奠定了基础。汉语与西方语系的重大区别在于文字,从外在形态上看,汉字产生于与天地自然的感应,具有"观物取象"的象形特点,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华民族的集体的精神文化表象与自然物象密切关联,具有生动、丰富的感性力量;从内在意义来看,以象表意为汉语的意义表达留下了不断衍生的空间,中国文学原型从具体生动的意象出发去探询形而上意义,融合了独特的审美发现;从心理机制来看,汉语是感悟式的,原型感于物而"兴"更具有审美体验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
《快乐青春》2006,(12):66-67
风象星座 风象星座向来给人飘忽、捉摸不定的感觉.圣诞夜,又将是什么风貌?首先,肯定不会把大红大绿的"圣诞色"往自己身上揽,把自己弄得像棵圣诞树.然后,身上的颜色肯定不脱离黑、白、灰色.颜色虽简单,不过可能都是名牌的哦.然后便摆开一副"我思故我在"的理智状,在欢乐之余不忘宣扬自己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神指精神状态;色指面部皮肤的颜色与光泽;形指形体的强弱肥瘦及机体各部的形态;态指姿态,包括动静姿态、异常动作及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神色形态,都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古人常说:“有诸内者,必形于外.”意思就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都可以通过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来了解其本质的一面”.对于一个人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她)的神、色、形、态的变化来判断其健康与否.一个健康人的精神、色泽、形体、动态都有正常的表现,一旦反常,便是病态.  相似文献   

12.
盛唐山水诗人的美在自美、物皆自得的诗美观,最充分地突出了自然物象自身美的客观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了自然中心的生态价值观,表现出一种超越社会伦理意义的审美德性。这种以自然目的为目的的山水精神,以生态本位为基础的纯粹意义上的审美创造,最易于接受到山水外物所给予的真谛暗示,亦便于完成参透本体的感性超越,他们的人生态度即在禅悟的过程中融入山水而变成了"自然景色",其作品呈现出形意和谐、意象平衡的诗美形态,形成了盛唐山水诗美的生态本位特质。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自然界内在关系的最高体现。在自然界物质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关系,如体现在总体方面的物质体和物质场的关系。体现在物质体的各种粒子、物体、天体以及生物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物质场方面的吸引和排斥的关系,等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上述一切关系的综合发  相似文献   

14.
袁杰 《东岳论丛》2023,(3):105-110
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既是一切信仰的发源地,也决定着一切信仰形态的生成及其转变。从总体状况来看,一定的现实生活方式与其对应的信仰形态依次经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自然的现实生活与原始信仰,虚幻的现实生活与宗教信仰,非人的现实生活与拜物教信仰,美好的现实生活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把现实生活实践作为检验一切信仰是否具有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唯一标准,现实生活实践必然会使彼岸世界难以证伪、宗教信仰难以根除、共产主义难以实现等质疑烟消云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生活实践密切结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把现实生活的生动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线,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外在物象、事象及其背景与主体的情趣、意味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创构而成的。在意象的创构中,主体对物象由感而发,抒发情怀。中国传统的感物动情说,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以主体的虚静心态为前提,奠定在生理与心理相通的基础之上。主体感物所动之情,包含着理,表现为情理交融,是在共同性基础上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具有象征的意义。感物动情所创构的意象,是外物的自然状态与主体心灵自由状态的有机统一,物象与情感水乳交融,浑然为一,体现了瞬间性的特征。艺术创作中的感物动情,以和谐的旋律表达情感,通过物质媒介得以物化。从鉴赏角度讲,艺术乃代我立言,抒发我之胸怀,在与创作者共鸣的基础上别有会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曾把原始的人与自然的混纯统一概括为自然的异己性和人类象动物一样的服从性(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页)。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发韧于人猿相揖别的时代。100多万年前能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产生。人从动物界的初次提升立即产生了人与自己的母亲——自然界的二重关系。然而人与自然的最初界线是异常模糊、混纯不清的。观念上反映人与自然的朦胧关系的,是原始时代技术与哲学的交融、原始宗教与自然知识的缠结。  相似文献   

17.
论文学的本质与审美意识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恩格斯明白地指出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他们除了在贬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外,主要是把它作为和经济形态相对应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审美意识作为独立的意识类型不过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者,不能单独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的本质特征更不能用审美意识形态涵盖。审美意识形态的命题不仅把意识形态中性化,而且割裂了人的精神活动与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自然之象到意中之象,进而成为艺术之象,这是艺术创造者凭借对客观自然的情感感受,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造的升华与飞跃.观物取象则是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基本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群众常常把象征长生、长寿的十种物象绣在枕头顶上,以为吉祥.这十种物象是太阳.山、水、石、云、松、不老草、鹤、龟、鹿,这就是“十长生图”  相似文献   

20.
月,对中华民族来说不仅是一自然物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如同西方把“阿波罗”(太阳神)作为西方文化原型一样,月可以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精神原型来加以研究。大凡自然物象进入艺术境界,必是创作主体的体验同物象的自然结构或精神结构相契合。月,频繁而又鲜明地出现在苏轼词中,苏轼对其又有着独到、深刻的感受,这足以说明“月”意象并非苏轼刹那间审美感受所得到的心灵对应物,而是一个具有精神原型性质的意象,它承载着苏轼自身所积淀的文化信息、生命信息和美学追求。由此,我们就透过“月”这一意象所承载的信息,看一看苏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