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活中的任何交往都离不开称呼。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在称呼方面从古至今都十分讲究。比如古人称呼他人时,多用“尊”、“令”、“贤”表示尊敬的词,称呼自己时则多用“鄙人”、“小人”、“在下”。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自称时也用“孤”、“寡人”等,这一切都体现了谦虚的美德。现代人在称呼他人时,亦多用“阁下”。“X老”、“您”等敬词,就连称职务职称时,也都找好听的,比如某副币长或副教授,人们都习惯称其为“某某市长”、“某某教授”。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笔者发现有些现代人,在自我称呼方面却有些不符合礼仪规范。前两年…  相似文献   

2.
恰当、得体地使用称呼语是良好交际必不可少的保证。正确地使用称呼语,是跨文化交际中一项重要的交际礼节。俄汉两个民族文化特点不同,在称呼语的使用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能否恰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关系到日常交往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师傅,老师的通称,对僧道、衙门中吏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或民间某行当的权威或有技术的人的尊称;现在多用于对人的尊称,而不管其年龄、性别(通常多用于男性)、职业。“师傅”属于称谓词,即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称谓词的词义探索》一文将称谓词的意义划分为七类,分别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指称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风格意义和修辞意义。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从这七个方面探索“师傅”一词的意义演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解释了人的称呼语的隐喻化,其隐喻途径主要是四个方面:具体事物名称投射于称呼语、人体器官名称投射于称呼语、人的名字投射于称呼语、抽象事物名称投射于称呼语。  相似文献   

5.
越南作为一个同样奉承儒家思想的礼仪之邦,交际中特别讲究礼节,其礼节主要体现于交际中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称呼语的使用,因此越南语的称呼语极其丰富且复杂,给学习越南语的中国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越南语称呼语的语用类型、使用规则和特点等,分析其语用礼节,以便让学习越南语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越南语的称呼语,使其在与越南友人交流中更礼貌、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把大哥作一个评说的话题,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以为哥们兄弟是五伦之一,司空见惯,有什么好说的?可是我觉得,越是常见的事人们越是不易于作深入的了解,越是常见的事越容易被大家忽视。“大哥”也是这样。例如您知道大哥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吗?是不是“大哥”这个称呼只有被弟弟或年龄类似弟弟的人称呼呢?“大哥”这个称呼除了负载兄弟之间的伦理内容外,还有其他意义吗?其实未必人人清楚的。于是,便有了我说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熟人圈中,人们相互称谓通常会直呼对方之名。而和你不熟悉的人交往,不分彼此而直呼其名会使很多人不高兴甚至不愿与你交往。所以,何时应不用正式称呼,何时应避免不受欢迎的亲密称呼,就得根据情况,选择时机而定。如果你被真诚地接纳到一个圈子中,对你来说,在刚接触的一段时间里,仍要称呼人家的姓氏,如“约翰逊先生”和“布什太太”。在商业圈里,许多人认为直呼其名有失身份。所以,对他们最好称“先生”或“小姐”。 同军官谈话时,你要以其军衔称谓,天主教的牧师被称作“神父”,总统被称作“总统先生”。参议员习惯上终…  相似文献   

8.
孙焕英 《老年世界》2006,(19):15-16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学校也史无前例地连锅端,钻进了一个芦荡被军管闹“文革”。正在被“清队”、“抓五吆六”弄得洪洞县里没好人之际,林彪出事了。而我们,却因此得福,大概是上面顾不上折腾“臭老九”了。没事干了,就整天学习叠被子,就是用板子拍打,把被子叠得见棱见角像刀切似的,玩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魔方(近见报道,有部队已废止了这一套)。一个老教授总因被子叠得不标准挨批。有一次,他不软不硬地对军管人员来了一句:“被子是为人服务的!”从此.学校里就流传起了一句“教授名言”:“被子是为人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在社交场合,对人的称呼是很有讲究的。对比较亲近和熟悉的亲戚朋友,人们习惯称呼他的名字。但按中国习惯,对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长者,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另外,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当你向第三者介绍他时,最好还是称呼他的姓加上小姐、先生,或职称。如果你不了解一位妇女的婚姻状况,最好称呼她“女士一。凡人都有大号(姓名)供称呼,但除非名人之“名”早“如雷贯耳”,令人“久仰’”,普通人的姓名则如水底沉石不为众知,于是在社会生活中,便产生了富有包容和涵盖力的其姓的称呼。“同志”曾经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  相似文献   

10.
孙立 《现代交际》2006,(1):16-17
刚毕业的Linda遇到一个难题。入职前,父母给她上了一堂社会课,母亲告诉她,刚进单位资历浅, 对同事要客气、尊重地称呼为“老师”,父亲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当年我在工厂当学徒,就是对师傅非常恭敬!”可在同单位的师姐说法却正好相反——最好直呼其名。师姐在单位试用时,按照家长的教导,见了老同事就叫老师,年龄差不多大的就叫哥哥姐姐,反倒弄得大家都很尴尬,给经理留下的印象也是“太孩子气”。师姐说:“师傅、老师都是过时的叫法,我以前的同事之间部是叫名字的。”其他人给出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老总、头儿、老大、同志、小姐!到底该如何称呼?Linda不禁犯了难。其实这样的难题并非只有Linda一个人遇到。  相似文献   

