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力图揭示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在罗马法和现代各国民法典中的对立统一 ,并运用社会契约论解释了两种诚信之统一的前提。本文证明 ,罗马法史上最早的诚信都是客观的 ,到了古典时期 ,诚信才分叉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分别在诉讼和物权两个领域发挥作用。罗马人的诚信观念具有宗教起源以及斯多亚哲学的世俗起源。在古罗马的诉讼制度中 ,现代诚信原则的裁判诚信功能不仅由诚信诉讼承担 ,而且由许多制度承担 ,由此可见 ,现代诚信原则是多源产生的。本文还揭示了诚信诉讼便利当事人诉讼、方便法院办案、降低诉讼成本的功能 ,并基于主客观诚信统一的立场 ,就设计未来中国民法典中的诚信条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观阶层认同不仅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会由此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果,因此深入研究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CGSS2015的调查数据,对个体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收入、职业和教育)是否会通过闲暇生活方式影响个体的主观阶层认同这一问题进行中介效应考察。研究发现,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闲暇生活方式均会对主观阶层认同产生重要的、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闲暇生活方式在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阶层认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对主观阶层认同的理论分析及政策实践,必须同时将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闲暇生活方式两种因素作为重要的考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兼论西方经济理论的危机与变革杨凤禄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中国经济学界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表现之一就是长期受到排斥和批判的西方经济理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经济学家接受、传播和应用。这是一个很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4.
蔡德贵 《河北学刊》2007,27(6):28-32
印度和阿拉伯的思维是辩证思维,其哲学是宗教哲学;西方的思维是分析思维,其哲学是分析哲学;中国的思维是综合思维,其哲学是模糊哲学.现在的中国哲学需要汲取分析哲学的长处,以弥补分析思维的不足,汲取宗教哲学的长处,弥补精神信仰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知识类型及其担当的澄清,使法学明确其对社会秩序进行反思的职责担当,为建构一种能够解释中国问题的法学范式论证一种知识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刑法关于因果关系的研究其实起源于关于正犯的刑事责任不同于帮助犯的解释理由。关于普鲁士法中的"发起人"与"帮助人"对于结果发生的不同原因力问题,刑法学界最初形成了(1)原因说(客观说)、(2)条件说(主观说)与(3)黑格尔学派的三足鼎立局面。为了弥补"条件说"的不足,相当因果关系说应运而生。但是,关于过失帮助、异常因素的介入、中性行为引发结果等问题,相当因果关系说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因此,在德国,客观归属论取代了相当因果关系说的通说地位。而在日本,因为有"实行行为论"的辅佐,所以通说仍坚持相当因果关系说。但是,伴随着"柔道整复师事件"、"大阪南港事件"等案例的出现,相当因果关系说也出现了危机。以此为契机,主张以客观归属论取代相当因果关系说的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刑法学在重构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时也应借鉴客观归属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北是全国工业化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已由原来煤、电、石油基本自给的地区转变为煤、电不足和石油输入地区。而与中国东北地区接壤的俄罗斯东部地区则是世界上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从资源、区位、发展前景等多方面考虑,俄罗斯东部地区具有融入和参与中国东北地区发展的充足条件。为从区外提高东北地区的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贺小松 《理论界》2006,(5):195-196
美国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分别调整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随着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的综合发展,《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发生制度综合。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市场层次逐渐丰富,但远未形成综合市场,未来立法宜采取《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分立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凌弓 《阴山学刊》2002,15(4):70-72
审视中国革命和建设借鉴苏联模式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国家,要借鉴别的国家的经验与模式,不仅必须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且必须既借又鉴.在借鉴别国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模式,这是借鉴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出卖人的优先权是法国法系法律传统和立法技术的产物,与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立法例无关。物权变动的其他立法例,也可以接纳出卖人的优先权制度。我国1999年合同法规定了所有权保留,这不妨碍物权法规定出卖人的优先权以担保出卖人取得价款及其利息的债权。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了所有权保留的,出卖人的优先权不产生,没有约定所有权保留的,优先权可依法成立。这种立法,对出卖人利益的保护更加周全。  相似文献   

11.
民法上的善意与恶意新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了民法上的善意与恶意概念并给予了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视角的分析与解释 ,同时对与善意与恶意概念相关的过错、无过错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对善意与恶意的认定提出了标准。  相似文献   

12.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保险法的一个基本原则,贯穿于保险法的始终,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行为准则。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我国保险法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有关规定及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3.
诚信原则在法律上的出现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用法律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阐明了诚信原则对市场交易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以及在合同法上得以确立的必然性。作为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法律制度设计,诚信原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从而提高整体效率,是交易的本质反映,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并非纯粹的道德规范法律化,这一点在合同法上表现得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兰州学刊》2005,(4):138-139,196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要求.商法诚实信用原则正是市场经济中诚实信用伦理准则法律化的产物,是以善意真诚、守信不欺、公平合理为内容的强制性法律原则.商法诚实信用原则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伦理准则.善意的主观心理、守信的客观行为、公平合理的利益结果是其伦理要求.其具有保证交易安全、平衡交易利益、促使交易确实的伦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民商法领域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贯穿于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变更、撤销及解释等过程的始终。最大诚信原则最早源于海上保险,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保险也对最大诚信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治道思想中,"用术"是一项具体的治国措施."用术"包含有深藏不露、诡谲多端的阴险手段.韩非的治道思想亦论及"诚信".韩非的"诚信"理论主要包括巧诈不如拙诚、明主积于信、赏罚敬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它在我国刑法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理 ,具体体现在犯罪构成理论、共同犯罪理论和数罪并罚理论中  相似文献   

18.
民法诚信原则在立法实践和法学研究中有多种涵义。善意是其内在本质,就是在民事活动中追求互利,至少是不损人利己。诚实和信用是其外在表现,诚实是进行民事活动之前,把影响他人权益的有关情况真实地告知利害关系人。信用是建立民事关系之后,完全遵守承诺,实现自己的意思表示。诚信不仅是道德标准,更是法律义务。诚信原则是法律行为制度、民事归责原则和善意取得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提法值得商榷.社会发展有规律无目的;人的活动有目的但不一定合规律.历史规律的自发性与人类活动的自觉性处于一种相互作用状态.人类社会至今仍处在由必然向自由过渡的过程之中.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正在于它是人类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对自己社会总体性发展和发展方向的自觉规划.  相似文献   

20.
论商业秘密的善意取得——一个法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秘密善意取得是商业秘密法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立法对商业秘密善意取得还缺乏明确的规定.商业秘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是:商业秘密持有人并不享有转让商业秘密的权利,第三人为善意,即不知且非因重大过失不知商业秘密持有人无转让商业秘密的权利,而支付了适当的对价.比较法上的商业秘密善意取得,有许可说、禁止说、附条件的禁止说.无论从民法学基本原理,从法经济学关于效率的分析,还是从利益冲突的协调与平衡角度比较分析,我国的立法宜在商业秘密善意取得问题上采用美国的附条件禁止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