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体部位词语属于基本词汇,大多数为常用词,有些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这部分词语历史演变的描写和相关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汉语词汇史和历史词汇学的建立。通过详细考察表示脖子的词语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既可了解概念脖子如何改变名称,又可探讨人体部位词语演变过程中的词义转移、认知投射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与名物类和动作行为类词语比较,"外形"类词语的发展变化不太容易被人们捕捉到."外形"范畴涉及特征和空间两个认知域,概念的划分更为复杂多样,其语义场的历时演变尤应值得关注.通过对<国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外形"类词汇的量化分析,现代汉语"外形"类词汇百年来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外形"类词汇内部各个子场的构成比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词汇场是个不断调整自我达到平衡的动态系统,词语意义系统在时间的纵坐标上变化很大,其中单音节词的意义和词性更易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古时期处于汉语词汇复音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而词汇的演变与时代背景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分析和揭示了中古时期呈现出的具有多重特征的复杂社会背景对词汇的影响,包括提供新词产生的需求、丰富新词的产生方式、促进词语的交流传播和加速词汇系统的调整等.剖析了中古时期的复音词是如何占据和巩固了在词汇系统中的优势地位的,从而论证了社会因素对汉语词汇复音化发展的推动理据.  相似文献   

4.
论汉语词汇的多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词汇是一个多元系统,包括词汇的构成系统、词汇的生成系统、词音的组合系统、词义的延展系统、词语的层级系统、言文分歧的交叉系统、词汇的空间分布系统和词汇的历时演变系统。汉语词汇的多元系统由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体现了语言的共性和汉语的特性,研究这一多元系统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都客家方言是粤闽赣客家人移民到成都以后形成的,它是客家方言在他乡演变发展的一个样本.在词汇方面,成都客家方言既保留了客家方言词汇的鲜明特色,又产生了诸多的变化.论文以<汉语方言词汇>所列的1230条词语为依据,在特色、近亲缘、近地缘三大原则的管控下,运用比较分析法就成都客家方言与原乡客家方言和成都官话中相应的词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成都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方式,包括交混式、迭置式、替代式和创新式几种.文章认为成都客家方言通过交混、迭置、替代和创新等演变方式来重建了一个基本词汇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传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具体例证对语言接触在词汇系统中的影响进行讨论,提出并论证了以下问题:借词这一基本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对词汇受外部语言影响引起的各种复杂变化进行分析归类;论述借词和词语输入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两者之间进行区别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戏源词汇的形成演变与戏曲行业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戏源词汇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会出现新词产生、旧词消亡、跨域使用、语义泛化等现象。究其原因,既是词汇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使然,又与戏曲行业自身的特性有关。思维联想规律以及人们的语用心理也促进了戏源词汇的发展演变。戏源词汇的泛化受使用频率的影响,与使用频率呈正相关性,使用频率越高的词语越容易泛化。  相似文献   

8.
训诂学是以古汉语词义训释实践及其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有着许多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词汇语源的研究;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有助于分析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9.
刘军  李小鹏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4):63-64,99
从母语迁移、新旧知识以及心理词汇三个方面出发,结合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探讨了如何实现二语习得者英语词汇系统的构建。研究建议:二语习得者在词汇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应寻求母语词汇与二语词汇语义、词根及语音之间,二语词汇本身接点与接点之间的最佳关联点,才可以在复杂的二语词汇中发现规律,从而尽快、有效地建立属于自身的二语词汇系统。  相似文献   

