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博理先生,1915年生于美国纽约。他在美国圣约翰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了几年律师。后来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高汉语水平,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自费深造汉语。1947年他来到上海,后来又到了北平。不久北平和平解放,他被派到对外文化联络局工作,与叶君健一起办英文《中国文学》季刊。1953年他到外文出版社工作。1963年他加入中国国籍。在外文出版社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2.
他在中国工作近10年,是翻译界著名的西班牙文专家。10年来,中国,给他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然而,他不得不离开他热爱的中国,因为他患了癌症。新华社给了他高度评价,中国人民也忘不了他。(一)你叫奥斯瓦尔多?!刚听说你这名字的时候脑子里反应出的是《叶塞尼亚》中那个英俊的中尉。我对拉美国家知道得太少了,请你多  相似文献   

3.
正他对中国自容国团以来的乒乓球员如数家珍,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国际乒乓球赛场上——他采访过1996年至今的全部乒乓球全国锦标赛,1989年至今的全部乒乓球世界锦标赛,1998年至今的连续四届亚运会。他和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之间建立了很深的友谊,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大赛领完奖之后,经常会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他,这甚至成为了一个传统。他就是吉纳罗·博扎(Gennaro Bozza),一位与中国有着超过20年缘分的《米兰体育报》资深记者。  相似文献   

4.
正澳大利亚专家马克林(Colin Patrick Mackerras)是201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他是西方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澳中关系、当代中国政治、西方的中国形象、中国戏剧、中国少数民族,他撰写的《西方的中国形象》是中国形象研究的权威著作。马克林自1964年起长期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开设《澳中关系》等课程。他专注于当代中国研究,在1966年回国后建立了澳洲大学第一个中国研究中心。他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今年75岁高龄仍然教授三门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5.
音乐的能量     
正美国爵士歌手鲍勃·保罗斯非常开心能在中国度过他剩下的职业生涯,但他退休并不意味着他的音乐财富无人继承,而是在他的弟子——13岁的钢琴女盲童邓佩彤身上得以传承和体现。这位87岁的音乐家,已把中国作为他的第二故乡达13年之久。从第一次遇见邓佩彤开始,他已教了这位中国女孩儿8年之久。这位女孩儿的妈妈在网站上看到他并邀请他来看女  相似文献   

6.
今年46岁的小柳秀明是日本环境厅的一位公务员,从事了20多年的环境管理工作,是一位资深的环保专家。1997年,他被日本政府派到中国,在中日友好环保中心工作。去年10月,因他在中国环保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荣获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外表文静柔弱的小柳197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环境工程系。1997年6月,他怀着对中日环保合作的满腔热情来到了中国。日方原来决定他在中国工作的期限是一年,但小柳秀明在华工作期间对中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与中日友好环保中心的中国同行们也建立了非常融洽的合作关系,他竟然有…  相似文献   

7.
来自瑞典的白瑞楠(Magnus Breidne)曾担任瑞典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达7年之久,现任瑞典皇家工程院(IVA)副院长。今年61岁的他看起来像40岁,脸上几乎没有皱纹,容光焕发,精力十足。聊起来才知道,他不光是个中国通,更有位相识7年的中国爱人。说他是半个中国人也许有点几夸张,但对中国和中国人,他无疑极有发言权。笔者见到他时,他刚刚从新疆考察归来。带着对中国和中国城市的全新印象,老白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能与中国人以不同身份打交道,是我的幸运”  相似文献   

8.
他创下过5年涉足10个行业均取得成功的纪录。他一直相信,自己取得的成就和他在中国学习时所汲取的中国传统智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1984年,还在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的罗斯高(Scott Rozelle)第一次来中国,“当时还有人民公社,公社的负责人说改革肯定不行,他肯定错了。”之后的20余年里,罗斯高一直研究中国的农业问题,他的研究论文几乎都是和中国学者合作而成。而今,他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的研究浓缩了中国农业30年的发展与变化,也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了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0.
司徒文翰(Helge Stavonhagen)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他到中国已有两年了。前不久,我有幸见到了他。  相似文献   

