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0后”省部级很多人破过“格”专家:总量渐增是正常代际变动,今后还会越来越多4月1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任命苏树林为福建省副省长、代省长,接受黄小晶辞去福建省省长职务。从庞大的石化王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到代省长,苏树林被关注的,不仅有“国企高管从政”现象,49岁成为正部级高官也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2.
历代清官廉吏,都十分重视名节操守,形成了“钱财莫为子孙谋,廉品美德后人传”的治家格言。古人十分崇尚以廉治国、以德治家之道,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连家和家人都管不好,又何以治国、平天下?曾任两广总督、以禁烟而著称于世的一代清官林则徐,不仅治政有道,而且治家有方。他有自己的为官之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也有自己的治家之策:“子孙若如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一语道出了“钱”与“德”、“财”与“才”之间的取舍关系。古代…  相似文献   

3.
《人物志》的作者刘劭认为,知人有“二难”:一是“难知之难”,二是“有知之而无由得效之难”。 所谓“难知之难”,是指鉴定别人才是十分困难的。 人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动物,其思想无形,其智慧无状,圣哲贤人都难以彻底窥知,何况常人?再加上人们的观察,总是各守一方,各执一偏,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己之见,历观众才,或以貌取人,或以辞取人,或以行  相似文献   

4.
《醒世恒言》载:“录事(官名)于高烧昏迷中化为鲤鱼,跃入湖中,恰遇渔夫垂钓。明知饵在钩上,吞之必祸身,但禁不住香饵扑鼻,张口咬之,终被钓去。”而现如今,人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社会里.就象“鱼”一样,难免会遇到一个个令人心旷神怡或心驰神往的“香饵”,如果丧失必要的警觉,放纵自己的欲望,贪吃“香饵”,就会被“钓”、被骗、被利用,或者同流合污,或者成为任人摆布的“俘虏”。比如,近年来被法办的不少贪官,就象那贪吃的“鱼”,他们“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终因贪吃“香饵”闹得败家伤身,后悔不已。可见,掌权者绝不能象那贪吃的“鱼”。  相似文献   

5.
“成熟”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二是指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由此看来,领导干部的成熟应当指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政治理论素质、业务水平、决策指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发展到完善的程度,在自身的岗位上为人民群众建功立业称职尽责。具体表现应该是:视职业和权力为责任,而不是视职业和权力为实惠;宠辱不惊、喜乐不表;功成名就敢于从零做起,惨遭失败也能从头再来;同任何人相处都能保持不卑不亢之态,陪王侯将相、乡野村夫散步也无献媚之颜或自傲之势;别人的爱恨喜怒哀…  相似文献   

6.
霍咏秋 《领导科学》2023,(3):120-124
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担当型干部“躺枪”情况屡见不鲜,其具体表现有:敢于举旗亮剑,容易因“低级红”“高级黑”舆论围猎而“躺枪”;敢于迎难而上,容易被视为“逞雄”“死心眼”而“躺枪;敢于挺身而出,容易被视为“出风头”“想上位”而“躺枪”;敢于试错担责,容易被视为“出头鸟”“替罪羊”而“躺枪”;敢于坚决斗争,容易被视为“不合群”“没规矩”而“躺枪”。究其原因,主要是:错误政绩观导向使敢于担当型干部遭受误解的可能性增大,病态的嫉妒心理使敢于担当型干部易遭到他人恶意中伤,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使敢于担当型干部的试错风险增大,网络舆情应对失策使敢于担当型干部易成舆情“靶心”。对此,敢于担当型干部要正视“躺枪”,理性面对“躺枪”,积极回应“躺枪”事件。相关部门则要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并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减少病态心理的发生;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敢于担当型干部敢担当、能担当;严格监管各类网络媒体平台,以避免不良舆情错乱生长。  相似文献   

7.
<正> 在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中国老百姓已经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的权利而争,敢于和政府官员对薄公堂,讨“说法”,讨公道。近年来“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呈上升之势,说明了法律意识正在深入人心,说明了社会的政治进步、经济进步、司法进步。“民告官”胜诉多 据某法院三年来的统计,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败诉比率高达60%。为什么“官”会败给民呢?一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远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执法不能依法,因而一旦被诉诸  相似文献   

8.
不要以为脸和身体都是受之父母,自己用不着负责。其实,“一个人年过40,就要对自己的面相负责。”年过40还没有修炼成一副吸引人的容貌,当然应该由自己负责任。  相似文献   

9.
王刚 《管理与财富》2003,(11):37-38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是中国人的一句口语.说这话的人有魄力,有眼光,有志气,敢于走自已的路."我过的的独木桥"也是创业之锦囊.  相似文献   

