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汉大学最早的前身,是清末洋务派的著名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湖北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具有高等教育萌芽性质的学堂之一,1902年自强学堂更名为方言学堂。1911年方言学堂停办。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和师资为基础,创办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师与北京高师、南京高师、广州高师等一起,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四所国立高师。从自强学堂演变至武昌高师,一所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世纪末叶所创办的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湖北总师范等,为1913年建立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源头,而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又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武汉大学的直接源头,因此武汉大学校史前段追溯至19世纪末叶确证无误。自强学堂已开始具备近代高校性质,而方言学堂则为自强学堂变名,并于1913年重办,定名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百年校史的研究和考证工作前后持续了近10年时间。早在1983年武汉大学筹办校庆之时,根据海内外部分校友的建议,就开始组织专家对校史进行研究和考证,并将校史源头作为研究和考证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查阅大量档案和史料,初步弄清了武大的校史源头不是1913年创办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而是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但为慎重起见,仍定建校时间为70周年,故在校庆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校长报告中,对校史源头是这样讲述的:“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13年11月2日建立,校址在武昌东厂口。再追溯远一些,武昌高师又是由张之洞、谭继洵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沿革而来。”  相似文献   

4.
经考证,武汉大学的校史应从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算起。理由如下: 一、自强学堂是武汉大学最早的前身1.方言学堂是武汉大学的前身,此点从无异议。(1)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后,学校每年编辑出版的《国立武汉大学一览》、《国立武汉大学概况》和历届毕业生纪念册中“沿革概要”或“校史概略”,均将方言学堂列为本校沿革之内。如第十六届毕业生纪念册“校史”栏中记述:“民国二年教育部即其处(指方言学堂)建立高等师范学校,校舍图书多仍其旧,而规模少宏远矣。”  相似文献   

5.
经考证,武汉大学的校史应从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算起。理由如下: 一、自强学堂是武汉大学最早的前身 1.方言学堂是武汉大学的前身,此点从无异议。 (1)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后,学校每年编辑出版的《国立武汉大学一览》、《国立武汉大学概况》和历届毕业生纪念册中“沿革概要”或“校史概略”,均将方言学堂列为本校沿革之内。如第十六届毕业生纪念册“校史”栏中记述:“民国二年教育部即其处(指方言学堂)建立高等师范学校,校舍图书多仍其旧,而规模少宏远矣。”  相似文献   

6.
关于武汉科技大学历史沿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大量史料为基础,全面概述了武汉科技大学105年的校史沿革,重点查证学校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是湖北地区最早的专业学堂之一。  相似文献   

7.
民国最早的部属师范学校之一、也是武汉大学前身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是以清末两湖师范学堂等为先驱;而1916年开办、成为武汉大学另一重要源头的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则是由原两湖师范学堂人士等为树立武汉大学基础而成立。武汉大学实为清末张之洞在湖北所办新式学堂在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而结出的一大硕果。  相似文献   

8.
一、武汉数学沿革大约1890年,在武昌自强学堂,设置算术斋。1922年11月,武昌高师首设数学系。1923年至1928年,经高速后的武昌中山大学,在理科部设数学系。1928年,武昌中山大学改名国立武汉大学,数学系招收第一批学生。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1946年底迁返武昌珞珈山,这段时间该系主要老师有曾昭安、叶志、汤澡真、肖君绛,刘正经、吴大任、李国平、李  相似文献   

9.
湖北矿化学堂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官办新式学堂,也是全国第一所矿学专门学堂,其开办计划最早缘于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期间对盛宣怀在山东烟台筹办“矿学学堂”之构想的积极响应,此后曾一度尝试在广东开办此类学科,并最终在移督湖北之后,在他所筹设的汉阳铁厂内成功开办。由于当时湖北地区近代新式教育基础薄弱、经费与师资匮乏等原因,矿化学堂开办数年后成效甚微,最终并入自强学堂。其短暂历史可反映出洋务教育注重实用技术、忽视普通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张之洞对西学的认识反复多变,在人事任用方面亦是有得有失。尽管湖北矿化学堂存在诸多缺陷,而且只是昙花一现,但其作为中国近代矿学专门教育以及湖北近代官办新式教育(尤其是实业教育)历史先驱的开拓意义仍然是不容否认的。  相似文献   

10.
武汉大学百年校史的研究和考证工作前后持续了近10年时间。早在1983年武汉大学筹办校庆之时,根据海内外部分校友的建议,就开始组织专家对校史进行研究和考证,并将校史源头作为研究和考证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查阅大量档案和史料,初步弄清了武大的校史源头不是1913年创办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而是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但为慎重起见,仍定建校时间为70周年,故在校庆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校长报告中,对校史源头是这样讲述的:“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13  相似文献   

