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拉卜楞地区(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及邻近州县),公元二世纪时为西羌之地,七世纪被吐蕃占领。吐蕃王朝崩溃后,赞普后裔在这里建立以藏族为主体的(口角)厮囉地方政权。十二世纪,(口角)厮囉政权灭亡,其辖地区为宋、西夏所占有。 元时,拉卜楞地区归西夏中兴河州等处军民总管府管辖。明朝在此置河州卫,清初裁卫  相似文献   

2.
从《老子》说到中国古代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奴隶社会?本文提出:(一)在商、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公社农民而非奴隶,不能说商、周是奴隶社会;(二)不能千篇一律地认定原始社会的解体形式都是奴隶社会;(三)有奴隶制存在的社会不一定就是奴隶社会;(四)所谓奴隶殉葬也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证明;(五)说中国古代使用奴隶作战,不是事实。中国由于没有经过奴隶社会的阶段,长期存在着古代公社的残余影响,形成了后来历史文化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关于奴隶社会历史地位的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奴隶社会是不是继原始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普遍必经的一个社会阶段,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问题。1957年,雷海宗、李鸿哲二同志,曾从生产力(生产工具)、奴隶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等方面,论证了奴隶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普遍必经的阶段,奴隶社会在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经历过。但在当时他们的观点被看作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以后流行于我国学术界的,几乎只有奴隶社会普遍必经  相似文献   

4.
唐以前 ,丝绸之路上 ,中国与西方的纺织技术交流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丝织品与纺织技术的西传 (约公元前 10世纪~公元 6世纪 ) ,西方从拆解丝织品获取丝线 ,织造胡绫开始 ,到公元 4世纪的下半叶后 ,萨珊波斯的丝织业兴起 ,开发了斜纹纬锦的新品种 ,西方丝织技术逐渐成熟。第二阶段为西亚纺织技术的发展与东传 (约公元 6世纪~公元 10世纪 ) ,公元 7世纪后斜纹纬锦开始在中国流行 ,中国织工在束综提花机上制作斜纹纬锦 ,织锦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也发表了一些总结性的文章 ,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 ,2 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发展 ,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 2 1世纪之初 ,提出这些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 ,或者提出一些对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前沿问题供研究者们思考 ,比具体解决一个两个实际问题更有意义。有鉴于此 ,本刊发表一组笔谈 ,以期促进 2 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刊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关于原史文化及文本研究的一些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也发表了一些总结性的文章 ,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 ,2 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发展 ,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 2 1世纪之初 ,提出这些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 ,或者提出一些对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前沿问题供研究者们思考 ,比具体解决一个两个实际问题更有意义。有鉴于此 ,本刊发表一组笔谈 ,以期促进 2 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刊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也发表了一些总结性的文章 ,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 ,2 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发展 ,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 2 1世纪之初 ,提出这些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 ,或者提出一些对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前沿问题供研究者们思考 ,比具体解决一个两个实际问题更有意义。有鉴于此 ,本刊发表一组笔谈 ,以期促进 2 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刊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也发表了一些总结性的文章 ,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 ,2 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发展 ,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 2 1世纪之初 ,提出这些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 ,或者提出一些对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前沿问题供研究者们思考 ,比具体解决一个两个实际问题更有意义。有鉴于此 ,本刊发表一组笔谈 ,以期促进 2 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刊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也发表了一些总结性的文章 ,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 ,2 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发展 ,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 2 1世纪之初 ,提出这些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 ,或者提出一些对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前沿问题供研究者们思考 ,比具体解决一个两个实际问题更有意义。有鉴于此 ,本刊发表一组笔谈 ,以期促进 2 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刊竭诚欢迎海内外学者参与这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公元 7世纪印度古代文学理论家檀丁所撰诗学理论著作《诗镜论》译为藏文以后 ,藏族学者争相传习 ,蔚成风气。它和藏文古体诗的创作相结合 ,经过漫长的发展道路 ,已经成为藏族文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传入蒙古地区以后对蒙古族古代文论产生了巨大影响。蒙古族喇嘛学者用藏文撰写诗镜论注释和诗例 ,极大地促进了它的传播并扩大了其对蒙古文学的影响。这些注释著作作为蒙古族古代书面文论文献的最初篇章在蒙古文论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西欧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可惜她没有取得很多研究成果。象中国、印度这些国家的古代史,连分期问题都未很好解决,当然无从确切说明如何过渡。西欧的过渡在分期问题上倒没有多大疑问,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说明。本文想在这方面进行一点讨论,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一一般认为公元三世纪起罗马帝国奴隶制发生危机(或者提早为二世纪末),奴隶社会内部出现了封建经济成份——隶农制。如何判明隶农制是封建经济成份呢?  相似文献   