10.
格与破格     
近来,报刊电视屡有关于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担负重任的报道,而且在其晋升的职称、职务之前往往冠以“破格”二字。笔者在为之欣喜、激动之余,不免又有些惶惑:要晋升便晋升,要重用便重用,干嘛非要讲“破格”呢?何“格”竟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值得打破它者象钻入火海替人把孩子抢出来一样显示自己的勇敢和无畏呢?查辞海,在“格”字之下,见到这样一条注释:即一定的标准或式样。联系晋职,看来所谓的“破格”,大概就是指突破一定的标准了。但这样一来,似乎又把我们引入了一个逻  相似文献   

11.
脸谱     
不要以为一个人只有一张脸。女人不必说,常常“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自己另造一张”。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也有“卷帘”一格,  相似文献   

12.
领导要善于制“恶”,这里是指领导要善于克服和抑制自身与所承担的工作不相适应的不良性格、嗜好、品行等。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有“恶”的一面,有些“恶”对于普通人来讲,只要不危害社会,算不上大问题,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特别是在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体制下,一些“恶”可能会繁衍出许多“恶”来,小“恶”会变成大“恶”,不仅影响自己的声誉,还会葬送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当领导不仅要有才,还要注意制“恶”,重点应制以下数“恶”。一制任情之恶。任情即凭感情用事。人不能没有感情,但领导干部不能唯情是用,用过了头,就会不讲理性,就…  相似文献   

13.
<正>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敢于面对任何艰难险阻,努力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使生命之火燃烧得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4.
人品与官品     
人品,是做人做事的立身之本;官品,是领导者为官的立身之魂。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品,分以善恶,属于道德范畴,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知耻诚信、公正无私、乐于奉献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和反映。也有人总结出做人要有“六心”,即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对父母要有孝心,对贫弱者要有爱心,对好人要有真心,对坏人要有狠心,对自己要常怀律己之心。人品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光明磊落和一个“公”字上。凡公道正派,无私无畏,甘愿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奉献而牺牲自己利益的人,就是一个人品好的人。实践…  相似文献   

15.
阿谀奉承,多是指一个人心怀叵测、察言观色以献媚,放弃原则、溜须拍马而取宠。一个敢于批评的谔谔之士,无疑与奉承无缘,而一个以阿谀见长的溜须手,也很难对领导进行批评。不难理解,阿谀与批评是一对水火难容的矛盾体。  相似文献   

16.
小过莫自谅     
人难免有过错,尤其是小过,更是常有发生。对小过有两种态度:一是闻过则喜,有过必纠,总结经验,不再重犯;二是自我原谅,积小变大,累过成罪,悔之晚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自己的小过,切莫自谅。 不可因自己之过小于别人的而自谅。不少人明知自……  相似文献   

17.
余秋雨被很多人视为文化大师。何谓大师?从佛学的角度来解释,一般是指大师范、大导师,因此佛祖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三界之大师”。到后来,凡有道高僧或出家人均被称为大师。再而后,大师之谓逐渐俗化而走下神坛,凡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往往都冠之以“大师”的名号。现如今,“大师”日益泛滥,人们对“大师”称号也多有追捧,因而举国上下大师鹊起。这就带来一个疑问,“大师”是什么人都想称、都敢称、都能称得起的吗?  相似文献   

18.
刘备三顾茅庐,得了孔明。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玄德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 关、张见说,不言而退……  相似文献   

19.
人具有生物性特征。人的生物性特征是指人兼有动植物两方面的原始性。教育的生物性思考就是把人放在生物性的层面来思考,其含义有二:一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施教和接受教育等活动都应遵循人的生物性规律;二是指教育活动的性质是改变、是变革、是培育、是塑造,其目的是减少生物性,增多非生物性即理性特征,把具有生物性的人提升为“万物之灵长”,成为智慧者、创造者的化身。本文借助对“教育的生物性思考”来阐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等思想。小学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物性特征来建构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教学之方和开拓教学创新之路。小学教师的职责是多发现和鼓励儿童在生物性方面的优点,而不是在“生物性负面效应”中让步、退缩和消极,小学儿童识字教学最应该让执教者存在教育的生物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河之洲     
陆贽的拒贿之道唐代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清廉正派,连德宗都认为他“清慎太过”,暗地派人向他送“秘旨”:对别人的馈赠一概拒绝,办事恐怕不大方便,要他重礼可以不收,但像马鞭、鞋靴之类的“薄礼”,收亦无妨。然而,陆贽一直坚守自己的信条。他认为,“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他是深知“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之理的。看来不因“轻者”而心动,不为“小者”而收受,是一条防线。(摘自2005年9月27日《中国经济时报》,董少广/文)“往回跑”是一种智慧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一位天使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