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扬  田益祥 《管理学报》2008,5(1):150-155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新8项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考虑公司个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堆栈回归法,采用随机效应影响的面板模型对不同年度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亏损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后增强了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计提的减值准备数据本身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同时,研究还发现盈利年度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更有用,以及投资者不能有效识别微利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而对于巨亏公司与通过转回减值准备方式盈利的公司来说,其会计盈余数据的决策相关性显著低于对比公司,投资者能有效识别其会计盈余质量,这为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的关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变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
单超 《管理与财富》2009,(12):62-63
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股市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依然不少,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法、违规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深入揭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为避免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企业应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对《企业会计制度》以及新准则中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时点、标准、确认范围、确认方法、计量、转销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与会计处理科目进行了综合归纳。  相似文献   

4.
新企业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那么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准则的情况如何呢?本文主要针对资产减值准则在实施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全面分析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提的标准、减值迹象的判断等方面的研究,来解决资产减值准备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资产减值计提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隐形利润得到释放,盈余管理的空间逐渐缩小.本文主要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于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资产减值准则的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以及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提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资产减值会计动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大概可分为四大类:经济因素、盈余管理因素、会计制度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本文拟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主要经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并针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一些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提取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资产状况自行确定,因而实际操作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本文拟就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应注意的问题作粗浅探讨.并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提取、会计处理等进行比较,以便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政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焰  赵红梅  杨梅 《管理学报》2009,6(3):390-395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资产减值>具体会计准则,其中规定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可以认为,减值不得转回尽管有理论观点支撑,但无不与盈余操纵有关.如果长期资产减值因盈余管理转回,那么2007年以后不得转回的政策规定,会迫使2005年和2006年减值转回比2004年显著增加.通过研究发现,尽管仅就2004年而言,在控制经济变量的情况下,动机变量中配股倾向和摘帽与减值转回显著正相关,说明长期资产减值的确因盈余管理动机而转回,但是与2004年相比,2005年和2006年动机变量中的配股倾向和摘帽影响并未增强,反而显著减弱.研究结果说明,减值不得转回的政策意义,并未促使减值转回操纵在2005年和2006年显露出来,长期资产减值盈余管理转回并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落实,国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视,在实际的会计运用过程中,旧的标准制度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新情况,为了更好的指导资产减值处理工作,同时缩小同发达国家的会计水平差距,国家于2006年正式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在新标准的影响下,资产减值的处理需要一个过渡期,在这个时期内,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从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等方面相对旧准则进行了一些改动.这种变动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的接轨,并且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行为.本文对这些改动的内容及其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佳 《经营管理者》2011,(7X):179-179
<正>资产减值准则的制订,涉及准则范围、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一套整体方案。对于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很多人未能反复、深入、认真地通读,明确各个准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规范范围,准确、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而是断章取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成了会计界备受关注的焦点。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引入"资产组"。那么这些变化会给资产减值会计实务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和对公司业绩和资产价值产生什么的影响。同时,针对文中的问题,本文提出完善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广度,但在深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备性和局限性,没有把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本框架和实践的现状,分析了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成因进行论述,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问题之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1)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损。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本要素,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探讨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企业的资产减值工作,尚存在一些不足,为了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针对新会计制度下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探讨,并介绍了如何健全有关制度及准则。使相关人员能够对资产减值进行充分的重视。希望笔者浅薄的见解能够为会计从业人员给予一些工作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专门规范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存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的减值等都不在该准则的规范范围内。本文探讨各项资产减值在具体准则中的规定及其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受托者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企业经营失败的很多问题都与内部控制的薄弱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违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缺失。为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国家有关部门陆  相似文献   

20.
何丹  刘强 《管理科学文摘》2009,(16):287-288
中国加入WTO后,伴随经济的发展,汽车消费进入了黄金时代,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保费收入由2000年的37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84.3亿元,稳居财险业第一大险种。但由于车险市场滋生恶性竞争,加之车险承保标的量大、事故频繁,车险的经营效益却没有与保费规模实现同步增长。车险市场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车险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本文旨在对车险市场上存在的这些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车险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