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证据具有与传统证据形式截然不同的一些特点,如可以广泛存储、快速复制和传播,并且具有精确性和全面性。但电子证据在管理方面比较脆弱,易被篡改、盗取或删除,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其的认定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应结合其特殊性,重点对电子证据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对于电子证据证明力的把握也要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非法证据排除新规则中的非法证据界定、刑讯逼供界定、讯问人员出庭制度、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性规定进行理论探讨,试图廓清非法证据排除新规则的部分文义并完善疑难部分的注解,以便于指导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操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规则在劳动监察执法实践中毫无意义。劳动监察执法中的非法证据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方法、程序收集的证据。劳动监察执法活动中排除非法证据是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的要求。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应当由行政相对人在案件调查处理程序中提出,而由劳动监察部门承担证明获取证据合法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刘航 《劳动世界》2016,(10):65-66
劳动者讨薪过程中,可以使用哪些证据种类?劳动者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证据,来源于其他主体的证据,来源于其他社会机构的证据。而劳动者要讨薪而收集证据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欠条、工资欠发记录要索取原件,适当地录音、录像获取视听资料证据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调查收集行政证据是行政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证明案件事实的基础和前提,直接涉及行政主体最终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在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调查收集行政证据却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当前劳动保障执法工作的一个难题,以笔者多年从事行政争议应诉工作,对于证据的收集及其在行政复议或诉讼中的作用有着切身的体会,劳动保障监察中收集用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赖的事实分为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因此,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既要收集实体法事实的证据,也要收集程序法事实的证据,这样才能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卓敏 《劳动世界》2011,(5):69-70
本文针对非法证据排除新规则中的非法证据界定、刑讯逼供界定、讯问人员出庭制度、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性规定进行理论探讨,试图廓清非法证据排除新规则的部分文义并完善疑难部分的注解,以便于指导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操作。  相似文献   

7.
法发[2008]42号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自2002年4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指导和规范人  相似文献   

8.
所谓劳动者证据,就是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一切客观事实材料。本文列举了劳动者证据的种类,阐述了劳动者的举证责任,提出了劳动者证据的收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实行的是证据优势原则,即争议各方当事人谁依法提供的证据具有优势,即推定该方所证明的事实为法律事实,谁就有可能取得胜诉的结果。在劳动争议处理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双方的证据效力对等,甚至是无法判断哪方的证据具有优势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推定哪方的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为法律事实是劳动争议处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以财产为标的的争议中,仲裁员一般采用的是折衷的方法,即争议双方各自取得部分的财产权利。这种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争议证据,是指能够证明劳动案件事实的依据,是仲裁庭认定案件事实、作出裁判的根据。我们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证据的三性,即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区分本证和反证、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之间的联系和概念,从而把握好案件事实的认定,作出公正的裁判。  相似文献   

11.
在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当事人如要获得胜诉或者避免败诉,应当提供支持其仲裁请求或主张的事实,而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则须利用证据来确认。所谓的仲裁证明是在仲裁过程中依照法律运用证据来确认案件事实真伪的过程或结果。而证据则是确认案件事实真伪的方法、资料和根据,也是仲裁员确信案件事实真实性的主要根据。我们知道,涉及到劳动争议方面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一对夫妇将一面"讲事实重证据,扬正气护弱势"的锦旗妇送到了平昌县劳动争议仲裁院,笑容满面又显得有些激动地向仲裁工作人员连声致谢。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补充和发展,其处理程序和实体规则不断得以健全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但相对于不断细化的实体性规定而言,有关证据方面的规定相对较少,且操作性不强。2007年1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并于2008年5月施行,该法及其配套法规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引入仲裁程序,明确了在仲裁过程中涉及证据形式、证据提交、证据交换、证据质证、证据认定等事项,应当参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按此规定,仲裁过程中的证据应当普遍适用民事诉讼的规则。但从本质上进行比较,仲裁与民事诉讼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如简单适用民事诉讼规则,对劳动人事争议中弱势一方的劳动者显失公平。因此在仲裁实践中证据规则的使用上应当以民事诉讼的一般规定为原则,充分结合劳动和人事仲裁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理解和细化,才能更好地将证据规则运用到仲裁过程中,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更加严谨、公平、合理。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以证据规则中的举证责任分配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围绕证据形式、举证责任、证据提交和交换、证据质证和认证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不断丰富和发展仲裁制度,为仲裁事业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4.
李桂茹 《新劳动》2002,(17):44-46
山东女子易方的丈夫孙永,在深圳当律师期间和二奶生了双胞胎。易方从家乡来到深圳,化装跟踪丈夫,历尽了千辛万苦,获得了丈夫和第三者生了双胞胎的证据。就在易方向法院起诉、追究孙永和第三者重婚罪的时候,孙永却销声匿迹了。易方打定主意一定要找到丈夫。她辞掉原来的工作,把儿子扔在家乡,只身一人到深圳打工……  相似文献   

15.
在工伤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当出现争议一方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持有异议的情况时,一些基层法院便另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重新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依据司法鉴定结论进行案件审理。对于这种做法,劳动保障部门及法院都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法院是社会公正的最终裁判者,有权对案件审理中涉及的各种证据包括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司法鉴定机构具备必要的技术、人员和装备,法院有权决定采信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仲裁与诉讼在审理上衔接不意味着证据上也要衔接,相反劳动仲裁与诉讼衔接中证据应以"不衔接"为规则。在调查取证方面,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委托证据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进行。诉讼中,应当给予当事人重新举证质证的机会,而不受劳动仲裁举证范围的限制,重新进行认证。法院不应以提交《仲裁裁决书》作为劳动争议案件立案的前提,《仲裁裁决书》在诉讼中也不具有证据资格。劳动仲裁阶段当事人的"自认",在诉讼中不具有约束力。劳动仲裁阶段已经出庭提供证言的证人在诉讼中原则上仍应再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理解劳动仲裁证据的概念是做好证据收集的前提 所谓证据,是指证明案件或者事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劳动争议仲裁证据是指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劳动争议仲裁委用来证明劳动争议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依据,也是仲裁委正确适用法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劳动争议仲裁证据具有证据的一般属性,概括起来仲裁证据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黄海 《中国劳动》2005,(5):35-37
鉴定结论是行政诉讼7种证据类型之一,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劳动保障行政争议,特别是工伤争议中的重要证据。依法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使其符合高法《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鉴定结论的要求,是减少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医疗会计档案是医院日常管理中形成的关于资金流的记录,是医院对经济事项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具有证据和史料价值.医院会计档案管理是否规范、科学,对医院贯彻实施财政和预算政策,维持正常运行和收支平衡,合理使用经费都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夯实基础,提升"两项建设" 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当前,雅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规划近500平米场地,设置仲裁庭2个、调解室1个、档案室1个,并配备了立案庭、接待庭、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三方驻会办和法律援助驻雅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站,配备了证据演示系统、监控系统、大型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实现了硬件上档次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