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案情简介颜某自2000年1月19日到某集团公司工作,先后与某集团公司签订多次劳动合同,最后一次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时间是2014年2月12日,合同期限自2014年2月11日起至2017年2月10日止;合同约定颜某担任采购岗位主管职务。某集团公司于2010年安排颜某休年休假10天,其他时间未安排其休年休假。2015年3月17日,某集团公司下达《员工内调通知》,自4月1日起将颜某从采购主管岗位调至某集团公司旗下的某店副店长岗位,颜某不同意调岗,经与集团  相似文献   

2.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02年1月1日进入某销售公司工作,任销售经理,双方劳动合同于2013年8月15日到期。到期后,双方没有续签劳动合同,李某继续在销售公司任职。2013年9月15日,李某向公司请病假至9月30日。10月12日,公司作出双方劳动合同于2013年9月30日到期终止的决定。后李某去失业保险部门领取失业金,失业保险部门指出,李某的劳动合同终止证明上的终止日期与劳动合同的截止日期不符。2013年10月15日,李某让公司经理将劳动合同上的截止日期由2013年8月15日改  相似文献   

3.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6年1月13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称某保险公司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现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公司则称:2015年9月10日,招用李某为营销经理,并与李某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4个月。试用期期间李某没有完成公司的季度营销指标,故公司于3个月考核后,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并无不当。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2006年1月17日,李某应聘到无锡某劳务派遣公司,该公司一直将李某派遣到甲单位,从事操作工工作。劳务派遣公司与李某签订的最后一期劳动合同于2012年4月30日止,其与甲单位订立的派遣协议也于2012年4月30日止。2011年3月1日,甲单位以李某连续旷工3天,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将其退回劳务派遣公司。3月3日,劳务派  相似文献   

5.
案情介绍李某于2002年10月12日到新城美发店上班,试用两个月后,签订了两年期劳动合同。老板发现李某很聪明,又很勤劳,便于2003年2月派其去广东某美发学校深造,并报销了李某往返路费和一半学费共计2850元。李某于2003年5月学成回店后,技术大有提升,很快成了店里的“坐堂大师”,每月工资500元底薪加提成,平均收入在2500元左右,李某的顾客也络绎不绝。老板眼看李某成为技术骨干,怕留不住人才,便于2003年8月与李某签订补充协议,约定从每月工资中扣保证金500元,合同期满连本息一次性支付给李某。李某虽签了补充协议但心存不悦,认为老板太不够意思…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8年9月22日与某铸造有限公司签订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明确李某为铸造工。2010年7月22日,公司与李某进行了终止合同前职业病检查,经某医院对李某进行职业病诊断,诊断结论为"无尘肺"。8月19日,在劳动合同到期前,公司发出了终止劳动合同确认单,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劳动合同。9月22日,公司依法终止了李某的劳动合同,而李某收到了诊断结论后向当地职业病  相似文献   

7.
【案例】:李某2007年11月1日经人介绍至某木工厂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在李某多次要求下,与单位签有期限为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六个月的劳动合同,月工资2,000元,用人单位提出于2008年1月28日提前一个月通知李某2008年2月28日解除劳动合同,李某表示同意。于是,厂  相似文献   

8.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04年4月到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工作,岗位为挂钩工。自2005年1月1日起,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先后与某运输公司、某装卸服务部以及某运输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李某派遣至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工作。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分别于2012年3月12日、2013年1月5日与某运输有限公司签订两份《劳务派遣协议》,期限至2013年12月31日止。某运输有限公司分别于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与李某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 申诉人:李某,某挖掘机公司职工 被诉人:某挖掘机公司 申诉人李某于1968年3月参军,1971年转业安置到某市矿山机械厂.1996年5月某市矿山机械厂与外方合资成立合资企业某挖掘机公司,李某随后进入该合资企业工作,某市矿山机械厂未支付李某经济补偿金.后中方撤资由外方独资.合资后,李某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李某在某市矿山机械厂的工作年限视同新企业的连续工作年限,并享受企业规定的与工作年限有关的各种待遇.双方最后一份劳动合同至2005年4月30日到期.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李某,女,1958年3月15日生,于1997年入职某公司,该公司未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2007年12月,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9年6月15日,李某在公司组织的体检中被诊断为患有高血压。7月20日,公司以李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由终止双方的劳动关系。李某不服公司的决定,于8月  相似文献   

