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当前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民培训。包括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养等等。“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作了明确部署,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科技素质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不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农民培训指标的统计与分析,运用IPA分析方法来揭示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创业师     
《领导决策信息》2008,(34):25-25
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11个省试点培训1万名农村实用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为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4.
开展技能培训造就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领导科学》2006,(21):14-15
培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技能、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博野县以“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为载体,将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以人为本上,将新农民定位在具有观念新、道德良、技能高、守法好、达小康“五要素”上,科学制定新农民培训规划,全面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一、适应农民特点,实施“多点合围”,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博野是一个传统农业县,现有人口25万,其中农业人口22.7万,农…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存在着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布局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构建青岛市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可尝试以下途径:制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强化教育培训,加速提升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和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构建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施仲乾 《科学咨询》2010,(14):I0002-I0002
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成人教育的新的历史使命。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成人教育学校立足双福工业园区建设,在征地农转城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程欢 《经营管理者》2014,(7):151-152
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之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各级政府工作重中之重。农村人才是强农之本,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生活环境艰苦,人才培养受到许多环境制约,这不利于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以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现状为例,结合人才生态政策环境建设内容,提出通过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来促进广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快广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农民的思想新、知识新、挣钱门路新,党和政府就要投入资金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让他们共享改革的成果。今年年初,渑池县启动的由县乡财政埋单的新型农民培训计划,不仅让农民学到了党的政策、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而且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尝到了培训的甜头,找到了挣钱的门路。11月21日,全省召开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了渑池县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倡导并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快农村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一种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农村生活.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本文拟结合武隆实际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舅  糜力 《科学咨询》2009,(23):11-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前提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从而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然而,黔江区农民现有科技素质整体上偏低,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成为各级党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快农村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一种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农村生活。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本文拟结合武隆实际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前提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从而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然而,黔江区农民现有科技素质整体上偏低,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成为各级党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勋 《领导科学》2006,(11):24-25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应在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同时,合理有序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一、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能够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需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科学组织和推动,更需要广大农民踊跃参与。近些年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固然有效地增加…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村旅游,造就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基于发展乡村旅游对造就新型农民重要意义的阐述,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造就新型农民的若干对策,以期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4):22-22
自2006年夏中央邀请农技专家和农村实用人才到北戴河休假后,全国掀起了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的热潮。2007年1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要求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培训工作。2008年1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总体上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新时期关于农村发展的伟大战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能否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要从思想教育、培养新型示范性农民等方面激励和引导农民,使农民充分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相似文献   

18.
培育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实现这一美好图景的关键则是人,尤其是新型农民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全会提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那么,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使他们能够发挥主力军作用呢?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造就新农民农民是农村、农业的主人,两亿四千万农户、八亿农民无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农村发展、农民致富都离不开村党组织书记,新农村建设更需要一个出色的“一把手”。但农村“一把手”在多数地方还存在着年龄偏老化、文化层次低、号召力不强、致富带富能力弱等问题。如何培养一大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村党组织书记,是各地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造就一大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现代村党组织书记,各地从今年开始推出了不少很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措施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张波 《决策探索》2006,(9):14-15
浚县共有490个农村党支部、15942名农村党员,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是关键,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村级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基层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浚县县委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群体,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