11.
在湖北期刊史上,《湖北学报》可以说是比较早的刊物。它创办于1903年2月12日,社址设于武昌。这是当时全国办刊热潮中的产物,更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产物。 《湖北学报》为旬刊。每期一册,全年出33册,合为一集。现存一、二集,但第二集只有24册,可能是至此而停刊。该刊所载,除谕旨、文牍、学堂章程之处,多是译载外国——主要是日本学者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1903年,端方主持创办湖北幼稚园,是为中国第一所幼稚园,相关研究对此多有提及,但对其创办过程及幼稚园附设女学堂则语焉不详。通过缕析湖北幼稚园附设女学堂从创办到解体的过程,我们可从中一窥清末女子教育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教育最早出现于18世纪40年代,它是由外国教会举办的一些学堂,其中有些学堂后来发展为著名的大学,但这些大学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当局和民众对于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发展愿望.直至19世纪90年代,中国逐渐出现了北洋西学学堂,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产生了中国近代大、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系统学制.这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划时代的创举.  相似文献   

14.
试论焦作路矿学堂的创办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晚清的焦作路矿学堂是当今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它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创办 ,是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批私立高等学校之一,第一所工科私立高等学校,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矿业高等学府,是外国人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从焦作路矿学堂的四年学制和学生入校年龄来看,该校应属于高等教育.在废除科举制度四年后成立的焦作路矿学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主要是采用从西方引进的先进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管理体制.该学堂作为当时西学东渐的一个窗口和桥梁,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1906年由两广总督岑春煊创办于广州的广东法政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广东地区创办最早的新式法政学堂,同时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官办性质的法政学堂之一。学堂成立之际,夏同龢任学堂首任监督,他亲定章程、规范办学,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对广东乃至中国近代法政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历史影响。后因民国代清,广东法政学堂更名为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陈融担任首任校长。  相似文献   

16.
清末自强学堂(后为方言学堂)是辛亥革命胚胎地之一,相当数量的学生投身反清活动。晚清学堂师生虽因立场处境不同,代际有所冲突,但因势求变之心类似,行为看似相反,实则相成。比勘新旧史料,张之洞被称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确有实事可证,钱恂更代表自强学堂师长辈中与反清活动有直接联系者。辛亥革命的多歧面相,从清季师生关系走向略可...  相似文献   

17.
前些天听我的老师讲起一桩事情,令我的心受到了触动:有一次,他陪伴一位外籍教师去学校图书馆参观,图书馆阅览室里座无虚席,同学们都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书。俩人往里面走了几步,那位外籍教师却突然站住不走了。我老师奇怪地问他怎么了,做出继续邀请他往里走走看看的手势。要知道,这所大学的图书馆是以历史悠久、建筑宏伟、环境幽雅而著称的,其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图书室,正式建馆也已近90年,学者们来这所大学,几乎都要参观此著名的图书馆。而那位外籍教师却仍然站在原地不动。他指了指自己的脚,摆了摆手,又朝周围正…  相似文献   

18.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了不少新式学校,其中,湖北工艺学堂是湖北最受各大报刊关注的学校。引发关注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湖北工艺学堂承载着国人对工业振兴、国家富强的殷切期望。以报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清末媒体,对湖北工艺学堂的报道主要聚焦于学堂创建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校办学资源不足,媒体对其能否存续密切关注、充满担忧,可见媒体对工业教育有着很大的期许;二是伴随着湖北学界革命思潮的激荡,学校风潮频起,如1909年的“实习风潮”、1911年的学生“剪辫风潮”和师生冲突,媒体均给予聚焦式报道。清末报刊对湖北工艺学堂的报道具有全程性、聚焦性和客观性,这种高度关注显示出媒体对学校发展现状的关切和前途命运的关心,彰显出工业教育在媒体眼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9.
老北大出版物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昌明公司的陆费伯鸿先生称,学校有出版物大约以俞复、丁宝书等在无锡创办三等学堂为最早,时间约在19世纪末。俞、丁等因学堂无适用教科书而自己动手编写了《蒙学读本》七编,为出版此书他们创办了文明书局。文明书局成为我国出版教科书最早的机关。朱树人编的《蒙学课本》三册  相似文献   

20.
浙江大学源于1897年创办的求是书院,在不同的办学历史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治校模式,虽历经曲折,但总的发展方向则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支撑一流大学建设。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堂之一,在其创办之初就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求是书院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