11.
一、癌症临头——病房里的女人心思 当人得知自己患上了某些疾病,比如癌症,那他往往会本能地在瞬间默语:“我的生命倒记时了?是读年?读月?还是读分?读秒?”  相似文献   

12.
言语中称谓视点与社交指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言语交际中,用语言形式指称或者区别不同的交际上作不何能够使人明了县谁和谁在交际,而已使交际的主题领域、言语表现形式都呈现出某种特征。因此在社交中注意使用对人的称谓语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称谓包括三个方面:说话人的自我称呼;对听话人的称呼;说话人对听话人以外的第三者的称呼。言语交际中出现的称谓词语实际上是一种“指示”,这些称谓有效地区别了谈话的双方以及谈话中出现的其他人。仅就称谓的“区别”作用来说,它有点象每个人的姓名,如果不把重名重姓的因素算在内,姓名就是最好的一种互相区别的称呼。与姓名不同的是每…  相似文献   

13.
一般人认为“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山东省内的东岳泰山。其实,“泰山”是人名,是鲁班的弟子。泰山很聪明,干活总是别出心裁,结果误了事,惹恼了师傅鲁班,被撵出了“班门”。时遗一年,鲁班见集市上摆着精巧的竹制器具在出售,他万没想到,这些竹制品竟是他赶出师门的徒弟泰山所制造。为此,鲁班愧悔地感叹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相似文献   

14.
我是自从进入了这家电脑软件公司之后,被人称做是“电脑丽人”的。最开始我不喜欢这个称呼。因为电脑这种四四方方、神神秘秘、呆头呆脑、充满奇迹的高科技产品给人的感觉是陌生而又冰冷的,让人有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电脑丽人”其实也就是“冷美人”的又一代名词。而...  相似文献   

15.
称呼的奥妙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称呼”具有相当微妙的意义。称呼也就是人的名字。“您怎么称呼?”也就是您的名字叫什么。人的名字就是一种符号、代号,就是用来代表这个人以及这个人用来同别的人打交道的。简言之,就是用做交际的。然而事实上,在具体交际过程中,因不同的世事情态,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交际内涵,由名字而到称呼,不但其间发生干变万化,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色彩,含蕴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心理内容。李某某;如果直呼其名,我们大抵可以看出如下关系;“这李某某是他的晚辈而此时此刻又无须表示亲近;是他的同事而又不太外道;两个熟人…  相似文献   

16.
当那场史无前例的动乱来临时.六九届人刚读完小学六年级。他们茫然无措地看着周围的变化,充满了兴奋、好奇、恐怖和惊骇。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闹不明白.这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那就更遑论只有小学文化的六九届人了。就在这场暴风骤雨的洗礼中,六九届人开始了他们的青春期。由于造反在家“赋闲”两年.“复课闹革命”又让他们在学校读了一年多毛主席语  相似文献   

17.
有急事打电话要找亲戚、朋友时,而他们人又不在或是在另外一个楼层。在这种情况下,人不在事情又要人转告,人在外而又要地人去找。此时,如果对方(接话人)是熟人倒还方便,如果是生入那就麻烦了。这就需要讲究在交际方法了。一、生人当熟人,买“一听如故”碰上生人接电话,一不要失望、二不要急着丢掉话筒。应该打主动战,先发制人,问清对、的姓名.当对方报出姓氏时,就要一边听一边辨别是男是女7是老是少?一边作出反应.灵活地把生入当作熟人来回话。这里有几种类型:如是女人接电话,就热烈地称呼;’‘哈哈,原来是\。小姐(x太…  相似文献   

18.
称呼语是社会交往中表达人际关系的重要信号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称呼语尤其是女性使用的称呼语种类增多,体现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本文主要基于认知理论框架下对女性称呼语以"亲"、"亲爱的"为例进行探讨,理解女性使用不同称呼时的心理状态,以期能够促进社会交流。  相似文献   

19.
在与人交谈时,一般情况下首先要称呼别人,这就要有一个能让对方接受的恰当的称呼,因为,这是启开交谈之门的一把钥匙。可是,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有一些同志却忽视了这一点,这些同志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一开口称呼别人就不得体,无意识地伤害了对方,导致交谈失败的结果。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待人接物中开口称呼别人时,一定要认真对待,要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好称呼应用中的一些特点,就会给双方进一步的交谈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具体讲称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七个万面:1、准确性。称呼别人时要准确、得体,否则对方认为你在恶作剧…  相似文献   

20.
“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触动了数以万计的年轻生命 ,此运动中最为醒目和被述说最多的是“老三届”。“老三届”特指文革开始时在校的中学生 ,又称 66- 68届中学生。他们出生于建国前后 ,成长于比较特殊的年代。文革前的“理想主义”是他们接受的启蒙教育。文革中他们的教育生涯被打断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革命”的洗礼。随后而来的上山下乡运动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经历了一次剧烈的生命转折。从此 ,他们的生命轨迹发生改变 ,激情主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遭遇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平淡和琐碎 ,被日复一日地消磨 ,原有的生命意义似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