12.
印度逻辑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所谓古因明阶段(始于公元前三世纪),新因明阶段,又称佛教逻辑阶段(始于公元六世纪)及新正理时代(公元十世纪以后)。印度逻辑随佛教文化输入我国,分别于七世纪由佛教学者玄奘引入我国汉族地区,于十一世纪传入西藏。  相似文献   

13.
《格萨尔王传》蕴藏着古代藏族社会的婚姻习俗及其历史文化,族外婚、婚姻不自由、抢婚、妻从夫居、一夫多妻、弃妇等现象,反映出古代藏族社会的婚姻中妇女地位的低下。《格萨尔王传》中所体现的具有藏民族特性的婚姻习俗及其历史文化,是藏族由原始社会末期进入奴隶社会的婚姻习俗的真实写照,也是藏族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藏族历史上的宗教与艺术陈光国(一)宗教是藏族历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藏区从事生产的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①,也是长期影响藏族人民的一种意识形态。公元7世纪上半叶,佛教从印度、尼泊尔和中国内地分别传入吐蕃,以后逐渐取代苯教而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体系...  相似文献   

15.
藏历年简介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今年是藏历金马年。它是根据藏族人民传统的历法来推算的,是以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十二生肖(鼠牛虎免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来记年的。藏历记年始于九世纪初。藏历年的时间和汉族春节的时间比较接近,因置闰等方法不同,又有些差异。藏历一般三年一个闰月。有闰月这一年的藏历年就和汉族春节相差一月左右,今年的藏历金马年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正> 欧洲人所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欧洲音乐史实际上也是以基督教为基质发展起来的。在这一音乐历史发展地过程中,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又是宗教音乐最活跃的时期。 基督教(christianismos)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最早见于公元二世纪初安提安的伊纳爵《致马格尼西亚教会书》中,指区别犹太教,崇奉基督为主的新教派。在这之间,公元一世纪时,在叙利亚安提阿就有人称呼一些追随耶稣基督、信奉一种不同于犹太教传教信仰的“道民们”为“基督教”,同佛教和伊斯兰教相比,基督教这一世界性的宗教,在起源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争论。一般认为,基督教最初出现在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以继承犹太教的《旧约全书》和产生于一、二世纪基督教的《新约全书》为经典,称  相似文献   

17.
公元九世纪中叶,藏族社会在吐蕃奴隶制王朝崩溃之后,进入了地方政权割据的状态。适至十一世纪上半叶,在我国甘青一带逐渐出现了一个以河湟流域为中心、以藏族为主体的确厮啰封建地方政权。它以青唐(今西宁)为首府,辖区“占河湟间二千余里。河间有鄯、廓、洮、渭、岷、叠、宕等州。”在确厮啰政权存在的百余年间,和北宋王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河湟地区的政  相似文献   

18.
《美术性相》()是藏族绘画艺术个专门论述人物画的一部著作,是藏族人民在绘画艺术实践中的智慧与血汗的结晶,也是祖国大家庭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性相》究竟产自何年代,尚须待考,但从著作的内容看,大约是公元四世纪后印  相似文献   

19.
吐蕃自公元7世纪在西藏高原兴起后,不断扩展到今甘肃、青海地区,甘青地区藏族逐渐形成。本文在考察甘青藏族来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经济开发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所谓佛教“前宏期”和“后宏期”,系专指佛教在藏族地区传播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而言。“前宏期”指公元七世纪初叶到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以前期间的佛教(即由佛教在吐蕃本部初传,几经周折,到吐蕃赞普达玛灭佛);“后宏期”一般指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再兴时期,史家一般认为从公元978年伊始。“前宏”和“后宏”的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