11.
【案例】:李某于2007年6月应聘到湖北某私企担任技术部经理,双方签订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是4500元。2008年10月,李某所在部门上级领导要任用他人担任该部门经理,所以解除了李某的经理职务,只让其负责部门的一般技术工作,并且工资降为2300元。对此李某不服,多次与领导和人事部交涉,但均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李某,女,于2010年7月与某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派遣至某外资公司,月工资6000元。同日,李某被派遣至该外资公司。2011年8月,李某告知该外资公司自己怀孕并要求减轻工作量。2011年9月,该外资公司将李某退回到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公司随即按最低工资支付李某月工资。李某认为,女职工劳动保护明确三期内不得降低工资待遇,且该外资公司将其退回不符合法律规定,故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按6000元支付月工资。  相似文献   

13.
<正>案情简介李某与上海某外资物流公司于2002年9月签订劳动合同,在苏州分公司担任进出口货运代理主管,2008年后签订过两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到期日为2013年12月31日。2013年11月,公司向李某发放了《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征询书》,李某填写的意见是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于2014年1月向李某提供了新版《劳动合同》要求其签订。李某不能接受新版合同的变更,向公司提出了异议。主要包括:第一,工资标准。原合同列明工资具体构成及数额,新版合同约定"详细金额参照另行签订的《补充协议》或  相似文献   

14.
孙付 《中国劳动》2007,(2):53-54
案情简介■李某于1988年9月调入某汽车修理厂工作,任职办公室负责人,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1995年3月初,李某不辞而别,离开单位。汽修厂连续几次打电话通知李某上班,但其拒绝接听。无奈之下,单位领导经研究于5月26日做出决定:因李某连续旷工超过15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对李某予以除名,并于5月27日将除名决定刊登在当地报纸上,通知李某自登报之日起30日内到单位办理相关手续。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李某自1983年进入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班,担任信贷部客户经理,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4年11月13日,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责任追究委员会向李某作出《责任追究决定》,决定给予李某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李某接到该处理决定后向某银行相关部门提出申诉,但审理结果为申诉不成立.2015年2月22日,李某收到某商业银行作出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该证明书载明:李某与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劳动关系于2015年2月16日解除(终止).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 李某于2009年9月,入职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甲公司从事仓库保管员工作.2012年6月,甲公司变更公司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成为乙公司,李某随即成为乙公司员工.2014年8月,乙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与本地另一家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合并重组,再次变更公司名称,成立丙公司,李某自然又成为丙公司员工,又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但没参加社会保险.2015年11月的一天,李某以丙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7.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1年9月2日入职某物流公司担任出纳。2012年2月底,公司决定将李某调岗至商务部门、福利待遇不变。李某不同意调岗决定,于2012年3月1日上班打卡后携带公司的保险柜钥匙和银行操作密钥等材料前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日,公司作出《开除通知》,内容为:"由于李某严重违反公司财务制度,私自携带保险柜钥匙及各类银行操作密钥,在没有和公司确认的情况下外出,导致公司业务无法正常运作,现公司决定对其予以开除处分。"李某收到通知后,与公司完成了工作交接。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简介A公司是一家投资管理咨询公司,于2013年9月27日核发营业执照。2013年9月1日,李某经后担任A公司总经理的孙某招聘担任司机,为孙某及其他员工服务。2013年11月1日,A公司与李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4年2月28日,A公司以李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予以解雇。李某遂申请劳动仲裁,主张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等。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虽然李某自2013年9月1日即作为司机为A公司的总经理孙  相似文献   

19.
法与非法     
李某于2002年10月12日到新城美发店上班,试用两个月后,签订了两年期劳动合同,老板发现李某很聪明,又很勤劳,便于2003年2月派其去广东某美发学校深造,并报销了李某往返路费和一半学费共计2850元,李某于2003年5月学成回店后,技术大有提升,很快成了店里的“坐堂大师”。每月工资500元底薪加提成,平均收入在2500元左右,李某的顾客也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 李某于2003年3月到北京某有限公司工作,公司既没签订劳动合同也没订立任何形式的用工协议。2003年4月12日李某在工作中负伤,由于公司极不配合,于2003年11月10日才取得工伤认定,并于2004年3月30日鉴定为伤残六级。4月公司将工伤保险机构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发给李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