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速度的加快,农村社会成员逐渐开始多元分化和多向重组。此时,村民之间在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意识形态各方面开始发生分化。这一正在发生的变化,使乡村治理嵌入了许多新的变量,这势必影响乡村治理的结构及运行过程,从而导致了同质性社会结构的逐步解体,同时衍生出了一种新的乡村治理模式——精英治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广大乡村活跃着的乡村精英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活跃在农村各个领域,成为影响和左右农村社区生存和发展的精英群体,为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薛琪薪 《管理现代化》2021,41(1):117-120
教育精英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流动和发展交织的过程。通过梳理教育精英人才流动的具体模式、影响因素与流动效应,教育精英的流动轨迹和特征等研究,对教育精英人才流动与人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总结认为,当前研究对人才流动与否,以及不同流动方式作用于人才发展的机制的分析尚未重视,缺乏人才流动过程的微观数据,以致对于教育流动、工作流动与教育精英人才发展之间的关系论证不深,对自然和社科领域教育人才的整体研究较为缺乏等问题。据此,对深化教育精英人才流动过程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陶俊丽 《经营管理者》2011,(2X):326-32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特殊的时期被称为社会转型期。必须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变化及其特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培养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及时促进社会秩序的重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公共权力腐败已成为中国公共治理领域的重要问题.对腐败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在制度层面推进廉政建设,提升公共治理能力,关乎社会发展大局.行政腐败作为当代中国重点领域的腐败类型,是反腐倡廉的关键着力点.为此,积极借鉴行政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深度剖析行政腐败的现状、类型、特征以及源头因素,进而营造风清气正的公权运作环境,对于健全行政腐败治理的长效机制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村落社会派系化背景下,派系精英之于村庄治理具有独特功效。主要表现为:派系精英是村级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关节点,派系精英是实现乡镇与村对接的一个重要环节,派系精英主导村庄政治及其民主化进程。精英民主理论对当前派系精英介入下的村庄治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对今后进一步推进村庄治理具有启示意义,即加强选举制度的建设,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精英流转机制;加强村级事务运作的制度化建设;推进村庄治理中的分权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在领导活动的要素体系中,领导伦理居于最基础、最原创、最本质的地位。领导者的决策和行为方式都要受伦理指导和制约。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领导伦理领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失范现象,突出表现在“公权力滥用”。领导伦理重构,是基于领导作为行为主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而产生的,是行为主体在道德活动中积极能动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9.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是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实施的制度基础,而要促使目前封闭、排外的村民自治制度实现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型,就必须以"政经分开"改革为先导,并由此推动中国的农村民主实践由村民自治向社区治理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农村的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以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为引领,通过"政经分开"改革以构建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原则、以社区治理为主要运作方式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并推动以生活共同体为范畴的、超越单一行政村为治理单元的更加丰富多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0.
乡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基本原则和重点举措: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的资源要素交换制度,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村党的组织和村民自治制度,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加快构建城乡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很多既有事物都在现代与理性的冲击下快速转型,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做出改变。社会工作和传统妇女工作的进一步结合正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大重要变化,而这一结合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社会飞速转型的大潮流下,所提出的"妇女社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可操作性和与时俱进性,而研究社会转型期的妇女社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农村的发展虽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城乡发展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乡村发展也不平衡。因而,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实现乡村善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治理体系,既能够为破解农村治理困境提供新思路和改革取向,也可以通过塑造具有新素质、新思想、新文化、新境界的新型农民,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遇到了新的难题,大学生就业难就是其中之一。大学生就业难是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社会发展、市场经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则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四个主要成因。只有正确理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才能科学的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从而找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阶段,也正是社会矛盾及冲突的多发期,油经济发展和体质转型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如何做到合理、有效的消解群体性事件,协调好各类社会矛盾与冲突,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本文即从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入手,拟对此类事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要真正把乡贤转换为乡村治理的强大内在动力,必须处理好传统乡贤与现代乡贤、文德乡贤与官富乡贤、乡贤知名与乡贤认同、乡贤培育扶持与乡贤引导规范、乡贤治理体系优化与乡贤治理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注重传承与创新,实现软治理与硬治理并举,夯实参与治理之根本,发挥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政府管理的过程。治理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寻求良好的治理。良好的治理即善治。当前,要实现中国乡村善治,有三大治理路径:一是优化乡村民主治理结构,营造乡村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二是推行新型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社会的转型和教育的转型同步进行,如何和谐、如何整合、如何调整和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社会转型期的青年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陈宫漾 《科学咨询》2008,(17):19-19
社会转型期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或体制转换,它与人的观念和道德变迁相伴随,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本文着重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和养成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或体制转换,它与人的观念和道德变迁相伴随,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本文着重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和养成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