11.
1982年2月,42岁的松本聪教授来到中国。28年来,松本聪教授以他的热情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投身于中国的环境治理工作,他的身影活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2.
来自瑞典的白瑞楠(Magnus Breidne)曾担任瑞典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达7年之久,现任瑞典皇家工程院(IVA)副院长。今年61岁的他看起来像40岁,脸上几乎没有皱纹,容光焕发,精力十足。聊起来才知道,他不光是个中国通,更有位相识7年的中国爱人。说他是半个中国人也许有点儿夸张,但对中国和中国人,他无疑极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才交流》2014,(6):34-35
正1982年,中美建交不久后,罗宾第一次来到中国,1985年,他成为首个在四川省结婚的外国人。走过微软、华尔街,他再次回到中国,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为微软"擦窗户""1982年,中美建交不久,我就去了北京。那时候,只有极少数美国人能来中国,所以,在绝大多数外国人眼中,中国仍很神秘。"当罗宾开始人生的首次中国行时,他仍是一名大学生,专程到北京语言学院(现更名为  相似文献   

14.
正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美国人,牛津大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华记者。这个精通汉语的美国记者却有一个普通的中文名字:何伟。这似乎体现出他的一种平民取向:在他的中国故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名人。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许只有普通人的变化最能说明中国是否变化,以及什么样的改变。何伟1996年来中国当英语老师,那时他27岁;到2007年回美国时,已经成为《纽约客》专栏作家并且娶了一位华裔妻子,那时他38岁。他在中国的10余年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10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中国巨变  相似文献   

15.
他来中国10年,刚来时几乎不懂一句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10年过去,他在中国桃李满天下,先后培养了5名博士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一批青年教师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中国服装科学领域的生力军。他就是加盟武汉纺织大学的国家“外专干人计划”专家、俄罗斯的库茨米切夫·维克多(KuzmichcvVictor)教授。  相似文献   

16.
在于相龙年第一个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有幸采访7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土、哲学博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俄罗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协会会长——季塔连科·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塔连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的大部分青春年华是在中国度过的他毕生的事业与中国的革命事业息息相关。他的情感他的追求他的成就他的贡献都与东方那个古老的国度——中国分不开。那种溶于。心血嵌入骨髓的浓浓中国情谊,使他把中国看作是他本人和他的国家的永远伙伴并使他自己成为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近四十年他为传播中国文…  相似文献   

17.
奇特的人     
他叫邹恕冷,五十有余,现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法语部译审,审译对法语地区的广播稿。说他奇特,是因为两种地道在他身上有着奇特的统一:绝对的法兰西文化和地道的中国式灵魂。这样的人,法国少有,在中国也不多见。他是中国人,他的中国话却远不及法语讲得流畅。1958年,他来国际台应试。主考人是法国专家。法国专家叹说:“他的法语太地道  相似文献   

18.
在合肥工作和生活近1年的时候,德国人汤卫思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要留下来,留在合肥继续他的研究生涯。尽管他在德国的同事曾建议他不要来中国,认为这对他的科学事业没有帮助,但真正来到合肥,亲身体会过这里“开放的、动态的研究环境”,结识了淳朴友善的研究伙伴之后,汤卫思为自己的决定而欣慰不已。他在合肥学院应用优化研究所任职数年,由此真正地认识了中国,爱上了中国。  相似文献   

19.
在环保领域,有一位活跃而超前的美国人,为在中国推行新的空气污染减排理念,常年奔波于纽约和北京。7年来,他以及他所领导的团队创造了不俗的成绩。这个在青年时期就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心仪神往的美国环保专家,如今更是“言必称中国”。因为,他的事业在中国,他的家庭已经与中国紧紧拴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20.
佚名 《人才瞭望》2015,(1):48-50
1967年,陈彤出生于河南开封,后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深造;1997年他出任新浪网第一位编辑;他创造了中文网站的访问纪录;他先后担任利方在线体育沙龙版主、新浪网总编辑等职务。他创造了新浪新闻模式;他是业界公认的网络媒体专家;他就是"中国网络新闻教父"中国网络新闻的拓荒者。2014年10月陈彤宣布辞去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职务,改任新浪顾问。2014年11月,加盟小米公司,任副总裁,负责内容投资和内容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