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煌 《中华魂》2013,(9):7-8
近来改革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的争议也日益激烈。那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就必须回答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再次吹响了改革的集结号,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发表多次重要讲话,肯定了改革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强调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阐释了改革的方向、动力、主体、方法、路径,形成了指导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改革廓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校考试改革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校考试改革的现状和实践意义,阐述了我国当前考试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考试目标改革、考试内容改革、考试形式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明确了当前制约考试改革的五种因素,提出了六个考试改革保障机制,即评教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流动机制、反馈机制和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个复杂的情况:一方面是整个经济增长的状况良好,而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改革怀疑和批评越来越大。通过对改革过程的回顾,认为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负面效应的释放、改革共识的未达成、改革走样的被误解、政府稳定社会能力的缺陷等五大原因导致了改革中不同声音的出现。同时指出:面对改革中的不同声音,我们要采取“改革坚定不移,适当完善改革”的方针来应对。  相似文献   

4.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徐州市从2004年开始进行了镇级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和乡镇机构综合试点改革工作。通过改革,转变了政府职能,精简了机构和人员,取得明显成效。为深入了解各地改革工作现状,我们对镇级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乡镇机构综合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调研,现结合调研情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的天津在法学高等教育、司法审判改革、司法考试制度与监狱改革等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处于全国法制改革、先行先试的地位,为中国近代法制建设摸索了改革路径,提供了改革样板,积累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了近代中国法制改革由点到面的建设进程,为中国近代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亦称中国改革模式。它包括改革的理论支柱、改革的原则、改革的模式及它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模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非行政化改革,既不是一味地增加高校的自主权,也不是去行政化,而是有其科学的内涵和目标体系。据此提出的高校非行政化改革战略实施的7S构架,清晰地描绘了改革的主要切入点。从制度经济学和系统论的视角,在制度改革的形式及主体、改革顺序、改革速度、改革路径与突破口等方面,探讨了高校非行政化改革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旧的改革红利逐步递减,新的改革红利正在形成。中
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释放改革红利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
查报告和研究报告,提出五大转型与改革:走向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
改革、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型与改革、市场导向的转型与改革、以优化权力结构为重点
的政府转型与改革。
  相似文献   

9.
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林区"两危",建设林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改革法律缺失的现状,研究了产权改革的法律模式,提供了产权改革的法律原则,分析了产权改革法律程序的重要意义,概括了产权改革的物权依据,构建了产权改革的纠纷解决机制,为产权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主要转轨经济国家所有制改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制改革是转轨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内容 ,由于各国改革所面临的初始条件存在差异 ,决定了他们所选择的改革路径各不相同 ;受改革路径的制约 ,各国改革的模式和结果也因而各异。本文主要比较分析了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所有制改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赖少其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家、版画家、书法家、诗人.作者记叙了赖老解放后为政从艺道路上的轶事.追忆了赖老与黄宾虹、傅抱石、吴湖帆、林风眠、赵朴初等的"血火之谊";记录了赖老上世纪80年代登天台、上雁荡山、访方介堪先生、游普陀、绍兴怀故人的踪迹;描述了赖老赴美访王己千、观大千画,访巴黎浏览艺术珍品的历程;最后叙述了赖老晚年"丙寅变法"、"衰年变法",走完人生道路的最后时刻.  相似文献   

12.
黄炎培先生的教学思想博大精深,是其职业教育实践行动的灵魂和精髓。他教学的价值观、课程观、过程观、管理观和发展观,不仅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理论奠基作用,而且对当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展骥先生历来注重谬误研究,倡导“批判思维”、“独立思考”。他的学术研究方法主要是西方日常语言学派的语义分析方法。倡导和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改善我们学术界的学术风气和批判精神。因为没有批判便没有真正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竹桥黄氏宗谱》是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家族的宗谱,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在清以前部分,收有文天祥、王阳明的等近二十位著名人物的佚文。清初部分,记录了黄宗羲、宗炎兄弟及宗羲三位儿子的传记和已佚的诗文。清中晚期部分,则收有黄宗羲孙辈为保存其先祖遗著的努力和发展黄氏历算之学的贡献。是研究黄宗羲生平及其著作极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刘铁云先生以“养天下”为己任 ,为太谷学派弟子。 186 6年发生了山东黄崖教案 ,太谷学派弟子为反抗清廷自焚二三千人。 192 0年太谷学派弟子在苏州发起“归群草堂” ,由黄葆年、蒋文田讲学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的悖论研究与谬误分析领域,黄展骥先生不仅是一个最热心的参与者而且也是取得杰出成绩的人。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希望由此让更多的人理解和认识黄展骥先生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参与到悖论研究与谬误分析中来,从而进一步繁荣和推动我国的悖论研究与谬误分析事业。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黄自先生的生平和音乐创作倾向,着重对声乐作品的音乐形成及音乐特点作简单的评析,并对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黄仁宇时史学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不拘一格的治史方法、多元化的历史发展史观、大历史观。此外基于他对道德和数字的独到见解,也单独列出,以期对黄先生的史学贡献有更为深刻的了解。黄仁宇先生不仅为我们的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而且大历史观本身即历史方法,在对历史做专业性探讨的时候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方法和模式,在借鉴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还要与本国特色相连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教育”实验运动,蕴含丰富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和主张。“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们进行长期探索、积极实践,为中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文章在对“乡村教育”实验运动特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主要对其中“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并以“救百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为乡村教育主旨的黄质夫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在贵州榕江的教育实践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进而结合实际对其现实借鉴意义与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卷中,黄永玉先生以超凡的感知力和记忆力,采用小说体自传形式,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其生活的凤凰城一群见情见义、乐观向上人物的生活画卷,书写了其对家乡--南方最美小城--深情的眷恋与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