10.
词语增加新义项是社会发生演变,词汇系统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打破原有相对平衡的结果,是词汇系统在增加新词语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语言材料表达潜力的体现。对《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与1996年版进行比较后,发现有350余个在原义基础上增加新义项的词语。对这些新义词语从词汇学、语义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在词汇类型、音节、词性上各有特点;其产生新义的途径可以分为修辞法和非修辞法两类;当代汉语词语新义从多方面映现出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九组词,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进一步揭示每组词的兴替变化及其在元明的主导词地位。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语用和语言的互动关联,语用上的强调可能会渗入语言而成为语言自身的构成部分,语言会用某些显性语法形式标志被强调成分并使其范畴化。意义制约着汉语语词的历时流向,其主要表现之一是有相同或相似语义特征的语词往往会呈现为相同或相似的演变趋势。汉语的增量语词有通过语法隐喻、从其他认知域投射到言域中演变为强调标记的可能。这可通过增量语词的基本类型,如持续量语词、延及类语词、复加类语词的某些演变范例给以说明及解释。汉语的虚化成分并不单纯,从增量语词演变来的诸强调标记既有作用上的相似性,也有价值上的对立性,造成对立的主要原因是诸强调标记从它们的源词那里继承了某些特征,并且可能演变出了新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本世纪初流行的新词新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词新语的集中涌现折射和推动了思想的活跃和社会的变革,这一轮的新词具有从简从易、联想自由、幽默形象、全国化全球化的特点。语言发展的规律是约定俗成,语言发展的结果一定是新词积累旧词淘汰,对新词的正确态度应是宽容和满腔热忱,不宜采取守旧、抵制和排斥的立场。  相似文献   

14.
方言善于运用各种语言手段,不断自我调适,以增强语义表达的明晰度。以江苏方言为例,自我调适的策略手段主要有:精心选词,异旧用新,词语叠用,添加后缀,添词显义,古音存义,分音别义,说形别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的流行语进行分析。指出流行语是在一定时期内广为流传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语言。流行语具有阶段性、时效性和使用上的高频性等特征。流行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在对当代中国社会流行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这些流行语的主要来源是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新词、旧词语的重新流行、外来词语及影视歌曲等大众媒体的经典语言。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流行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英汉词汇不同的构词方式和搭配特点的描述,阐明英汉词汇语义容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汉语的主要构词特点是合词法,而且词语搭配中的"同义反复"现象十分普遍,这就限制了大量词汇的语义容量.而英语构词主要的特点为旧词转义法,并且,词汇搭配灵活,一般排斥"同义反复"现象,所以其词汇的语义容量大于对应的汉语词汇.因此,笔者提出了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可采取引中、融合、增补等手段,来弥合英汉词义语义容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变化之一是大量新词汇的涌现 ,其中包括旧词语新用现象和因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新词汇等。这些词汇的构成方法有以下几种 :缩略法 ,由一句话或短语中每个词的首字母缩写而成 ;结合法 ,由旧有的单词或单词的一部分重新组合而成 ;添义法 ,旧有单词词形保持不变 ,增添新的含义 ;引申法 ,词形保持不变 ,词义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引申。  相似文献   

18.
从符号学角度对网络语言旧词新义现象的特点、实质及词义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新的所指意义与旧的能指形式具有不同程度、不同维度的关联。探讨了旧义与新义之间呈现的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的关系,旧词新义现象产生的外在动因——语言符号的社会性,内在动因——词汇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了词义变化的认知理据和具体变化方式:词汇符号的意义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和模糊性;通过凸显词汇语义框架内的某一要素,或通过概念隐喻、转喻或概念整合,可建立旧的能指形式与新的所指意义的链接。  相似文献   

19.
“白战体”有意识地使诗歌摆脱传统的因袭,主动地放弃惯用的语词和事典,通过言用不言体等方法“使熟者生,使文者野”,与审美主体拉开一定的距离,给人新奇、惊异之感,与“陌生化”的命意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借助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话语,对白战体及其创作方法做一番梳理,从而对其获得新的认识.并对白战体出现的原因,试图从新变代雄、绕路说禅、文人雅集等方面给出合情入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新词的两种造词法考察——兼谈新词的谐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新词的两种造词法仿词法和转义法,可以发现仿词法是一种生成能力很强的造词法,是产生汉语词缀和类词缀的重要途径;转义法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旧词载新义,二是旧的短语载新义并转化为词;谐趣是新词的重要特点;用仿词法和转义法造出来的新词是“熟悉的陌生词”,它们大多带有诙谐、幽默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